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員請就位》中常見的話題:市場對40歲左右的女演員不友好,這個年紀算是最好的年紀,容顏未老恩先斷,市面上太多製作人有錢卻不專業,需要演員具備高顏值和流量來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當巨幕拉開,掌聲響起,所謂的市場觀念一定會發生改變,未來一定會屬於真正表演者。
在最新的《演員請就位2》中,倪虹潔說到像我們到了40歲是一個比較很有趣的階段,因為更加真實通透,身上還充滿了故事性。
諸多中年演員傾訴吐槽自身已然不被市場關注,全然處於無戲可拍的狀態。自身優勢大演技成熟而且可塑性強,卻不被市場所關注。
正如於正所說,40歲正是他們最好的年紀,容貌還未曾蒼老,演技已然有了巨大提升,卻不再被觀眾所青睞。
真實通透又充滿故事渾身都是魅力的演員,這樣一個女演員怎麼會不受市場歡迎呢?
正如於正所說,製作人都不專業,始終是往流量和顏值還有知名度來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保證自己的產品上下之後能獲得一定的關注度。市場越來越激情不在一味的追求作品本身的質量而追求流量。
在《演員請就位2》中S卡,從演技卡變成鼓勵卡,甚至變成青睞卡,便是市場畸形的一個很明顯的縮影。
演技好的中年女性演員受到不公平,先是淘汰數據。
而年輕演員卻可以因為年齡上的優勢得到導演的鼓勵,拿到S卡,甚至陳凱歌導演直接說了,就是幫助新的青年演員獲得真正的進步,這不就意味著,老一輩的演員直接被淘汰了,只是場面上的工具人。
年輕人有著年齡優勢和經驗缺乏值得也需要被鼓勵,但是影視表演上是需要演技的,在演技上不進行公平的看待,這已經是違背公平的原則,以及影視劇拍攝的初心。
無論是倪虹潔、溫崢嶸這種大齡演員,反覆的被導演所批判太浮誇、太用力,但事實證明可以看見大鵬版的《花木蘭》中重新演繹了一個隱忍、內斂、堅強、堅毅的花木蘭,可以看出來,中年女演員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
無論男女演員,一旦邁進35歲往後工作範圍瞬間變小,面臨無戲可拍的困境,給剛紅的流量演員作配角或者給主演們演爸媽,演主角也不合適沒有少年感,中年人的擇業困難比比皆是。
35歲的各行各業工作人員面臨著失業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大公司不要大齡老員工覺得這個年紀還沒有混到高管位置是被職場淘汰的人,小公司要廉價工更青睞年輕剛入社會肯拼搏能熬夜的「白紙」。
中年困境如何破局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危機都是難!
未來是屬於中年人這種說法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