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地震一定會發生海嘯嗎,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2021-01-08 騰訊網

發生地震不一定會發生海嘯,但發生海嘯更多地與地震相關。一般情況下,地震級別在6級以上才容易發生海嘯,低於6級的地震能量小,產生海嘯的能量不足,即使有一些海浪,也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破壞。

那麼6級以上地震,每一次都會發生海嘯嗎?也不是,遠的不說,2020年10月20號美國阿拉斯加海域發生了7.5級地震,也沒有海嘯預報,最終也沒有出現海嘯。而上月愛琴海6.9級地震卻發生了小規模的海嘯,土耳其有一座城市的一處大樓倒塌了,死亡了幾人,街道上還湧進了海水。兩次地震都發生在海底,地震級別沒有多大差別,然而地震引發的二次傷害卻不同,一個發生了海嘯,另一個卻沒有發生。這是為什麼呢?

什麼是海嘯?它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產生的破壞性海浪。其實質是地殼活動把能量傳遞給海洋,被海水吸收,以大波浪形式對沿海岸的人類居住地及設施產生強大的破壞作用,我們就稱之為海嘯,地震引發的地殼錯位或塌陷非常複雜,對地殼的破壞方式差別也很大,因此地震的發生只能是海嘯發生的必要條件,還不能算是充要條件。有的地震卻沒有發生海嘯,那麼什麼情況下,地震才會發生海嘯呢?我們看看下圖幾種情況,哪些地殼活動容易形成海嘯呢?

上圖是海底發生地震,造成了岸邊的基巖海岸發生崩塌,崩落的巖石激起了海浪,並向遠處傳播,遇到岸邊這些能量就會破碎,最後導致一次海嘯的發生。這樣的海嘯因發生在岸邊,距離人類活動地較近,往往是地震的發生時間不長,海嘯就會到來,所以當海岸發生地震時,一定要注意預防海嘯。

海嘯到來的時間有長有短,這取決於震中距離的遠近,距離震中越近,海嘯與地震容易同步發生,地震發生了,海嘯就來了;還有一種情況是距離震中較遠,傳播時間長,海浪前行時一直沒有遇到淺灘、島嶼,海水較深,海浪損失的能量比較少,當遇到另一處海岸時,能量集中釋放,這樣的海嘯會對沿海設施造成巨大破壞和人員傷亡。

上圖是海底發生地震或火山噴發時的地殼活動,對海水施加一個垂直向上的力,只要是地震級別高,一般在6級以上時,能量集中爆發時間越短,引發海水的振蕩越厲害,形成海嘯的概率越高,這樣的地震最容易形成海嘯。

還有一種情況,上圖,地震時產生地殼下陷,海水快速填充下陷形成的空間,引發海水強烈碰撞,激起很大的波浪,這樣的地震地殼錯位大,下陷的空間大,海嘯才容易形成。一般地震持續時間很短,有十幾秒的,也有二十幾秒的,持續時間越長,海水獲得能量的時間越充足,海水激起的波浪越大,海嘯發生的概率就高。

還有一種地震,是由於地殼斷裂引發地殼平移、錯位,對海水的空間影響較小(上圖是一種走滑斷層),而且能量釋放也有一個過程,最初地殼開始扭曲變形,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突然錯動,這種地震所導致的地殼空間並沒有多大變化,海水振動性不強,產生的波浪也不大,可以把地震釋放的能量吸儲,這種因走滑斷層引發的地震,就不容易產生海嘯了,如近期美國阿拉斯加海域發生了7.5級地震也沒有發生海嘯,就是這個原因。

因地震或火山活動激起的海水振蕩,海浪有多高,波長有多長,向哪一個方向傳播,傳播速度大小,非常複雜,所以給海嘯的預報增加了難度。

一年全球會發生500多萬次地震,每天都有上萬次地震發生,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海嘯才會發生,具體來說,地震級別越高,海嘯發生的機率越大,地震高一級,能量超過32倍,8級地震遠遠高於6級釋放的能量,所以海嘯就容易形成了。

其次,海嘯的發生與地震發生的地點也有很大關係,有的發生在洋盆中,還有的發生在大陸架或大洋中脊上。同一級別地震發生在大陸架上或岸邊,遠遠比洋盆中海嘯形成的風險偏大,如同是6級地震,洋盆中海水深度一般在3000~4000米以上,級別小的地震根本激不起海水太大振蕩,海嘯難以發生,但發生在大陸架上,海水較淺,有的就會引發海水波動形成海嘯。

1960年智利大海嘯,僅8級地震就發生了3次,7級地震發生了10次之多,這麼多地震釋放的能量全部蓄積到海水中,蓄積能量之高,超出人類的想像。最初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了人們從未見到過的海底,表明地震引發地殼塌陷空間非常大,海水之間發生激烈碰撞激起了高達28米的海浪,摧毀了沿岸所有人工設施及停泊的船隻,造成上萬人死亡或失蹤,不僅如此,海嘯波又以每小時700公裡的速度,橫掃了西太平洋島嶼。到達美國的夏威夷群島時,波高達9——10米,巨浪摧毀了夏威夷島西岸的防波堤。

此外這次海嘯又波及到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島,行程上萬公裡 ,海浪波仍然高達6~8米,造成了日本數百人死亡,衝毀房屋近4000所,財產損失非常驚人。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海嘯嗎?東海和南海等有10次地震海嘯
    導讀:據夏威夷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提示,此次智利8.2級地震將引發巨大的海嘯,尤其是太平洋地區國家,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我國沿海地區處於太平洋海域,據悉也將受到影響。那麼,此次地震將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影響?中國歷史上發生過海嘯嗎?海嘯產生的概率有多大?以下我們來了解相關報導。
  •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夢見地震海嘯 做夢夢到地震海嘯是什麼意思 夢見地震海嘯有什麼徵兆
  • 墨西哥地震發生時房屋明顯晃動 NOAA發出海嘯預警
    墨西哥地震發生時房屋明顯晃動 NOAA發出海嘯預警 2020-06-24 10:22:34  來源:央視新聞
  • ...紐幾內亞東部地區「巴布」海域發生7.3級地震 可能會引發局地海嘯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海嘯信息2020年7月17日10時50分(北京時間),紐幾內亞東部地區[巴布]海域(7.89°S,147.81°E)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60.0千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將繼續跟蹤分析地震和海嘯監測數據,並及時發布信息。註:根據地震參數測定結果和海嘯波幅預報結論,海嘯預警產品分為海嘯信息和海嘯警報兩類。
  • 專家:中國發生海嘯可能性不大 但也勿掉以輕心
    中國地質博物館今天舉行「印度洋地質海嘯展」,據該館一位負責人介紹,這個展覽將科學闡釋地震海嘯的發生機理及警示,向公眾普及地震海嘯知識及防範措施。  曾經擔任中國地震局副局長、長期從事地震研究的陳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發生海嘯必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其一,一定是深海。海水深度要在一千到兩千米,淺海不可能發生海嘯;其二,一定是大地震。
  • 海嘯隨時有可能發生在中國周邊海域的任何地點
    美國夏威夷島希洛市建有一座海嘯紀念館,至今讓遊客流連,懷念近百年來這裡發生十次海嘯的慘重人員和財產損失。圖為一九六零年發生海嘯後的老照片。作者:賈國榮(翻拍)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加拿大地震!6.7級大地震發生幾分鐘後,7級地震襲擊了加拿大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稱,周一早上,加拿大連續發生三次毀滅性地震。第一次地震發生在英國夏令時早上6.39分,而第二次地震在半小時後的英國夏令時上午7.16分在同一地點發生。第三次強烈地震發生在第一次地震發生不到一小時後。
  •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生9級大地震並引發海嘯
    歷史上的今天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生9級大地震並引發海嘯 2013-08-15 12:0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地震、海嘯、火災襲擊了這個城市
    發生在海中的巨大地震引起了海嘯,在地震發生40分鐘後,巨大的海浪洶湧而至,瞬間吞沒了港口和鬧市區,並順特茹河逆勢而上,橫掃兩岸。發生海嘯時有人飛身上馬,奔向高處,以免被巨浪捲走,但等待他們的卻是無情的火海。地震後,裡斯本全城多處發生火災,最終釀成遍布全城的大火,整整持續了5天。
  • 地震究竟有多可怕,如果發生15級地震,地球將會有哪些變化?
    此次地震強度極高,災害範圍波及到南北8000米,僅僅3分鐘就造成了智力2000千多人死亡,3000千多人受傷,估計有200百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5億美元。接下來一個月,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與此同時,這次地震還引起了巨大的海嘯,致力沿海建築物大部分被海浪捲走,破壞房屋16萬多。
  •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紐幾內亞東部地區[巴布]海域發生7.3級...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海嘯信息2020年7月17日10時50分(北京時間),紐幾內亞東部地區[巴布]海域(7.89°S,147.81°E)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60.0千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
  • ...和地球物理局:如果蘇拉威西島再次發生強烈地震,可能會引發海嘯。
    文 / Becky2021-01-15 11:36:40來源:FX168 印度尼西亞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如果蘇拉威西島再次發生強烈地震,可能會引發海嘯。
  •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海水因為慣性發生海嘯,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回到《流浪地球》這部影片,在劇中確實已經有交代,在地球自轉減速的過程中發生了海嘯,在拋棄月球時候再次發生了海嘯。相信影院裡的觀眾們都被嚇得倒吸了一口涼皮!導演在劇情自洽上確實很用心了。但這裡有個bug「小海苔」不得不說!
  • 世界海嘯意識日:你知道海嘯有多可怕嗎?
    你知道海嘯有多可怕嗎?雖然這是一種罕發事件聽起來離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很遙遠但卻也和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息息相關一旦發生就可能極端致命看完這些你一定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嘯巨大的破壞力2001年6月,秘魯南部發生8.4級地震並觸發海嘯,造成約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2004年12月發生的印度洋海嘯,波及14
  • 專家:中國近海大部分海域地震產生海嘯可能性較小
    15年前的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9級地震引發浪高逾30米海嘯致20多萬人喪生,這一地震海嘯史上的慘痛教訓一直被人類銘記和反思。中國地震局26日下午組織「地震海嘯知識科普、推進災害風險防治」活動,陳顒院士等地震專家應邀對地震引發海嘯災害的現象進行分析解讀。
  • 古中國就曾發生過海嘯,還導致了南澳宋城的毀滅,為何能確定?
    東部海岸海嘯風險小 南海情況則有所不同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海底、海島滑坡產生的破壞性海浪,產生海嘯的地區與地震帶一致,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的海溝島弧地帶,日本是海嘯發生最多、受災最深的國家。一般認為,中國大陸沿海周邊沒有非常活躍的地震帶,寬廣的大陸架起到了緩衝的作用,因此中國大陸面臨的海嘯風險很小。
  • 一旦太平洋破了一個很大的洞,海水能穿透地球海水倒灌引發海嘯?
    說到這裡可能會疑惑前蘇聯想挖穿地球,這與太平洋破了一個大洞海水會不會倒灌另一面引發海嘯有什麼關係?其實,兩件事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回事,不管是挖穿地球,還是海水穿透地球,都需要人類工具、或海水穿透地球的內部結構,而這兩件事的起點都是地殼之上的區域,只不過一個是陸地,一個是海底,兩者之間的唯一區別就是地殼的厚度不同,想要抵達的位置深度不同罷了。
  •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地震一直是影響人類安全的一大自然災害,之所以我們對地震會如此的恐慌,是因為地震發生的頻率相對於其他的自然災害會更高一些,其次就是它不容易被預測到,就像是颱風,洪水,海嘯等等的發生,都可以被人類的設備所觀測到,地震則不同,通常在它到來前幾秒的時間,我們才發現原來是地震來了,在地震發生的過程中,山搖地動,心裡不免會有慌張的情緒,想要逃跑也會慌亂不已。
  • 印尼北馬魯古省附近海域6日凌發生6.1級地震
    印度尼西亞北馬魯古省附近海域6日凌晨發生6.1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6日1時37分(北京時間2時37分),震中位於北馬魯古省賈伊洛洛鎮西北122公裡處海域,震源深度約為10公裡。
  • 日本突發強烈地震威力接近「封頂」,海嘯警報發出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北京時間6月18日晚21時22分,也就是當地時間22時22分前後,日本本州西岸近海,也就是北緯38.65度,東經139.55度的地方發生6.6級左右地震,從地震震中來看,雖然震中在海上,但是其非常靠近本州島,因此可能已經在當地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