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人類首次發現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

2021-01-10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人們首次發現了一顆比金星距太陽更近的小行星——人們一般認為在其所在區域較難找到小行星。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月20日報導,這顆被命名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每151天繞太陽運行一圈,它的飛行軌道位於水星與金星的軌道之間。人們最早在2012年就預測存在這類被稱為瓦提拉級的小行星,但此前從未發現任何一顆。

小行星2020 AV2是美國南加州帕洛馬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於1月4日發現的。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觀測中心發出提醒消息後,全世界的觀察者確認並完善了這顆小行星軌道的數據。

報導稱,在地球軌道內的小行星是出了名的難發現,因為它們大部分時間離太陽非常近。因此,天文學家只能在短暫的黃昏時分才能去尋找此類天體。

根據計算機模擬,瓦提拉級小行星非常罕見,僅佔所謂的近地天體的0.22%。它們很可能誕生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與巖石行星發生一系列近距離接觸後,最終來到水星和金星之間。模擬表明,瓦提拉級小行星通常不會在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停留很長時間——附近天體持續的引力和不均勻的太陽加熱最終會使其中大多數撞向行星或掠過太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水星和金星軌道發現塵埃環,或將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
    科學家希望帕克太陽探測器能夠尋找太陽附近的一塊無塵區域,認為在靠近太陽的地方,應該會有一片區域,在那裡太陽散發的熱量會令所有的塵埃蒸發,而他們試圖尋找的正是這一塊區域的邊際。可是科學家在無意間發現,水星軌道上散布著一團「宇宙塵埃的薄霧」,且形成了一個930萬英裡寬的環。但水星本身只有3030英裡寬,因此當它繞著太陽運動時,其實是正漂浮在一片塵埃的海洋中。
  • 想在太陽系其他行星發現生命,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金星生命」
    失望至極的人們嘆道:「哎,想在太陽系其他行星上發現生命,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沒想到,一語成讖,金星上的太陽就是從西邊升起的。金星這顆奇特的行星,它的自轉非常緩慢,自轉周期為243天,公轉周期則是224天,用「度日如年」來形容它再貼切不過了。金星還有一個神奇之處,這在八大行星中是獨一無二的,金星的太陽是從西邊升起的。金星的自轉方向與地球乃至大多數行星相反,它是自東向西。
  • 巴西天文學家發現小行星光環
    新華網裡約熱內盧3月26日電(記者趙焱 陳威華)巴西天文學家在26日報告說,他們在南美洲多個站點觀測發現,半人馬小行星群中的女凱龍星(小行星10199)被兩道光環圍繞,這是太陽系中迄今發現最小的一個帶光環的天體。在土星和天王星之間,有一群小天體顯現出小行星和彗星的雙重特徵,它們被命名為半人馬小行星群。
  • 天文學家發現奇特小行星 黯淡「低調」常「逆行」(圖)
    發現它的時候,這顆小行星離地球只有1.72億公裡,恰好在獅子座附近運行。通過軌道測算,專家發現這個奇特天體的運行軌道是個巨大的、非常扁的橢圓形,類似橄欖核的形狀,偏心率只有0.90,距離太陽最近和最遠的兩端相距甚遠,橫跨了60多億公裡,運行軌道跨越了兩個小行星帶。科學家還發現,它運動一周的時間居然要100年,而一顆普通的小行星,繞太陽運轉一圈,通常只要3-5年!
  • 金星早已被太陽烤乾,水星距離太陽更近,為什麼還有千億噸冰?
    金星和水星都是都是內行星,但它們的境遇卻完全不一樣,金星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相差無幾的行星,但條件卻是地獄和天堂的差別,金星高溫465℃,金屬鋅都能融化的溫度,水星距離更近,表面溫度卻只有430℃,但非常詭異的是,如此高溫的水星上還存在千億噸冰!
  • 1號小行星衝日,它是怎麼被發現的?
    此外,8月28日還有一象是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儘管這顆小行星我們用肉眼完全看不到,但它可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在今天的內容裡,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老師,也將會和您詳細地聊聊這顆小行星的發現故事。七夕天象月相、牛郎星、織女星、銀河
  • ESA-NASA太陽軌道飛行器首次飛躍金星!逐日而去
    【CNMO新聞】據外媒消息,ESA和NASA的聯合探測器——「太陽軌道飛行器」首次完成了金星飛越,目前正在向太陽前進。 太陽軌道飛行器 太陽軌道飛行器於12月27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39左右完成了首次飛越金星的飛行,但是該探測器上的望遠鏡主要集中在研究太陽的主要任務上
  • 歐美合作太空飛行器跳出黃道面 首次直接觀測太陽極地區域
    但對於太陽軌道器,這只是「萬裡長徵邁出了第一步」。圖2:太陽軌道器靠近太陽之旅還需要在太空中飛行逾5年時間,太陽軌道器才能首次「看到」太陽極地區域。12月26日,太陽軌道器將飛越金星,利用引力彈弓效應,藉助金星加速,進入更靠近太陽的軌道;明年,它將再次借力金星和地球,使自己更靠近太陽——與太陽的距離比水星更近。2025年2月18日,再次飛越金星將使太陽軌道器與黃道面傾角達到約17度,首次「看到」太陽極地區域。2029年6月飛越金星時,它與黃道面傾角將增加到33度。在10年任務期內,太陽軌道器將圍繞太陽飛行22圈。
  • 一輛汽車大小的小行星靠近地球飛行,這是有史以來最接我們的一次
    小行星2020 QG於8月16日飛越地球的圖表。黃色箭頭表示太陽的方向,藍色表示地球的方向,綠色陰影線表示每30分鐘一次的小行星的位置。 小行星中心/國際天文聯合會一個汽車大小的小行星周日在地球約2950公裡內飛行。那是非常接近的刮鬍子-事實上,根據小行星追蹤器和義大利Sormano天文臺彙編的目錄,這是有記錄以來最接近的一次。
  • NASA制定了「天空之城」計劃,未來人類可移民到金星?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金星。說到地球作為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它的形成是經歷了諸多巧合的。其中一個點就是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正好處於一個宜居帶上。大家早知道一件事情,地球並不是一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宜居帶上。而是太陽不斷地變大,經歷了十幾億年,才讓地球處於了現在的一個宜居帶上。地球形成至今有46億年,太陽距今也有50億年。地球的前面有著金星,水星。就是說太陽系的適居帶,是有一個遠離太陽的這麼一個趨勢。
  • 人類發現的最大行星有多大?會不會比太陽還要大?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之中,最常見的天體就是恆星、行星、衛星、彗星、小行星等這幾大類,拿太陽系來說,一共有1顆恆星、8顆行星、數百顆衛星和無數的彗星、小行星等組成,當然,這些天體的大小構成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 日撞擊「龍宮」小行星不算啥,引進這種可怕病毒,後果才不堪設想
    關於外太空和宇宙的探索,人類就從未停止過。很多天文學家深信,人類並不是宇宙中唯一孤獨存在的智能生命,應該還有和人類相似的高級生命存在於其他星球。當然,在人類發現外星人之前,地球及其周邊情況也值得人類關注。
  • 2013年俄羅斯發現一顆小行星,被不明物擊碎,誰在保護人類?
    小行星被摧毀這顆小行星在移動的過程中竟然被不明物體擊毀了,墜毀的碎片墜落到了城市,雖然在城市當中造成了2000人受傷,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任何人員傷亡,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結果,事情過後大家都在猜測究竟是誰拯救了人類呢?
  • 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地表至少有100億冰,金星卻被烤焦是為何?
    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地表至少有100億冰,金星卻被烤焦這是為何?人類首次和金星接觸後,感覺它是一個恐怖存在,它的地表溫度能夠達到500攝氏度,起初大家認為地球和地球一樣是「姊妹行星」,但是金星卻讓大家失望了,在這顆星球上連一滴水都沒有,主要因為它的地表溫度實在是太高了,而它能變成現在這般模樣,背後的兇手和太陽有很大關係。自從太陽出現後一直持續發光發熱,它釋放的能量能足足把金星烤焦,可是為何在太陽附近的水星卻沒能受到影響呢?
  • 關於水星,靠近太陽,也會產生冰?
    水星的名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在的位置——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行星都更靠近太陽。這種距離意味著水星會變熱,真的很熱。水星白天的溫度可以達到炙熱的430攝氏度(800華氏度),但晚上也會驟降至-180攝氏度(-290華氏度)。然後,水星上有一些地方是太陽永遠不會照耀的。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 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
  • 「膽小鬼遊戲」:搗蛋小行星穿越木星軌道繞太陽逆行
    北京時間4月1日消息,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至少在過去的100萬年裡,一直有一顆孤獨的小行星在沿著一條「錯誤」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
  • 直徑3英裡的小行星3200「法厄同」今晚將掠過地球
    費厄同最早於1983年10月被發現,並以希臘神話中太陽神赫利俄斯之子的名字命名,因為它離太陽很近。流星雨發生在地球經過法厄同號留下的大量塵埃碎片的時候。小行星3200法厄同是什麼?2018雙子座:流星雨的來源是巖石彗星3200法厄同。3200法厄同彗星被稱為巖石彗星,因為它與小行星和彗星有共同的特徵。
  • 1月中旬小行星將靠近地球,800萬公裡上空飛過,地外天體能防禦?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空之中,可以說存在大量的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並且它們很多都是圍繞地球旋轉或者飛躍而過,當然我們也可以將它們簡稱為「太空垃圾」,然而近些年來,人類對太空監測的力度不斷加大,所以發現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非常的多,但是偶爾也會出現
  • 特立獨行的19顆小行星,軌道與黃道平面垂直,竟是太陽「偷」來的
    一組天文學家在上個星期向外宣布,他們已經確認了19顆在一個特殊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外來小行星。他們認為,這些小行星可能是45億年前,太陽在誕生的「陣痛」中從附近的恆星那裡偷走的。如今,這些小行星與一類被稱為半人馬小行星(一類在木星軌道和海王星軌道之間繞日運行的冰凍小行星)混合,天文學家們有時候很難將它們分辨出來。但與半人馬小行星不同的是,這些外來的小行星的軌道,偏離太陽的黃道平面(各大行星和系內小行星繞太陽運轉的一個大致的圓盤狀平面)非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