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的真實用意

2021-01-19 善醫行

天幹與地支有什麼作用呢?人們最普遍的認為,它們是用來記載時間的工具,它可以記時,記日,記月,記年。相信稍有點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很早以前就運用它來記載時間了,年有幹支,月有幹支,日有幹支,時有幹支,從考古的發現中,我們的祖先至少在商朝,就有以幹支來記時間的記載,從挖掘出來的大量商朝甲骨文卜辭中顯示,以天幹地支來記載時間在當時已經非常普遍,而這種記時的方法直到今天,在中華民族中還在普遍地使用著,以天幹地支記錄時間的做法,現在的農曆中仍然存在,並沒有因為科學的進步而被拋棄,雖然也有人認為它們是「封建迷信」的糟粕,是一種非常落後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中沒有了存在的必要,但它始終沒有消失。

幹支真的只是用來記載時間的嗎?如果從表面現象上看,幹支的確是在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時間歷史,在公元歷還未進入中國的時代,古代人一直用幹支在記載著年代,記載著每個月,每一天,每一個時辰,幹支記年有著漫長的歷史記載為根據,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

如果從本質內涵上看,用幹支記載時間的說法卻又顯得有很大懷疑,如果單純是為了記載時間的話,不論從哪個角度上看,用數字記載時間比用幹支記載時間都方便簡單,而且容易追溯,數位化必然是最優越的記載工具,以公元記年為例,數字記載的最大好處是逐漸進位,採取十進位的計算方法,每一年都會在一個相同的數列順序上,佔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準確時間位置,不會與其他年份錯亂,比如1997年,是香港在脫離英國殖民主義者統治百年之後,正式回歸中國母親懷抱之年,在整個紀元歷史中,不論時間跨越了多少世代,這個1997年只有一個,或者有人會問,再過一萬年後,不是也會又有一個1997年嗎?從數字上看,是有這麼個回事,但一萬年以後的那個1997年,在前面已經增加了一個數字,它將出現在數列中未來的位置上,與現在的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完全是兩個不可混淆的時代。

但幹支記時就麻煩多了,每個年份只有固定的幹支年號,卻沒有自己固有的數字時間定位,這幹支六十年後一循環,單說甲子年,到底是哪個甲子年?以公元記年以來的兩千年當中,就有幾十個,重複實在太過多,而且歷史越長,重複越多,顯然,幹支記年怎麼也比不上數字記年簡單清楚。
懷疑天幹地支為記載時間的工具,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在實踐中,天幹地支不僅僅被用作記時間這麼簡單,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還被中華民族廣泛地應用於預測之中,據《黃帝內經》的記載,在遠古時代,中醫就運用天幹來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比如說肝病甚於庚辛,愈於丙丁;肺病甚於丙丁,愈於壬癸;脾病甚於甲乙,愈於庚辛;心病甚於壬癸,愈於戊已;腎病甚於戊已,愈於甲乙等。在唐朝的時候,又發展為以年、月、日、時的天幹地支為預測事物
趨勢與結果的專用工具,創造出了風格獨特的「四柱」預測術,後來經過宋朝、明朝、清朝的不斷發展,「四柱」預測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而且影響力非常大的預測術,它被廣泛地用來預測人的命運趨勢。即使時到今日,以天幹地支為工具平臺的預測方法,仍然是最具優勢的預測手段之一。
天幹地支具有的預測功能,經過中國人長期的運用,證明有非常高的準確度,這讓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天幹地支是超越現代科學的先進知識,它有可能隱藏著宇宙的秘密信息,隱藏著氣候變化的秘密程序,隱藏著人類生命的神秘密碼,隱藏著事物發展過程的神奇節奏,如果它沒有隱藏著這些人們未知的秘密,天幹地支又怎可能用於準確的預測呢?

如果懷疑幹支不是用來記載時間的話,又怎樣解釋在現實中,幹支在實際上起著記載時間作用的現象呢?從年、月、日、時的幹支來看,幹支確實有記載時間的作用,但可以這麼說,這只是幹支一種無意的功能,也是一種簡單的功能作用,它根本不是人們創造天幹地支的本意。人們將幹支用於預測方面,則是對幹支所起作用的無限高度發揮,這也不是創造天幹地支的原意。嚴格地說,古代人們創造天幹地支,其原意既不是用來記載時間,也不是用來記載什麼神奇的秘密,它的真正作用,是用來記載天上與地上風、寒、溼、燥、火這五行之氣的運動變化情況,準確地忠實地記載天上和地上五行之氣運行的盛衰狀態和規律特點,這才是天幹地支隱藏的最大秘密。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的五行性質特色中,顯示出甲乙攜帶著風氣,丙丁攜帶著火氣,戊己攜帶著溼氣,庚辛攜帶著燥氣,壬癸攜帶著寒氣,它表明天上的五行之氣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運行變化。
在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的五行性質特色中,顯示出寅卯攜帶著風氣,已午攜帶火氣,申酉攜帶燥氣,亥子攜帶寒氣,辰戊醜未攜帶溼氣,以一種獨特的程序運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氣有著另外的一種既遵循五行相生規律,但又不完全遵循五行相生規律運行的模式。

六十「甲子」的原本意義也不是用來記載時間,而是用來記載在特定時間內天上五行之氣的狀態與地上五行之氣狀態的,比如六十年的天幹地支,它記載的是每一年當中,主宰天上的五行之氣的性質是什麼,地上五行之氣的性質是什麼,如甲子年,它要表明的是,在當年之中,天上以為逐漸增強的風氣為統管的主宰,地上也以逐漸增強的寒氣為統管的主宰,如亥癸年,它要表明的是,在當年之中,天上以逐漸衰弱的寒氣為統管的主宰,地上也以逐漸衰弱的寒氣為統管的主宰。同樣,每月,每天,每時的幹支,也是記載著當時的天氣性質和地氣性質。
為什麼古代人要不厭其煩地記載下天地五行之氣的運行規律呢?原因是天地的五行之氣不但對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有重大的影響力,而且對地球上一切生命體的生存和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力,因此,只要把握天地五行之氣的運行狀態,一方面可以用來分析未來環境氣候的變化趨勢,另一方面可以用來預測環境對生命體的影響趨勢,能夠預測未來的環境趨勢,這對人類的生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即使在現代社會,對未來環境狀態變化趨勢的預測,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不過是現在的預測手段比過去更加先進更加科學而已。
如果天幹地支只是對天上和地上五行之氣的記載,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和認識天上和地上五行之氣的變化規律呢?很明顯,天幹與地支所反映的是兩個不同位置上發生的問題,那麼這製造出天幹規律的主要生化因素是什麼?製造出地支規律的主要生化因素是什麼?也是在問:到底是誰製造出了天上五行之氣的運行程序規律?是誰製造出了地上五行之氣的運行程序規律?解開這兩個問題,才是全面認識天幹地支的根本所在。
天幹地支記載的只是天上與地上五行之氣,這說明是對現實世界認識的記錄,是一種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提高,是一種從普遍原理到基本規律的的發現,現代的人們試圖破解這個秘密時,也必須遵從一條從感性認識開始的道路,從親身的體現中發現問題,在發現的問題中找出原理。

天幹表明是說天上的五氣規律,地支表明是說地上的五氣規律,對於天上的五氣,人們怎樣去感受?這存在有一個方法上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對於地上的五氣,既然它在地上,就必然能夠被人們感覺到,它的產生原因也容易被發現,根據先易後難的做事原則,認識地支五行之氣的規律,追溯地支的產生原因,必須是首選題目。 

相關焦點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由於天幹地支配合產生的周期以天幹「甲」與地支「子」為開始,因此人們又將這個以六十為一個過程的周期稱為「甲子」。天幹周期和地支周期在明確地告訴人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內,在天上存在著一個以十進位為一個循環周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序,在地上存在著一個以十二進位為一個循環周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序,它們都是出自於大自然的創作,是不可人為更改的自然規律。
  • 天幹與地支的相關概述
    從文獻記載來看,太古時代就已有天幹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天幹地支,是應用易學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通過它來認知的,具體內容如下:十天幹天幹說的是天上的五氣運行規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
  • 天幹地支五行之謎解讀
    天幹的運行周期為十,以十個時辰、十天、十個月、以及十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地支的運行周期為十二,以十二個時辰、十二天、十二個月、以及十二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天幹地支的配合,製造出一個以六十個時辰、六十天、六十個月、以及六十年為一周的運行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
  • 【國學講堂】「甲乙丙丁、子醜寅卯」……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道教星宿崇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
  • 天幹地支基礎知識
    >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陪,以此類推,天幹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幹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幹支涵義: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文化知識|「甲乙丙丁、子醜寅卯」……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十天幹: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
  • 八字天幹與地支的屬性及應用
    在現實面前不得不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或者做一些表裡不一的事情,之所以會有這些現象,從八字來看,這就是天幹與地支屬性不一樣的原因,其實很多人八字都有這樣的現象,比如天幹是官印的性格,地支卻是食傷生財的特質,在個性上這人表面給人的印象是,斯文穩重還彬彬有禮,但一經深入接觸之後,你會發現這人鬼精得很,在網絡流行這麼一句話,「這糟老頭子壞得很」!大意的就是表裡不一。
  • 甲子日話甲子|詳解「天幹地支」的含義
    日晷的天幹地支刻度中國古代不用阿拉伯數字計時,而用六十甲子。
  • 天幹地支誰更重要?為何地支藏著天幹?
    關於時晨八字算命起名中的八字,命運天幹與地支誰對日主的影響更大呢?有人認為因為地支藏天幹,所以應從地支結合日幹來看命運如何。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十二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是中國古代紀年曆法,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五行為木,對應的天幹是甲乙;地支是寅卯辰。五行為火,對應的天幹是丙丁;地支是巳午未。五行為土,對應的天幹是戊己;地支是辰戌醜未。五行為金,對應的天幹是庚辛;地支是申酉戌。五行為水,對應的天幹是壬癸;地支是亥子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
  • 什麼叫天幹地支?天幹地支又有多少個?
    天幹地支起源於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又被稱為幹支,正如天幹地支這四個字所表述的,幹支是由天幹與地支所組成。其中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十個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中,甲乙攜帶風氣,丙丁攜帶火氣,戊己攜帶溼氣,庚辛攜帶燥氣,壬癸則攜帶了寒氣。由此表明五行之氣遵照了五行相生的規律演化,也表明了十天幹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運行。
  • 天幹地支詳解
    那麼天幹地支具體是哪幾個,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呢? 來歷 天幹地支是古時候人們為了確定時間和空間劃分的陰陽載體,其中主要的是天幹主陰,地支主陽。當然萬物皆有陰陽,天幹地支自己分別也有自己的陰陽劃分。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在殷商時期,天幹地支逐漸就變成了一個時間單位。分別是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一說,而我們經常所在電視中看到的一甲子,一般都是六十年,其主要來歷也就是天幹地支一輪迴。
  • 天幹地支簡述
    >天幹地支組合規律規律為: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如下表:幹支組合表幹支表組合規律:10個天幹依次和12個地支組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十二地支的由來及天幹地支的關係
    地支與天幹的關係天幹與地支中,十天幹是在天上所成的象,十二地支則是這十個天象在地上所成的形。幹是主幹,支是分支,地支就是支持、配合天幹的意思,是支持天幹運動的力量。天幹為象,地支為形;天幹為陽,地支為陰;天幹為體,地支為用。
  • 天幹地支,紀年
    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農曆天幹地支算法+天幹地支年月日時算法
    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
  • 淺談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起源於商周時期,簡單的理解,就是用22個符號記錄每一個年份,也叫幹支紀年,目前使用的紀年起始於甲辰,也就是說,從甲辰這個符號開始,以立春為分界點,一年輪換一次,如今年就是庚子。年份的計算有固定的方法,可是怎麼去理解這兩個字,個人理解,一組幹支代表了一個三維關係,地支為時間軸,分過去,現在,未來,而天幹為空間軸。
  • 天幹地支、十二生肖和二十八星宿的關係
    其實自己的屬相是與中國古代的天幹地支紀年是一致的。天幹地支天幹地支(Heavenly Stems and Earth Branches)是中國古代一種紀年的方法,有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交叉搭配,組成六十個基本紀年單位,人們常常說的「六十一甲子」也就是從這裡來的。天幹地支紀年使用的痕跡在歷史知識中體現得更多一些,比如我們常說的「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命名。
  • 天幹和地支
    這一期我們接著來看數術學中另外兩個重要的基礎知識「天幹」和「地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什麼是天幹,什麼是地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是經常會接觸到。甲乙丙丁、子醜寅卯、balabala~~等等,這些就來自「天幹」和「地支」,放在一起簡稱為「幹支」。「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天幹地支是什麼?
    我們講了好多天的天幹地支,有朋友私信我,天幹地支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