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用83年做出5000多件旗袍,被贊「名媛背後的男人」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匠匠 了不起頻道

#海派旗袍

「我不辛苦,不忐忑,不虧欠我這一輩子,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狀態。」—— 褚宏生

望哥 · 發現中國好手藝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

說起旗袍,大多數人腦海裡都會不自主地閃過《花樣年華》裡的蘇麗珍。

在劇中,張曼玉以23套顏色、風格各異的旗袍展現了優雅迷人的東方女性之美。

我想大抵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瑰麗的旗袍夢。

電影《花樣年華》劇照

旗袍固然美,卻也離不開手藝人的創造。

他們用一針一線將旗袍的獨特向世人展現,唯有創造的生靈才會是生靈。

褚宏生便是這其中的一人,從16歲到99歲,他一生製作了5000多件旗袍,

從民國美人到現代名媛,從政治圈到影視圈,無數人拜倒在他的手藝下,成為他的忠粉。

手藝人的成長,大都並非一蹴而就的,

而儲宏生的成功,卻仿佛輕而易舉。

可能荊棘遍地,但我仍想走一遭

2017年,褚宏生99歲。這個年近百歲的老人,從16歲開始,只做一件事——手工製作旗袍。

16歲那年,褚宏生被父母從蘇州吳江老家送到上海,拜當時上海灘最有名的裁縫朱漢章為師。

學徒僅僅2年的時間,他便因為影后胡蝶量身定製的旗袍而一舉成名,轟動了整個旗袍圈。

當時不管在誰看來,他的成功都過於順利。但在成功的背後,隱藏的是他當學徒時的努力和用心。

褚洪生工作室

當時與褚宏生同期的徒弟們都開始動手幹活時,而師傅卻一直讓自己練基本功,褚宏生只能幹著急。

但其實是師傅看出他是塊好料子,又怕他把「學生意」錯當成「跑生意」——把待人接物的技巧當成了養家餬口的路子,所以才用 3 年時間磨鍊褚宏生的性子。

「剛開始的時候我特別不服氣,氣呼呼地去找師傅理論,」褚宏生慢悠悠地回憶,「幾年後,我才理解師傅的苦心,他是讓我別心急,說以後我會比他們做得更好。」

褚宏生出師後,師傅送給他一條愛馬仕款式的老皮尺,搭在褚宏生的脖子上,這一掛就是77年。

1936年,他接到了自己作為學徒的第一個大單,為影后胡蝶量身定做一件旗袍。正是這筆訂單,徹徹底底地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當時褚洪生因為創新的理念與師傅爭論不休,他堅持選用法國蕾絲替代原有的面料,這樣新穎又大膽的想法,在當時如若失敗,可能會成為他旗袍生涯永遠的黑點。

他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不顧師傅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與傳統相悖的一條路,可能荊棘遍地,但他仍想走一遭。

獨特的旗袍遇上美麗優雅的佳人,二者交相呼應,一經面世,就受到了眾人的追捧。有人感慨:「以胡蝶之豔光亦未能使旗袍失色。」

自那以後,褚宏生逐漸名揚四海,連當時的宋慶齡都忍不住要求他的量身定做。

客人也從胡蝶,宋慶齡變成了張曼玉,鞏俐等人,甚至連杜月笙都把他請到家裡去做。

漸漸的,人們開始稱他為「上海灘名媛們背後的男人。」

旗袍,她有她的性格

從那以後的80多年歲月裡,無數時光都被他縫進了那五千多件華麗的旗袍裡。

手藝從來不能一蹴而就,做旗袍也不例外。一件旗袍的完成必定要經過繁複的步驟,釘直角扣、劃線、刮漿、開滾條、縫紉、盤扣、量體、打樣……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繁瑣的工序本可以用機器來代替,但褚洪生仍然堅持純手工製作,從不曾動搖。

他常說:「旗袍就像一個人一樣,不是機器硬邦邦的,她圓潤有性格,只有人手才能縫出。」這是一位匠人的堅守,更是對於傳統手藝的堅持。

作為上海乃至全國的「大師」級裁縫師,他卻只說自己只是一個做旗袍的「普通裁縫」,比起沽名釣譽,他更喜歡把自己埋在布堆裡專心致志地研究旗袍。

他做了一輩子的旗袍,卻沒有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相比於錢,他的眼裡只有旗袍。

「我就是個做旗袍的,現在老了都做不了旗袍了,就只能幫別人量身,我不辛苦,不忐忑,不虧欠我這一輩子,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狀態。」

在他看來,旗袍是世上最美、最能體現女性特質的服裝,而且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旗袍永遠不會過時。

儘管已經耄耋之年,說到自己最喜歡的旗袍,褚洪生仍然兩眼發光,就像個看到自己喜歡糖果的孩子。

這個近百歲的老人,在這個成衣泛濫的年代,以近乎笨拙和執拗地堅持,保持著這一針一線的溫度。

他的合作夥伴,忘年之交周朱光評價他:「是一位神人,不用量就能說出客人的三圍,他非常純粹,好像腦子裡只有旗袍,為旗袍而生。」

上海灘最後的裁縫,已成絕唱

2017年春節,99歲的褚宏生作古了,他的旗袍已成絕唱。

談到旗袍,他曾不止一次說過自己的願望,就是:「等到某天,旗袍能回到中國女性的日常裝當中去。」

很遺憾,他沒有看到這一天。更遺憾的是,隨著大師的離去,一個衣香鬢影的時代結束了。

旗袍不復昨日之榮光,我們再難逢見一個穿著旗袍的女子,走在城市的尋常巷陌,風光動人。

這個見證了旗袍起起落落,東方女性審美幾經變換的的旗袍匠人,帶著對傳統的守護與未來的期盼告別了人世。

直到最後,他仍在堅守著自己的旗袍之道,即:女人身上流動著的氣韻,是含蓄與性格之間微妙的平衡。

在如今快餐文化的影響下,無數的手藝人被歷史的洪流淹沒,無數的手藝被現代化的工藝衝 擊,無數傳統工藝就這樣慢慢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又何嘗不是中國文化的悲哀呢?

只願世人有朝一日能慢下腳步,看看那些幕後的手藝人,看看那些已經失傳的藝術,將之發揚光大。

風尚來來去去不變的是對手藝的歷練

匠人老去,匠心不息

原標題:《為旗袍而生!上海老人用83年做出5000多件旗袍,被網友稱為上海灘名媛們背後的男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褚宏生,做了82年旗袍,一個世紀名媛背後的男人
    他的每一針每一線都注入了無數的心血,做旗袍82年,從民國美人到現代名媛,從政治圈到影視圈,無數人拜倒在他的手藝下,成為他的忠粉。手藝人的成長沒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褚宏生的成功仿佛輕而易舉。16歲那年他拜當時上海灘最富盛名的裁縫朱漢章為師,學徒僅僅2年時間,他便因為影后胡蝶量身定製的旗袍一舉成名,在旗袍圈大放異彩。
  • 上海名媛群刷屏,真正的名媛應該是什麼樣?漂亮不是第一要素
    如果一談到「名媛」,我們能想到什麼?大概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民國的才女們,像林徽因,陸小曼還有九如巷張家的姐妹,巾幗英豪何香凝等人吧?而在前不久「上海名媛群」刷屏了,拼酒店、拼包包、拼衣服、拼車、拼名表等等,這個高配版的「拼夕夕」把「名媛」這個古老的詞彙又展現在大家面前。
  • 男人為何都喜歡安以軒?看了她穿旗袍的樣子,你就知道了
    對於安以軒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以為非常漂亮有氣質的女星,是很多男人的夢中情人,她不僅身材很好,顏值還很高,她穿休閒裝已經夠漂亮了,看了她的氣泡裝之後終於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男人喜歡她,視她為夢中情人。對於旗袍這個代表東方女性優雅氣質的服裝,很多女人都非常喜歡穿這樣的衣服,充滿古典韻味,這安以軒身穿旗袍的照片,身穿一襲黑色蕾絲旗袍性感十足,照片中的安以軒坐在黃包車上,優雅嫵媚,看著一旁,身材完美,旗袍高開叉的設計將安以軒的大長腿給凸顯出來,非常的撩人安以軒的則很旗袍充滿了時尚感,並不會普通的旗袍,全身都是蕾絲的設計,而這件旗袍穿在安以軒的身上端莊
  • 曬曬金星在上海的豪宅,租了一套民國風別墅,讓自己過名媛般生活
    曬曬金星在上海的豪宅,租了一套民國風別墅,讓自己過名媛般生活 有"毒舌"之稱的金星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女明星,而且她自己也是個舞蹈實力雄厚的舞蹈家,上海金星藝術舞蹈團的名聲可是享譽國外的。而她也是個主持人,主持過很多的大型晚會,自己也有主持綜藝節目。
  • 「上海名媛群」曝光:千萬別被「縱慾式精緻」綁架
    起因是,博主@李中二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加入了名為「上海名媛群」的微信群。圖片來源:@李中二起初他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切身感受名媛們光鮮亮麗的私生活,畢竟這是很多人心之嚮往的。可是經過了長達半個月的潛伏觀察,他發覺自己大錯特錯了。
  • 百歲大師做旗袍82年!只看一眼鞏俐照片,就能算出她身材三圍尺寸
    旗袍是國粹,展現著東方女性獨有的風韻,象徵著中國的百年風情史。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女性的服裝變革進入了黃金時代。而在那時的上海,中國婦女率先得到了解放,上海的上流社會名媛們追趕時髦,是時尚的先鋒;上海的女學生們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支持女權運動,是文明的引領。
  • 上海貴夫人:愛媽媽,每天都是母親節……
    核心提示:未來30年,我國50-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仍將高速增長,從現在每6個人中有1個老人,快速變為不足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中國緊隨歐美和日韓之後,以更快的速度,跑步進入老齡化!老年裝市場將是潛力巨大......
  • 《風雨雕花樓》上海熱播 鄭萍旗袍秀風情萬千
    該劇講述了經營江南絲廠的顧氏家族從解放前一直到「文革」整整60年的風雨故事,展現了中國民族工商業的興衰成敗和大宅門裡的情仇恩怨。上海話劇中心的臺柱子鄭萍領銜該劇,出演女一號姚芝蘊,被稱為年代戲版的劉慧芳式的人物。  《風雨雕花樓》是一部矛盾激烈、人物命運跌宕起伏的戲。
  • TVB當家花旦胡定欣,明明穿旗袍這麼好看,卻被造型師坑成大媽
    《在《深宮計》中胡定欣與馬浚偉挑大梁,戲外馬浚偉製作了舞臺劇《偶然徐志摩》,以胡定欣為女主,身穿旗袍,胡定欣秒變為氣質名媛,但TVB的化妝這麼濃,旗袍造型是這樣的明明很美,卻被造型師阿姨給鑽了個洞。胡定欣身著閃閃發光的旗袍登場,完美展現了高大纖細的身材,很有名媛的氣質,旗袍表面光滑的絲綢散發著華美的光澤。
  • 「佔星乾貨」天秤、獅子、雙子和射手座,離「上海名媛」有多遠?
    上海名媛風吹到你身邊了嗎名媛風,誰不喜歡呢?備受爭議的拼團名媛這幾天小夥伴一定被「上海名媛」刷屏了吧?到處都能看到有關「上海名媛」的調侃,起因是一篇《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的推文,將「名媛」的「人間富貴」揭了個底朝天,這些上海「名媛」們在微信群裡召集多人均攤一份上海豪華酒店雙人下午茶、一間五星級酒店客房,輪流去拍照體驗,在社交媒體上構建自己的「名媛」生活,以便將自己更好的推銷給上流社會。
  • 空軍化身民國名媛,年味十足!
    歡迎各位喜歡第五人格的小夥伴收看本期的《莊園速報》,相信很多玩家對於2019年的春節金皮十分期待,雖然官方之前已經說明了這次的春節會上線兩款金色皮膚,但是具體的皮膚內容一直沒有明確說明。這也讓很多玩家感到度日如年,好在官方帶來了2019年春節的首款金色皮膚,空軍化身民國名媛,身上的各種春節元素也非常多,整體看起來可以發現年味十足。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旗袍向世博走來"為啥很精彩
    說起中國的旗袍,人們對獨樹一幟的「上海旗袍」總是記憶猶新、倍感親切。為什麼人們對「上海旗袍」這般「情有獨鍾」呢?因為,「上海旗袍」承載了一個城市的記憶。   經常看上海題材電視劇的觀眾,對於劇中女主人公身穿「旗袍」體現曲線美婀娜多姿的造型常常會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風雨雕花樓》中,鄭萍從18歲嫁進顧家當大少奶奶,一直演到50多歲,有很大年齡跨度。
  • 香雲紗:民國女子的最愛,傳承600年的手工藝,浸染時光的美
    絲綢界的「軟黃金」,舊上海名媛最愛「香雲紗」是目前世界紡織品中唯一使用純植物染料的特色絲綢面料,只有中國廣東佛山及其周邊地區才能產出。因為這種面料穿在身上,走路時會沙沙作響,人們開始便叫它「響雲沙」,後來傳成了這個美麗的名字「香雲紗」。香雲紗具有雙面異色、輕薄柔軟、冬暖夏涼、越舊越好的特點。2008年,「香雲紗染整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多家五星酒店回應網傳名媛拼單 名媛拼單群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多家五星酒店回應網傳名媛拼單 名媛拼單群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多家五星酒店回應網傳名媛拼單】日前一篇名為《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的網帖上了熱搜。
  • 奚夢瑤小姑子有多驚豔?無數女孩做夢想成為她,穿格紋旗袍像格格
    奚夢瑤小姑子有多驚豔?無數女孩做夢想成為她,穿格紋旗袍像格格。我們知道賭王的小女兒何超欣長大了,在學習方面她是個實打實的學霸,在穿衣搭配上也引領了同齡人的時尚。從小缺少父愛的她和哥哥何猷君關係特別好,有時嫂子奚夢瑤也帶她去參加了活動。
  • 83歲腦萎縮老人為何偏要翻過2米多高圍欄?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翻越兩米多高的圍欄,對於年輕人而言或許輕而易舉,但是對於上了歲數的老人可能就是一座大山。然而,真有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翻過去了!這背後的故事,讓人落淚……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3月9日中午一名老太癱坐在地上有熱心市民趕緊報警鎮江丁卯派出所民警封昊嶽迅速趕到現場扶起老人隨後詢問道
  • 身高不足160的女生,建議穿這件「旗袍」,時髦文藝還顯腿長!
    對於小個子女生來說,身高是永遠的痛,長相平凡還可以通過化妝來彌補,身高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在穿衣搭配上來做文章,能夠在視覺上看上去更顯高一些,今年流行的「旗袍」,也並不是高個子的專屬,對於身高不足160的女生來說,可以穿這件短旗袍,時髦知性還顯腿長!
  • 魔都「名媛」喜提熱搜,「名媛」的英文怎麼說?
    近日,網上流傳一篇名為《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博主耗費500元巨資進入「上海名媛群」。經過半個月的觀察後,名媛們的真實生活,卻讓這位作者大吃一驚。
  • 你喜歡什麼顏色的「旗袍」,就代表著你有什麼樣的氣質!
    在上世紀80年代,旗袍還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的禮服,可見它在國民心中的地位非見一般。當然,如今的旗袍無論款式還是顏色都多姿多彩的,對於平凡大眾的女人們而言,不管是平庸還是高貴,不同顏色的旗袍都能穿出屬於她們自己的氣質。在服飾上,採用不同的顏色是可以襯託不同的內在氣質的。所以,在這裡我們就旗袍的顏色來談談它所表達的意義,和帶來的視覺感官吧。1.
  • 上海名媛群,裝富不如測富更準,是否會嫁有錢人,看八字即知
    在傳統的觀念裡,名媛一直都是優質女人的代名詞。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那些知名的名媛,她們的事跡都讓人不可高攀。她們也是獨立自主,優秀女人的代表。 上海名媛群事件曝光之後,卻拉低了「名媛」的身份,換句話說是她們對不起「名媛」這個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