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懶熊體育
懶熊早聲音,我們在這裡,向你講述一周體育行業的焦點事件,讓你理解我們的態度和觀點。心浮氣躁的年代裡,我們只想讓有溫度的聲音不被喧囂埋沒;蒙眼狂奔的環境中,我們希望發出講事實、愛思考的表達。你願意成為我們的聽眾嗎?我聽到,你說願意。
▲懶熊早聲音:球員隊服上的名字,到底怎麼印?
歐冠的烽火再一次點燃了全世界球迷的熱情,不過就在同一時間,在亞歐大陸的腹地,另一項洲際足球大賽其實更值得中國球迷的關注與支持,那就是正在約旦舉行的2018女足亞洲杯。
女足姑娘爭氣啊!小組賽第一場4-0橫掃泰國,第二輪繼續3-0痛擊菲律賓,拿滿6分鎖定小組出線名額的同時,也保證了女足亞洲杯的四強席位(女足亞洲杯僅8隊參賽,兩個小組前兩名出線進入半決賽)。再根據女足亞洲杯與女足世界盃的對應關係,亞洲杯前五名均可直通2019法國女足世界盃。因此,中國女足兩輪全勝提前出線後,更成為了第一支拿到女足世界盃門票的球隊。鏗鏘玫瑰,約旦盛開!
今天節目想說的,其實是女足亞洲杯上的一個小細節。在今年亞洲杯,中國女足4-0擊敗泰國女足的首戰中,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眾所周知,泰國人名不但頗為拗口,還音節頗多。舉個例子,此前在國內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影片《天才槍手》,女主角的扮演者是泰國新生代超模茱蒂蒙·瓊查容蘇因,英文全名則是長達28個字母的:Chutimon Chuengcharoensukying。
▲泰國10號背後是長長的一串英文
而本屆出徵亞洲杯的泰國女足10號隊員蘇妮莎·蘇朗泰頌,其英文全名也有近20個字母:Sunisa Srangthaisong。但是,即便有如此多的英文字母,泰國女足球衣背後,還是將球員名稱進行了全文拼寫。反觀中國女足的球員,背後的英文名卻依然只能是完全無法拼讀的首字母簡寫的方式,王霜就是Wang S。,李影就是Li Y。,而宋端則是Song D。
其實這樣的現象即使跳出足球界,在整個中國體育界也是俯仰皆是。女排巨星朱婷,國家隊比賽服的背後寫的就是Zhu T。;羽球天王林丹,比賽服名稱則是Lin D。;包括籃球老大哥易建聯,背後印的名字也是Yi J.L。
▲中國運動員比賽服背後的姓名總讓人感到彆扭
首先必須說明,這樣的英文名簡寫法並非無章可循。我們查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的國標文件。在第5章節「拼寫規則」中的5.1.4條款就明確指出:國際體育比賽等場合,人名可以縮寫。漢語人名的縮寫,姓全寫,首字母大寫或每個字母都大寫,名取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大寫,後面加小圓點。舉例:李小龍,縮寫為Li X.L。也就是說,在目前中國參加或舉辦的國內外體育賽事中,如果有使用到運動員的英文名,通通按照這份國標的要求進行了縮寫。
▲國標中對於運動員姓名縮寫方式的規定
但必須承認的是,這樣看起來「中不中、西不西」的英文寫法,的確並不能很好地代表球員本人。要知道,在中國的漢語拼音中,每個字的發音是由聲母和韻母共同決定的,即使不考慮同音字的問題,比如Lin D。,漢語字母D可以指代的漢字範圍也遠遠不只「丹」字一種音。還是以女足舉例,如果球隊中還有一個叫王詩的隊員,那麼按照現行的標準,她和王霜的球衣背後名字拼寫就將是完全一致的「Wang S。」這就極容易在國際比賽中造成報名等一系列流程的混淆與麻煩。
反過來說,即使這樣「縮寫相同」的極端情況幾乎不會發生,也要注意,這種取首字母縮寫的拼寫方式哪怕對於國內的體育迷進行運動員的識別也會帶來一定的困擾。請問,中國男足隊員Zhao X.R。是誰?再鐵桿的球迷也需要反應片刻才能想到Zhao X.R。所指代的是趙旭日。
▲如果不看臉,相信很多球迷無法分辨男女足國家隊的隊員究竟是誰——也就是說,球衣背後印制的姓名已經喪失了作用
那麼,球衣背後印名字,究竟是因何而生的呢?
在3月底舉行的中國杯足球邀請賽上,慘敗的國足就遭到了輿論全方位的放大審視。其中有一個細節,來華參賽的威爾斯隊,其球衣的製作就採用了最高級別的國際規格,不但背後印有球員的英文名,胸前位置還繡上了每場比賽兩支參賽球隊的國旗和參賽的時間地點名稱。反觀作為主隊的中國國家隊,球衣不但毫無特殊標誌以示紀念,甚至連球員名都沒有,只剩下11件印有號碼的比賽服。
此事一經媒體曝出,再一次點燃了憤怒的中國球迷的情緒。「內心不重視、態度不端正、對比賽毫無敬畏之心」的口誅筆伐也重新將國足淹沒。但此後,著名足球作者黃思雋在體壇+撰文表示,「足球球衣印名字不過是商業行為,想國足有名得讓中超先行」,呼籲大家理性看待球衣印有球員名這一現象。
▲無名戰袍其實並非國足備戰「敷衍了事」
在其文章中,黃思雋就寫道,其實球衣背後印球員名的行為也要拜美國人所賜。上世紀70年代,招募到廉頗老矣的貝利、貝肯鮑爾和克魯伊夫的北美足球聯賽NASL就首創將巨星們的名字印到球衣上,以此才打造出了「明星球衣IP」這樣一個如今看來早已司空見慣的文化現象。而直到1994年美國世界盃,以國際足聯為首的主流業界才廣泛接受並認可了在球衣上印製球員名的行為,至於目的,更是簡單粗暴的「取悅觀眾」,把球迷變成追星族。
作者進一步指出,德國隊甚至直到2005年6月,才正式決定,今後德國隊出戰的所有比賽,球員都要身著印有本人名字的球衣。在此之前,除了世界盃和歐洲杯這樣的國際大賽,德國隊參加熱身賽和友誼賽,和中國隊一樣只穿沒有名字的球衣!
那麼這樣的商業化行為有實際作用嗎?還是以德國隊為例,所有比賽球衣都印上球員名字僅一年,阿迪達斯就公布了德國隊球衣的銷售數字,光是德國國內就賣出了40萬件。到2014年,這個數字增長到200萬,即平均每40個德國人就買了1件國家隊球衣。印有球員姓名的球衣市場價比普通球迷版貴上數百元的事實更是無須贅述。你我身邊想必有這樣的球衣發燒友,專好收藏自己喜愛球星的各種版本的球衣,甚至要把真金白銀買來的球衣精心裝裱起來。
▲相信大家身邊也有這樣的球衣發燒友
總而言之,印有運動員名稱的比賽服,和體育運動偶像化、明星化的浪潮實質上存在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球星同款球衣甚至已經成為足球文化的載體,成為了具有收藏意義的象徵。
既然說到體育文化了。
體育競賽是「以人為本」的人類活動,偶像化、巨星化也是體育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甚至可以說,優秀的體育運動員都有成為優質個人IP的全部素質。因此,對於我們自己的體育明星,我們更應該想方設法地打造和保護他們的「品牌形象」。日本花滑大神羽生結弦近來新聞頗多,他的應援T恤在國內1天就賣出了超過3萬件,他的千名滑冰鞋更是拍出了850萬日元的天價。如果我們能夠好好栽培我們自己的體育明星,中國絕對有希望打造出商業影響力不遜於羽生結弦的個人IP。
而個人IP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運動員的名字。
▲日韓球員的球衣背後英文名更加清晰獨特
回到足球,韓國神鋒孫興慜的國家隊戰袍並不會印簡寫的Son H.M。,而是標準的全名英文Son Heung-Min;日本球員香川真司和長友佑都,雖然是球衣上的英文名並非全名,但Kagawa(香川)和Nagatomo(長友)這樣特製自己的姓或者名也已經成為了公認的標籤。為什麼我們的前鋒武磊就只能留下一個Wu L。這樣略顯古怪的名稱?這樣外國人根本無法拼讀的名稱是否真的有利於我們的本土體育明星在國際上打響知名度?
不如學學國乒,馬龍的球衣上就是完完整整的Ma Long,許昕的後背就是獨一無二的Xu Xin。好認、好讀、好辨識,這樣一件Ma Long加持的比賽服,肯定不愁銷路!
▲國乒比賽服背後的姓名全拼其實效果不錯
這麼說也許不完全準確——賣比賽服不是體育文化的全部,但,培養中國的體育文化,賣同款比賽服也許就是一個不錯的路徑。
嶽哥語錄
原本八強抽籤一出來,大家都琢磨:這簡直就是歐足聯保送皇薩仁城四大家族進四強啊!結果,人家羅馬和利物浦說了保送?姥姥!真當我們是Hello Kitty啊!
體育是一門生意,生意是要賺錢的。而賺錢最簡單的一點,得激發起體育迷的購買慾啊。
球衣早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運動裝備,更成為了一種體育文化的象徵,一種具有價值的收藏品。
是不是可以更完整、更符合國際慣例印上運動員的完整英文名?往小了說,這是對每一位運動員個體的尊重;往大了說,這不也是對中國體育文化的一種培育和愛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