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在清朝中後期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事件,這場大事影響了後續的一連串外交和內務的選擇,這就是辛酉政變。在這場辛酉政變中的主角就是慈禧,我們可以看到慈禧在這場事件中的表現是很搶眼的。小編這就來為大家講講這段辛酉政變的故事。看這場故事之前先要來個深呼吸,這個故事真是太跌宕起伏了。
英法聯軍長驅直入北京城,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燒毀,而且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身為一國之君的鹹豐帝,卻不顧江山社稷,不顧天下百姓,也不顧群臣的勸阻,帶著后妃、皇子等人逃到了避暑山莊,在那裡避難。這充分說明了鹹豐帝昏庸無能、膽小怕事、自私自利的本性。
避暑山莊風景優美,歷史上許多皇帝、文人墨客都曾到此一遊。清朝大帝乾隆也到避暑山莊前來遊玩,但那時是來歌功頌德,顯示自己的威風。而到了鹹豐帝時,卻是為了避難,景色再美,也很難引起鹹豐帝的興趣。鹹豐帝是一代昏君,而且無所作為。他空有治國之心,卻無安邦之道。他也想像康熙、雍正、乾隆等祖輩那樣有所作為,但是他不但沒有做到,反而使大清朝日益衰敗,統治危機不斷。
太平軍聲勢浩大,擴展到18個省,持續了13年;黑旗軍作戰神出鬼沒,打得清軍暈頭轉向;英法俄美肆意踐踏中國土地,籤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去了大片土地。鹹豐帝由於憂慮過重,抑鬱不樂,漸漸染病,臥床不起。他知道自己沒有多長時間了,命人寫遺旨由於鹹豐帝與自己的弟弟奕因爭奪皇位而產生了矛盾,所以鹹豐帝命肅順、端華、景壽、載垣、焦佑瀛、杜翰、穆蔭、匡源為「顧命八大臣」,肅順為首領。
肅順是清朝的宗室,對內主張整頓吏治,對外主張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而且為人忠厚,非常忠誠於鹹豐帝,因此鹹豐帝非常信任他,所以把輔佐幼主的重任交給了他。因此,肅順也成為奕、慈禧掌權的最大絆腳石。鹹豐帝又留下一道密旨:如果蘭兒有不軌之心,慈安可以處死她。這個蘭兒就是歷史上的慈禧太后。蘭兒的祖先是葉赫氏,她姓葉赫那拉,叫蘭兒。據說,清軍入關,將葉赫族滅掉,但是葉赫部落長布揚古臨死時,慷慨激昂地說道:「我葉赫子孫就是存一女,也要顛覆滿洲。」後來,清朝留下了祖訓,不準選葉赫氏女子入宮。清軍入關,大肆斬殺葉赫族人,蘭兒隨父母逃亡,不幸父親死在安慶,蘭兒沒有依靠,隨母親返回了京城。
蘭兒非常聰明,而且長得也是如花似玉,鹹豐帝從民間選宮女,蘭兒被選進了宮中。但因為是葉赫族,所以不能近皇上。但是蘭兒不甘寂寞,她想讓鹹豐帝注意她。一日,鹹豐帝在御花園中散步,蘭兒故意衝撞鹹豐帝。鹹豐帝剛想大怒,一看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宮女,非常高興,不但沒有責怪蘭兒,反而和她談了許多事。蘭兒非常高興,但鹹豐帝知道她是葉赫族的,不禁皺了皺眉頭,走開了。
蘭兒自從見到了鹹豐帝後,就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步計劃。有一天,她得知鹹豐帝又來到御花園散心,便吹起了江南民曲。曲子非常悲傷,飄到了鹹豐帝的耳中鹹豐帝的心情本來非常煩,一聽見優美的曲聲,一下就被曲調深深地吸引了,便循著聲音去尋找,看見一個宮女正在那裡吹奏,他非常高興,又看這個宮女長得十分迷人。由於宮女太多,鹹豐帝早已忘了以前的葉赫那拉,蘭兒又提起了自己的名字,鹹豐帝才想起確實有一個葉赫族的宮女。鹹豐帝被蘭兒迷住了也就忘記了祖訓,經常與蘭兒在一起飲酒作樂。蘭兒能歌善舞,而且通曉各種音律,很受鹹豐帝的寵愛,還為鹹豐帝生了一個兒子。
鹹豐帝經常到蘭兒的宅子中,他有時候不願看奏章,經常讓蘭兒替他批閱奏章。蘭兒非常願意參與政事,她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獨攬朝中大權。鹹豐帝經常到蘭兒那裡,就冷落了皇后慈安,但是鹹豐帝病重之時,想起了皇后,他知道皇后心慈手軟,而且這時又想起了祖訓,覺得蘭兒是個禍害,所以便給慈安留下了一道密旨: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處死蘭兒。鹹豐帝病重之後,朝中大事由奕處理,慈禧以為奕是自己可靠之人,因為奕與鹹豐帝矛盾很深,而且此次「顧命八大臣」也沒有他,所以他對鹹豐帝十分不滿。慈禧找到奕,說明了自己的意圖,共同對付肅順等人,奕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道光帝在位時,非常喜歡自己的六皇子奕,他聰明伶俐,有膽有識,而且文通武備,所以他有意立奕為皇太子,但是道光的四皇子奕也不甘心皇位讓弟弟奪走,便請教他的老師杜受田。杜受田當然希望自己的學生做皇帝了,便給奕獻了計策。有一次,道光帝帶領兩位皇子打獵,實際上是想借這次機會試探一下他們的武藝。奕武藝高強,箭法高超,因此打了許多獵物,道光帝非常高興。但是奕卻空手而歸,道光帝問他為什麼如此,奕說道:「兒以為動物正在繁衍孕育下一代,我不忍心這個時候殺死它們,一是因為這是兩條生命;二是因為如果現在大肆捕殺,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道光帝非常高興,認為奕不但有仁慈之心,而且心懷大志。還有一次,道光帝要遠行,奕才華橫溢,賦詩一首為父王送行。奕沒有才華,但他淚流滿面,道光帝非常感動,認為他非常孝順而且忠誠。後來道光帝便立奕為皇太子,奕繼位後,處處排擠奕。奕雖為恭親王,但權力還不如肅順等人的權力大呢。
奕本以為鹹豐帝病重,自己可以獨攬大權,但是肅順處處為難他,因此他十分忌恨肅順等人。慈安看到慈禧有參與朝政之心,便以成豐帝的密旨警告她。慈禧嚇了一跳,只好暗中與奕相勾結。為了穩住慈安,慈禧在慈安生病時,竟割自己手臂上的肉為慈安做藥引,慈安知道後非常感動,燒了密旨。大清帝國31歲的鹹豐帝在承德病逝。慈禧一看機會來了,派肅順把鹹豐帝的靈柩運回北京,肅順還沒有到京城,就被仁壽和奕捉獲。11月2日,慈禧下令逮捕八大臣中的載垣和端華。慈禧命人將肅順和這二人一起殺害。這一下可嚇怕了另外五位大臣,但他們也沒有逃脫,慈禧下令將這五人有的革職,有的充軍。
慈禧有了奕的支持,又拉攏了僧格林沁和勝保,牢牢地控制了北京的兵權。而慈安又燒毀了密旨,所以慈禧有恃無恐。1861年11月11日,年僅6歲的載淳登基,改年號為「同治」。兩位皇太后「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也掌握了大權。由於此次宮廷政變發生於辛酉年,所以又稱「辛酉政變」。辛酉政變之後,慈禧專橫跋扈,根本不把慈安放在眼裡,但此時慈安已無密旨,抑鬱成疾,最後病死。慈禧又勾結奕等人,將肅順為首的政治勢力剷除掉了。慈禧太后,這個歷史的罪人雖然沒有顛覆清朝,但是使中華民族受到了外國列強的侵略和侮辱。
歷史上的辛酉政變真是一波三折啊,這個大事件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後續的一連串歷史事件的發生,真稱得上是一個前奏曲了。通過回顧這段影響很大的歷史事件,可以讓我們啟發更多的想法, 在思考歷史事件的時候也能有更多的頭緒。學習歷史不單單是學習古代的人物故事,也是學習歷史事件中帶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