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經常問我:「我是啥命?」
我每次回答這個問題,都會有所遲疑。
因為定義一個人的命,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按照年份五行納音來論。
例如:今年是2019年,己亥年,己亥五行納音為平地木,因此出生於2019年立春之後,2020年立春之前的人,都屬於平地木命。
另一種是按照四柱八字中的日元來論。
例如:一個人生於2019年9月20日晚上八點,他的八字為:
己亥年癸酉月庚申日丙戌時
「庚」字為日元,庚屬金,因此此人為金命。
這兩種方法一對比,優劣自見。按照年份五行納音來論,操作簡單;按照四柱八字中的日元來論,更為精確。
命理師一般以四柱八字中的日元來論。
(搞不明白或懶得搞,但又想知道自己是啥命的,出生日期發我,我一一回復)
通過一個人的出生時間來推斷其命理的方法起源非常早,傳說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首創納音五行論命法,我認為多是後人牽強附會罷了。
但是根據史料記載,唐朝文學家韓愈曾經為同一時期的李虛中寫過墓志銘,其中提到李虛中以人的出生年、月、日的幹支為基礎,再根據幹支五行的生旺死絕相推算,能夠得出此人一生的壽夭、貴賤、禍福等情況,準確度可以達到百分之八九十。
後人推斷李虛中之前的論命術,以納音五行論命或者以年為主開展的,可能因為時代發展逐漸產生局限,以此被後世李虛中創造的新方法所取代。
自唐朝李虛中之後,北宋徐子平又將論命理論加以發展,形成以年、月、日、時幹支為基礎,以日幹為主的四柱論命法,增加了命理變化和依據,經過後世傳承發展,逐漸成為今天四柱八字論命法。
算命就是命理師根據一個人(統稱為命主)的出生信息(時間、空間)去推斷命主的未來軌跡。
因此,命主提供的信息越多、越準確,命理師推衍的內容越豐富,推衍的結果越準確。
所以命理學的發展就是圍繞著「如何針對命主越來越準確、個性、多樣的信息,打造能夠提高命理預測精度的理論體系」。
自古以來,論命方法的發展趨勢是非常符合情理的,由起初的年份到後來的年月日時,命主提供的信息越來越準確。
例如,按照年份幹支納音的方法,天下所有人只能分為30種命格,這明顯不符合現實情況。(當然,古法可能還需要配合命主其他信息,尚不得知)
當然這也是由於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各國人口也就千萬級別;北宋時期人口首次突破一億。人口數量的增長,導致同一時間出生的人數量增加,唯有將命主的出生時間進一步精準化,才能推導出更準確地結果。
例如中國每天平均有45000多人出生,每小時平均有1800多人出生,每分鐘平均有30多人出生,按照傳統四柱八字論命法來講,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出生的人屬於同一命理,也就是說中國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出生的3600人是同一個命理,這樣實在是太不符合常理了。
此外,古人計時也不是很準確,精確到時辰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不想今天每個人的手機聯網授時,時間誤差不超過1分鐘。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四柱八字論命法同樣也會逐漸失效,準確度會越來越低,將來可能會發展出六柱十二字、八柱十六字的全新論命方法。
這些年我在算命的過程中,不斷地與古籍中的案例進行對比,發現現代人的命格水平統一發生了提升,簡單來講,就是現代人的命變「硬」了。
因此,原有的四柱八字論命法相對於已經普遍變硬的當代人命格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目前這個問題只能憑藉命理師的個人從業經驗進行彌補,並且我認為這個問題在之後會越來越嚴重,直至產生新的論命方法。
我認為當今巨型計算機計算能力發展迅速,今後完全可以運用大型計算機按照既定規則對於個人進行推算,得出的結果會更加精確,當然「既定規則」的制定是問題關鍵所在,也可以稱之為「新的論命方法」。
如果在將來某一天,科學能夠將萬事萬物轉化為「數」,在數的規則上,按照既定規則進行運算,就可以把握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預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