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對於春節是極為重視的,餵完臘八粥,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三,便進入到了過年的節奏裡去。
胡同裡老街坊,見面一句「過年好!」送去了吉祥也拉進了距離,大家心裡都美滋滋。
胡同裡,小販挑著芝麻杆沿街吆喝,這對於老北京來說是過年的必需品。
聽到吆喝聲,總是要開門買上一捆,這是為除夕晚上準備的。除夕時從房門口一直到大門口都會鋪上芝麻杆,這便是「踩歲」。
胡同裡還有挨家敲門送財神的。這是一張用木板印刷製作的簡單神紙,上面印著增福財神。為了圖吉利,大多數人對敲開家門送財神的都會花錢購買,當然價錢肯定是成本的多倍。過去很多窮人家的孩子都靠這個去賺點錢貼補家用,送財神的人多了,再敲開房門的時候往往也就沒人再接了。
老北京春節時還要掛千,也稱為掛錢兒,就是將吉祥話剪到紅紙上,與桃符相互輝映,要的就是抬頭見喜,圖個吉利。
掛錢兒只貼一小部分在門框上,下面大部分都懸空,隨著風吹飄動起來倒也添了幾分過年的活力。據說掛錢兒可以拒絕貧窮,不過現在這樣的習俗在北京已經很少見到了。
過年了,門楣上掛上紅燈籠當然也是每年春節到來時的必備工作。
將去年貼的春聯清理乾淨後,貼上新的,寄語家裡新的一年新的期望。
貼春聯,貼福字,隨著福到了,春節也就近了,春聯的貼法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現在很多人在貼春聯時並不清楚。
春節時,還要在自己家裡的正房擺上供桌,放上祖宗牌位,香爐一隻,花觚和燭臺各一對,再擺上早已經準備好的供品。
每年過年,給祖宗磕頭是必不可少的年俗。在吃年夜飯時還得給祖宗們擺上碗筷,請祖先一起團圓吃飯。
過年的時候,還要準備百事大吉盒,裡面一般放有柿餅、荔枝、龍眼、慄子、熟棗等。當這些都準備妥當後,年便已經盡在眼前了。現在老北京的春節習俗,你家裡還保持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