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過街隧道施工中第一次使用
慶春路-東清巷過街地道,預計明年9月投入使用
要說杭州繁忙的路口,東清巷慶春路口絕對算得上一個。
每天,這個路口擠滿了從東清巷出來,穿過慶春路,前往浙一醫院、直大方伯的市民,尤其早晚高峰期,行人、電動車、自行車、機動車,經常會在斑馬線上「打結」。
不過,這樣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因為在慶春路地下,一條人行隧道已經悄悄貫通。
43.8米的地下通道 35天全線貫通
對於建設地下人行通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挖開地面,圍起路面,影響交通。
不過,位於東清巷慶春路口的慶春路人行過街地道,打破了這一規律,施工就像「過街老鼠打地洞」,不聲不響,地下通道就建好了。
這個悄悄幹活的「大老鼠」,其實是個新型施工設備,由中鐵隧道集團三處有限公司製造的矩形頂管機。
它就像地鐵施工用的盾構機的「表兄弟」,外表是矩形,進入地下後,把土層慢慢往前頂,身後的兩根管子同步把泥土排出。工人們立刻在「頂」出來的空間內安裝上預製好的水泥板。43.8米長的地下通道,只用了35天就全線貫通。平均每天頂進約1.39米。
這是杭州在過街隧道施工中第一次採用矩形頂管機施工。
為什麼要選擇在慶春路過街地道工程中,採用全新的技術?
施工方中鐵隧道集團三處有限公司工程負責人說,慶春路是杭州交通最為繁忙的主幹道路,道路車流量和人流量都非常大,而且路面下各類管道、光纜分布複雜,沿線房屋、障礙物眾多。
如果採用傳統的直接開挖方式施工,勢必會讓已經很擁堵的慶春路「雪上加霜」,還會影響周邊醫院、居民工作生活等。
「為了保證周邊建築物的絕對安全,考慮了很久才打算用上『大老鼠』。這樣一來,地面交通和行人往來絲毫不受影響。施工佔地面積也更小,只要400-500多平方米就可以。不影響周邊建築。」施工方表示。
慶春路過街地道
預計明年9月投入使用
過街地道位於慶春路與東清巷-直大方伯交叉口,北側為金秋大廈,南側為華夏銀行,東側是東河,西邊則接東清巷及直達方伯,周邊有浙一醫院等單位。
主通道南北向橫穿慶春路,呈「一」字形布置,主通道長度43.8米、高3.8米、寬6.2米,出入口設置雙向自動扶梯和斜坡,非機動車也能通行。考慮到靠近醫院病人會較多,南北側各設置垂直升降梯1臺。
預計在今年底完成工程主體結構,明年9月投入使用。
慶春路大學路口
還要再建一條過街通道
今年,杭州已有文一路-益樂路人行天橋、文一路-杭電大人行天橋、石祥路-東新東路人行天橋3座人行設施投入使用。
除了慶春路-東清巷過街地道外,石橋路-杭玻街南口人行天橋主體結構已完成,預計今年底能夠具備使用條件。
中河路-仙林橋直街人行過街設施,已經完成3個出入口和一、二期交改範圍內的圍護結構與蓋板施工,正在進行三期交改圍護結構和二期交改範圍內的土方施工。預計2019年年底能投入使用。
而在慶春路大學路口,另一個人行過街地道也開始做前期準備工作,該地道也擬用全新的矩形頂管機來進行建設,儘量減少對周邊交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