清朝詩人郭朝祚曾寫過一首詩《金天觀音歌》:金天觀音多木,黛色陰森無夏。大的十圍不周,小的也復如車轂。似怒龍噴濁浪,又似山鬼撕撲。詩中所寫的景物,就是蘭州金天觀,據記載這裡有36株唐代槐樹,又稱「三十六不雷將」。
這個道觀在唐代被稱為雲峰寺,宋代改稱九陽觀,是早期蘭州道教的傳經聖地。由於在1400年重修觀時,城池位於正西方,在五行中屬金,所以重修道觀的名字叫做金天觀。
過去金天觀是蘭州最大的道觀,這裡宮殿高聳,迴廊幽曲,如今已成為蘭州的工人文化宮,原來的36株唐槐只剩17株,高聳的建築物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輝煌被稱為歷史。
許多蘭州人覺得文化宮已被改造得不成樣子,只有西邊的一小部分恢復了道觀的功能,導航到金天觀,即具有道教功能的西邊的這一處,門牌上寫著金天觀三大大字,中間關著,從左邊的側門進去。
進了金天觀後,右邊是一條通道,橫梁上寫著上善若水四字,兩邊是金花殿和文昌殿,出通道的是三清殿,這是一座只有一進的建築。
現在金天觀是蘭州保留下來的少數幾處古蹟,但文化宮裡已不再有以前的古建築氣息,成了許多蘭州人童年的記憶,現在也成了附近居民來此漫步的地方。旅遊提示: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七裡河區華林路1號
交通:市區乘25路到「白馬浪」站下車,6分鐘路程可到達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08: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