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申城去年接待國際旅遊入境者854.37萬人次,其中逾690萬人次為過夜遊客 打造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上海需補哪些短板
最近幾天,上海一家大型國際旅行社入境中心日本部經理陳蕾忙得不可開交,除了安排紛至沓來的日本遊客,還要接待好幾家日本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前來拍攝與上海有關的宣傳片。近兩年,來中國旅遊的日本遊客越來越多,當地電視臺也樂於將上海的美好風景和人文,用鏡頭語言推薦給更多人。陳蕾的忙碌,正是上海入境旅遊市場持續升溫的一個縮影。
此前,在線旅遊媒體貓途鷹(TripAdvisor)發布的一項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報告顯示,上海在亞洲各旅遊城市總排名中超過香港、新加坡等地,名列第二。2016年,上海接待國際旅遊入境者854.37萬人次,其中超過690萬人次的國際旅遊入境者為過夜遊客。這樣一個龐大的國際旅遊者群體,他們在上海旅遊有沒有尷尬之處?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指示牌沒英文,景點翻譯鬧笑話
12月對國內遊客來說是旅遊淡季,酒店、機票價格相對處於低位,此時不少外國遊客借著聖誕假期來上海旅遊休閒。南京路和外灘,幾乎是這些國際遊客首次來上海必到的地方,附近的人民廣場、外白渡橋、福州路上的外文書店、豫園商城等,都是頗受青睞的景點。
南京東路河南中路路口四個角落的指引牌,顯示出這一帶景點的集中程度:每個指引牌上密密麻麻標識了附近十多個景點及主要商業設施的方向,遊客從各個角度都能方便地看到。可是這些指引牌上只寫了中文和到主要景點的距離,沒有與之對應的英文翻譯,連普通路牌上標識東、南、西、北方向的E、S、W、N 字母都沒有。
外國人在上海旅遊,若是不會中文,還會遇到各種翻譯錯誤的尷尬。近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的英語版官網上,就出現了一些「烏龍」翻譯。上海野生動物園的官方正確翻譯應該是「ShanghaiWildAnimalPark」,但網站上卻出現了「ShanghaiWildPark」(上海野生公園)的翻譯。這樣的翻譯讓外國遊客摸不著頭腦。
記者前天再次登錄上海野生動物園官網,發現不少被指出的錯誤翻譯已進行了修正,比如,之前被吐槽的「Wouldbeinclosecontact withanimals」(能與動物緊密聯繫)就被修改成了「Closeinteractionbetweenhumansand animals」(人與動物間親密互動),語意順暢了不少。上海野生動物園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園的英語網站上,比較嚴重的錯誤都已修正完畢,大段的文字介紹也已撤下修改,年前外國遊客就能看到一個「修繕一新」的網站。
其實,在上海的景點景區中,類似錯誤翻譯引發的笑話並非個例。比如一些景區的標識上只有簡單的音譯,還有一些景區存在拼寫錯誤、譯名不統一等問題。上海中山公園就曾經把「綠茵晨輝」直接翻譯成「GreenChenhui」,「近百年來」被翻譯為「Nearlyhundredyears come」,讓人哭笑不得。
據了解,為統一國內公共服務領域的英語翻譯,從今年12月1日起,國內已開始正式實施《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新標準規定了旅遊服務領域英文翻譯和書寫的相關術語和定義、翻譯方法和要求、書寫要求等。目前,野生動物園內也在按照最新規範,逐步檢查園內的說明牌、指示牌是否有翻譯問題。
「買買買」之後,不知去哪兒退稅
和走出國門的中國遊客熱衷購物一樣,外國人來上海也喜歡「買買買」。為創建國際消費城市,上海早在2015年7月就開始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以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在滬消費。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來上海的遊客在購物後,並不了解上海的退稅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的購物熱情。
去年來上海外國語大學交流的羅馬尼亞留學生寶拉說,今年她有9位來自家鄉的朋友到上海旅遊,他們在上海的田子坊、豫園等商鋪和各大商圈內買了不少東西。不過在購物時,他們並沒有注意到店裡有「退稅商店」標識;離境時,也不知道可以在機場辦理退稅手續。
在外灘陳毅廣場的上海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前來諮詢的英國遊客瑪麗說,她這次是和先生來上海度蜜月的,買了不少東西。但她並不知道在上海購物後可以在機場退稅,也沒留意到退稅商店的標識。該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也說,平日裡基本沒有外國遊客諮詢購物退稅的相關事宜。
在諮詢中心的宣傳冊中,記者看到了中英文的上海境外遊客購物離境退稅指南,指南中詳細標明了境外遊客退稅的具體流程:在同一退稅商店購物超過500元人民幣後,境外遊客首先要索取《離境退稅申請單》,在虹橋、浦東國際機場的海關查驗點進行核驗、確認後,遊客還需到機場的退稅代理機構進行退稅。同時,境外遊客還要滿足在境內連續居住不超過183天,距購買日不超過90天等條件。
事實上,上海目前已設立235家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商店,主要分布在外灘、南京東路、淮海中路、豫園、陸家嘴、浦東機場等35個購物商圈、中心商業街區、旅遊購物景區、交通樞紐和涉外居住商業小區。退稅商品琳琅滿目,包含特色產品、珠寶飾品、奢侈品牌、服裝飾品、箱包手錶、家居廚具等。這些退稅商店所處的區域正是國際遊客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退稅商品品種也貼合國外遊客的需求。不過,如何讓這些退稅商店的信息更方便地進入國際遊客的視野,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上海市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國際遊客出現頻繁的高星級酒店播放退稅服務資訊、增加退稅指示標識;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配備適合國際遊客的免稅店,都是下一步上海在服務國際遊客上需要推進的工作。
老外喜歡的特色線路,開發有限
和只打算在中國待4天的英國遊客瑪麗不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留學生寶拉和山姆已在上海待了一年多,更了解這座城市。不過,當被問及他們最喜歡的景點時,寶拉和山姆的回答卻有些出人意料:他們最喜歡的是學校附近的四川北路。
山姆說,四川北路附近有很多石庫門和老房子,和朋友騎自行車穿梭在弄堂和各個景點,這種探索型的旅遊方式和乘大巴、地鐵出遊很不一樣。田子坊和新天地,也是他們心目中排名靠前的上海景點。
不過,在制定弄堂遊線路時,他們也遇到一些麻煩。寶拉說:「上海的景點介紹有很多,但我在網絡上搜索時,幾乎搜不到弄堂遊或其他特色旅遊的攻略。」在上海旅遊局的英文官網上,「Themed Tours(主題遊)」一欄介紹了上海地鐵遊和三天遊攻略,涵蓋外灘、徐家匯、豫園等常規景點,更具特色線路的介紹則比較有限。與此同時,部分旅行社給國際團隊遊客提供的上海遊行程,仍主要集中在外灘、豫園和玉佛寺等景點,和十多年前幾乎沒什麼兩樣,新線路的開發非常有限。
其實,在上海各區旅遊景點附近分布著不少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在黃浦區就有陳毅廣場、九江路、南京東路等多個服務點,諮詢中心內並不缺特色線路的介紹。記者看到,陳毅廣場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內,有一面「宣傳冊」牆,架子上放滿各種旅遊線路的宣傳冊,包括騎行線路、美食之旅、旗袍之旅、弄堂之旅等。中心內還擺放著地圖、旅遊資料、攻略書等。工作人員稱,這些資料會定期進行更新。據了解,該中心每天都有100多個外國遊客前來諮詢,但其中對特色遊線進行諮詢的並不多,大部分遊客都是來拿地圖或問路的。記者發現,宣傳冊的語言以中英文為主,只有個別幾種對應了日語和韓語,幾乎沒有法語、德語等語種。
一邊是寶拉和山姆這樣的國際入境者希望獲得更多旅遊信息,卻沒有找到合適途徑;一邊是旅遊諮詢中心內特色線路問津者寥寥,如何讓上海最好的旅遊資源與更多國際遊客實現對接,也是一項長期課題。未來一段時間,上海將對一部分旅遊諮詢中心進行升級,加入充電、免費WiFi、電子導覽租借、手推車租借等服務,進一步完善線上線下為遊客服務的平臺,提供更翔實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