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的辛酉政變,帶來了一連串的影響,像是推動了多米諾骨牌

2021-01-09 彭香花的故事

歷史上在清朝中後期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事件,這場大事影響了後續的一連串外交和內務的選擇,這就是辛酉政變。在這場辛酉政變中的主角就是慈禧,我們可以看到慈禧在這場事件中的表現是很搶眼的。小編這就來為大家講講這段辛酉政變的故事。看這場故事之前先要來個深呼吸,這個故事真是太跌宕起伏了。

英法聯軍長驅直入北京城,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燒毀,而且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身為一國之君的鹹豐帝,卻不顧江山社稷,不顧天下百姓,也不顧群臣的勸阻,帶著后妃、皇子等人逃到了避暑山莊,在那裡避難。這充分說明了鹹豐帝昏庸無能、膽小怕事、自私自利的本性。

避暑山莊風景優美,歷史上許多皇帝、文人墨客都曾到此一遊。清朝大帝乾隆也到避暑山莊前來遊玩,但那時是來歌功頌德,顯示自己的威風。而到了鹹豐帝時,卻是為了避難,景色再美,也很難引起鹹豐帝的興趣。鹹豐帝是一代昏君,而且無所作為。他空有治國之心,卻無安邦之道。他也想像康熙、雍正、乾隆等祖輩那樣有所作為,但是他不但沒有做到,反而使大清朝日益衰敗,統治危機不斷。

太平軍聲勢浩大,擴展到18個省,持續了13年;黑旗軍作戰神出鬼沒,打得清軍暈頭轉向;英法俄美肆意踐踏中國土地,籤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去了大片土地。鹹豐帝由於憂慮過重,抑鬱不樂,漸漸染病,臥床不起。他知道自己沒有多長時間了,命人寫遺旨由於鹹豐帝與自己的弟弟奕因爭奪皇位而產生了矛盾,所以鹹豐帝命肅順、端華、景壽、載垣、焦佑瀛、杜翰、穆蔭、匡源為「顧命八大臣」,肅順為首領。

肅順是清朝的宗室,對內主張整頓吏治,對外主張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而且為人忠厚,非常忠誠於鹹豐帝,因此鹹豐帝非常信任他,所以把輔佐幼主的重任交給了他。因此,肅順也成為奕、慈禧掌權的最大絆腳石。鹹豐帝又留下一道密旨:如果蘭兒有不軌之心,慈安可以處死她。這個蘭兒就是歷史上的慈禧太后。蘭兒的祖先是葉赫氏,她姓葉赫那拉,叫蘭兒。據說,清軍入關,將葉赫族滅掉,但是葉赫部落長布揚古臨死時,慷慨激昂地說道:「我葉赫子孫就是存一女,也要顛覆滿洲。」後來,清朝留下了祖訓,不準選葉赫氏女子入宮。清軍入關,大肆斬殺葉赫族人,蘭兒隨父母逃亡,不幸父親死在安慶,蘭兒沒有依靠,隨母親返回了京城。

蘭兒非常聰明,而且長得也是如花似玉,鹹豐帝從民間選宮女,蘭兒被選進了宮中。但因為是葉赫族,所以不能近皇上。但是蘭兒不甘寂寞,她想讓鹹豐帝注意她。一日,鹹豐帝在御花園中散步,蘭兒故意衝撞鹹豐帝。鹹豐帝剛想大怒,一看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宮女,非常高興,不但沒有責怪蘭兒,反而和她談了許多事。蘭兒非常高興,但鹹豐帝知道她是葉赫族的,不禁皺了皺眉頭,走開了。

蘭兒自從見到了鹹豐帝後,就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步計劃。有一天,她得知鹹豐帝又來到御花園散心,便吹起了江南民曲。曲子非常悲傷,飄到了鹹豐帝的耳中鹹豐帝的心情本來非常煩,一聽見優美的曲聲,一下就被曲調深深地吸引了,便循著聲音去尋找,看見一個宮女正在那裡吹奏,他非常高興,又看這個宮女長得十分迷人。由於宮女太多,鹹豐帝早已忘了以前的葉赫那拉,蘭兒又提起了自己的名字,鹹豐帝才想起確實有一個葉赫族的宮女。鹹豐帝被蘭兒迷住了也就忘記了祖訓,經常與蘭兒在一起飲酒作樂。蘭兒能歌善舞,而且通曉各種音律,很受鹹豐帝的寵愛,還為鹹豐帝生了一個兒子。

鹹豐帝經常到蘭兒的宅子中,他有時候不願看奏章,經常讓蘭兒替他批閱奏章。蘭兒非常願意參與政事,她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獨攬朝中大權。鹹豐帝經常到蘭兒那裡,就冷落了皇后慈安,但是鹹豐帝病重之時,想起了皇后,他知道皇后心慈手軟,而且這時又想起了祖訓,覺得蘭兒是個禍害,所以便給慈安留下了一道密旨: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處死蘭兒。鹹豐帝病重之後,朝中大事由奕處理,慈禧以為奕是自己可靠之人,因為奕與鹹豐帝矛盾很深,而且此次「顧命八大臣」也沒有他,所以他對鹹豐帝十分不滿。慈禧找到奕,說明了自己的意圖,共同對付肅順等人,奕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道光帝在位時,非常喜歡自己的六皇子奕,他聰明伶俐,有膽有識,而且文通武備,所以他有意立奕為皇太子,但是道光的四皇子奕也不甘心皇位讓弟弟奪走,便請教他的老師杜受田。杜受田當然希望自己的學生做皇帝了,便給奕獻了計策。有一次,道光帝帶領兩位皇子打獵,實際上是想借這次機會試探一下他們的武藝。奕武藝高強,箭法高超,因此打了許多獵物,道光帝非常高興。但是奕卻空手而歸,道光帝問他為什麼如此,奕說道:「兒以為動物正在繁衍孕育下一代,我不忍心這個時候殺死它們,一是因為這是兩條生命;二是因為如果現在大肆捕殺,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道光帝非常高興,認為奕不但有仁慈之心,而且心懷大志。還有一次,道光帝要遠行,奕才華橫溢,賦詩一首為父王送行。奕沒有才華,但他淚流滿面,道光帝非常感動,認為他非常孝順而且忠誠。後來道光帝便立奕為皇太子,奕繼位後,處處排擠奕。奕雖為恭親王,但權力還不如肅順等人的權力大呢。

奕本以為鹹豐帝病重,自己可以獨攬大權,但是肅順處處為難他,因此他十分忌恨肅順等人。慈安看到慈禧有參與朝政之心,便以成豐帝的密旨警告她。慈禧嚇了一跳,只好暗中與奕相勾結。為了穩住慈安,慈禧在慈安生病時,竟割自己手臂上的肉為慈安做藥引,慈安知道後非常感動,燒了密旨。大清帝國31歲的鹹豐帝在承德病逝。慈禧一看機會來了,派肅順把鹹豐帝的靈柩運回北京,肅順還沒有到京城,就被仁壽和奕捉獲。11月2日,慈禧下令逮捕八大臣中的載垣和端華。慈禧命人將肅順和這二人一起殺害。這一下可嚇怕了另外五位大臣,但他們也沒有逃脫,慈禧下令將這五人有的革職,有的充軍。

慈禧有了奕的支持,又拉攏了僧格林沁和勝保,牢牢地控制了北京的兵權。而慈安又燒毀了密旨,所以慈禧有恃無恐。1861年11月11日,年僅6歲的載淳登基,改年號為「同治」。兩位皇太后「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也掌握了大權。由於此次宮廷政變發生於辛酉年,所以又稱「辛酉政變」。辛酉政變之後,慈禧專橫跋扈,根本不把慈安放在眼裡,但此時慈安已無密旨,抑鬱成疾,最後病死。慈禧又勾結奕等人,將肅順為首的政治勢力剷除掉了。慈禧太后,這個歷史的罪人雖然沒有顛覆清朝,但是使中華民族受到了外國列強的侵略和侮辱。

歷史上的辛酉政變真是一波三折啊,這個大事件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後續的一連串歷史事件的發生,真稱得上是一個前奏曲了。通過回顧這段影響很大的歷史事件,可以讓我們啟發更多的想法, 在思考歷史事件的時候也能有更多的頭緒。學習歷史不單單是學習古代的人物故事,也是學習歷史事件中帶來的智慧。

相關焦點

  • 辛酉政變是哪一年?辛酉政變的過程及成功原因?
    辛酉政變是哪一年辛酉政變是哪一年,顧名思義,是辛酉年即1861年鹹豐病死的那一年。辛酉政變是哪一年和清朝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自那一年後,慈禧、慈安剷除政敵八大臣後開始垂簾聽政,自那一年後,權欲膨脹的慈禧手握清政府的最高權力,屈膝列強,竭力維護清朝的統治。
  • 發動辛酉政變的恭親王奕訢和慈禧是什麼關係?既是政敵也是盟友
    先簡單介紹一下,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是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異母弟。 也就是說,他和慈禧首先是叔嫂關係,政敵、盟友關係則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一切源於他們之間最重要的合作:發動辛酉政變,剷除顧命八大臣。
  • 辛酉政變:「顧命八大臣」中,為何獨獨三位皇室宗親非死不可?
    慈禧太后不是孝莊太后,不會考慮那麼多,更不會顧全大清朝局而暫時隱忍,在巨大的權力欲望驅使下,她聯絡留守京城的恭親王奕訢,也就是同治皇帝的親六叔發動「辛酉政變」,奪得了清朝的最高統治權。  但其畢竟比鹹豐皇帝低一個輩分,政治影響和手中權力也不能和肅順相提並論,所以位列第三。
  • 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合作於辛酉政變,決裂於甲申易樞
    所謂「甲申易樞」,是晚清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的走向。慈禧太后在1884年4月突然發布懿旨,將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所有軍機大臣全部罷黜,成為她繼「辛酉政變」以後所發動的第二次政變。滿清入關統治中原後,經歷了「康雍乾盛世」的局面,之後逐漸衰落。
  • 清朝最短命年號「祺祥」由來
    「祺祥」是載淳登基後所立的年號,原定於1862年正式使用,但這個清朝歷史上最短命的年號在鹹豐十一年因為「辛酉政變」夭折了,只存在了六十九天。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年號1861年8月,鹹豐皇帝病逝於熱河行宮,鹹豐帝年僅六歲的長子載淳繼位,三個月後,小皇帝的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慈禧太后,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身份優勢奪取這個末路皇朝的最高統治權,奪權事件多被稱為「辛酉政變」或「北京政變」,事件的第三種稱呼「祺祥政變」反而讓人感到陌生。
  • 「祺祥」:清朝最短命的年號是怎麼來的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年號       1861年8月,鹹豐皇帝病逝於熱河行宮,鹹豐帝年僅六歲的長子載淳繼位,三個月後,小皇帝的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世所稱的慈禧太后,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身份優勢奪取這個末路皇朝的最高統治權,奪權事件多被稱為「辛酉政變
  • 辛酉日出生的八字日柱(1071)
    辛酉日出生的八字日柱(1072)今天收到後臺表揚,說像華寨這樣的良心公號不多了。回答。謝謝支持。
  • 清朝末期的最後三位皇帝,是什麼讓他們都絕後了?
    然而,清朝末期的同治、光緒、宣統三個皇帝通通絕後了,這間接導致了慈禧的弄權,導致了國家的內亂。同治是慈禧的獨生子,19周歲就死去了,雖然年齡不大,但從他1872年10月大婚到1875年1月死亡,中間有兩年多的時間,何況清代的皇子婚前性行為實屬正常。
  • 晚清重臣肅順為什麼會在辛酉事件中失敗?
    政變過程中「功勳卓著」的曹毓英, 由鴻臚寺少卿升任軍機大臣。所以這一屆軍機大臣全是奕訢集團人馬。其三,分別等差,處置八大臣及其黨羽。其中核心人物肅順「極應凌遲處死」,「著加恩改為斬立決」,載垣、端華「均著加恩賜令自盡」。又連下諭旨,「毋許再以查辦黨援等事紛紛陳奏, 致啟訐告誣陷之風」。
  • 「辛酉政變」宣布了慈禧的勝利,也決定了肅順的悽慘下場
    清朝的「輔政」之制,亦非獨創,此乃沿襲舊制。主要是西周的周公輔成王之制。不過歷朝未作為一種特定的制度沿襲而已,而清朝確實作為一種特定的祖制代代延續。自福臨順治以幼主即位,由睿親王多爾袞輔政,總攝內外小大事宜。至康熙衝齡即位,又有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並受顧同輔政,時號日四大臣。」自聖祖康熙至鹹豐,再無衝齡即位者,故也無顧命、輔政之人。
  • 辛酉
    辛酉幹支了解辛酉的更多含義了解辛酉的更多含義小說作家天幹地支當代已故詩人詩人的去世詩人的影響及評價目錄1摘要2基本信息3天幹地支農曆辛酉年陰曆辛酉月4當代已故詩人5詩人的去世6詩人的影響及評價7與會者紛紛回憶辛酉的生命軌跡和詩歌活動以及與辛酉的交往,朗誦了辛酉悲天憫人的詩歌,來悼念詩人辛酉的突然離世。追思會上,默默提議編輯一本《紀念辛酉圖文集》。詩人的影響及評價現代生活報:《詩人辛酉的正午》作者:方其軍清晨,冬雨淅瀝。我剛進辦公樓,門衛說,有個郵包。我一看來信人地址,哦,是辛酉寄來的。
  • 唐朝末期內夫人作為皇帝配偶,為何「拋頭露面」做起太監的工作?
    唐朝末期「內夫人」既然是皇帝配偶,卻獨立於內官和宮官兩大系統之外,從其發展趨勢來看,慢慢出現「宮官化」趨勢,到唐朝末期「內夫人」們的身份除了是皇帝配偶外,還普遍行使宮官的職務。3 為皇帝跑腿說到「宮官化」,人們不免思考「宮官」和「內官」兩大系統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掌握清朝政權半個世紀的女人「慈禧」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就是其中的一位,執掌了清朝政權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我們從各種影視劇中可以看到有關慈禧太后的各種事跡。其中有真有假,但大部分都說出了慈禧的性格,及做事方式。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說慈禧是怎麼由一位不起眼的秀女搖身一變成為清朝執政者的傳奇故事。 慈禧剛一進宮,只是一位普通的秀女。我們大家也知道清朝後宮有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
  • 辛酉政變
  • 清朝唯一殉葬的皇后,才華橫溢舉世無雙,身懷龍種自盡身亡
    殉葬是中國古代一項非常殘忍的制度,一直以來屢禁不止,持續到清朝。在清朝後宮史上,有四個女人曾為大清皇帝殉葬,第一個是多爾袞的生母大妃阿巴亥,第二個是順治後宮的貞妃,第三個是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第四個便是本文要講的孝哲毅皇后,由於孝恭仁皇后生前並未做過皇后,因此孝哲毅皇后便成了清朝唯一殉葬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