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夜空看點啥?1號小行星衝日,它是怎麼被發現的?

2021-01-08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小夥伴們,又到了每周天象預告的時間啦!下周8月29日會有一次木星土星合月,以前幾個月已經出現過多次。不知道你還記得嗎?8月25日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這個節日裡,有很多可以關注的天象,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此外,8月28日還有一象是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儘管這顆小行星我們用肉眼完全看不到,但它可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在今天的內容裡,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老師,也將會和您詳細地聊聊這顆小行星的發現故事。

七夕天象

月相、牛郎星、織女星、銀河

攝影 北京天文館 寇文

七夕是農曆的七月初七,月相接近上弦月,今年上弦月的具體時間是26日凌晨2點左右。25日天黑後,月亮位於天秤座和天蠍座交界處,接近半圓的月亮處在天空中的西南方,高度不高。對北京地區來說,十點多鐘就會落到地平線上。

明亮的織女星位於頭頂附近,牛郎星在她的東南方,他們之間的銀河在城市中肯定看不到,即使在野外當天也不容易看見。這並不是因為喜鵲搭橋把銀河遮住了,而是由於月光的幹擾。我們常說月明星稀,明亮的月光使得夜空的背景光很亮,讓本來就比較暗淡的銀河就顯現不出來了。

攝影 北京天文館 寇文

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和有關發現它的小故事

8月28日還有一個天象是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穀神星本次衝日時最大亮度只有7.8等,肉眼完全看不到。在這裡只是藉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小行星,以及第一顆小行星發現的歷史故事。

穀神星 圖源:NASA JPL-Caltech

什麼是小行星?

我們知道在肉眼所見的星星中,絕大部分都是和太陽一樣的恆星,只有五顆亮星是和我們地球一樣,終日繞太陽旋轉,自己不會發光的行星,但是在我們太陽系這個大家庭內,還有一種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小天體,它和金星、地球、火星、木星等行星一樣,也是沿著橢圓軌道繞太陽公轉,差不多具有行星的一切特徵,完全可以與行星稱兄道弟,這就是小行星。

1號小行星是如何被發現的?

17世紀初,德國偉大的天文學家克卜勒通過長期研究發現了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奧秘,建立了行星三大定律。在研究過程中,克卜勒注意到火星和木星之間的間距似乎太大了,認為「火星木星之間還應該有一顆行星存在」。

在以後的一百多年中,陸續有多位天文學家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德國教師提丟斯和柏林天文臺臺長波得,他們提出了著名的提丟斯-波得定則,用一個數列來描述各個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假定土星到太陽的距離為100的話,水星到太陽的距離是4,金星到太陽的距離是4+3=7,地球為4+6=10,火星是4+12=16,接下來應該是4+24=28,但這個位置上沒有對應的行星,是空缺的。木星是4+48=52,土星是4+96=100。

對於這個定則,反對的人不少,認為這是毫無根據的臆想,行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哪會有什麼規律?支持的也大有人在,認為自然界就應該是完美和諧地遵從著數學公式的。

正當大家爭執不下的時候,1781年天王星的發現似乎為爭論畫上一個句號,天王星到太陽的距離完全符合提丟斯-波得定則。相信定則的人們馬上想到,火星和木星之間那個空缺的位置上一定存在一顆還沒有被發現的行星。

穀神星 圖源:NASA

在波得的倡議下,組織了許多天文學家成立了「天空巡警隊」,用望遠鏡來一起搜索這個失蹤的太陽系行星「兄弟」。幾年過去,一無所獲,正當大家垂頭喪氣之際,從義大利西西里島傳來了好消息。十九世紀的第一天,西西里島巴勒莫天文臺臺長皮亞齊在為編制一個星表觀測時,在金牛座偶然發現一個8等的新天體。

最終經過數學家高斯的計算,確定這個新天體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到太陽的距離和提丟斯-波得定則規定的距離只差了1%,皮亞齊依照以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命名行星的傳統,以西西里島的農業保護神的名字把它命名為穀神星。

問題似乎都圓滿解決了,但是,持反對意見的人又跳出來了,他們提出,穀神星太暗了,也太小了,直徑不到一千公裡,比月亮還要小得多,作為一個行星實在不夠格,只能稱為小行星。穀神星根本不是你們要找的那顆大行星。

一些天文學家還真的沒有放棄,繼續尋找,一年後果然又找到一顆,但是它比穀神星還要小,接下來幾年內又發現了兩顆,軌道也是在火星木星之間。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發現的小行星越來越多,1868年小行星的數量上升到3位數。今天我們已經發現了近百萬顆小行星。

穀神星 圖源:NASA

除了最初發現的幾顆小行星直徑在上百千米以外,其它的都很小,形狀也不規則。最大的是穀神星,直徑有950千米,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把它重新定義為矮行星。

小行星也不是都在火星木星之間,有些小行星的軌道可以進入到火星軌道之內,甚至跑到地球附近,這些小行星稱為近地小行星,有的會對地球造成威脅。如何儘早發現小天體提前發出預警是天文學家的一項重要工作。

相關焦點

  • 1號小行星17日衝日 藉助望遠鏡可一睹真容
    1號小行星17日衝日 藉助望遠鏡可一睹真容 )江蘇、天津兩地天文學會通報,17日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屆時,如果天氣晴朗,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就可以在繁星背景中找到它的「倩影」。
  • 19日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 公眾可賞
    新華社南京6月18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向記者通報,19日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屆時,如果天氣晴朗,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就可以在繁星背景中找到它的「倩影」。    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數十萬顆繞太陽運動的小行星,肉眼一般無法看到。
  • 三月夜空迎來四大天象 「婚神星」衝日領銜(圖)
    昨日,記者從市天文科普教育協會獲悉,本月天宇將依次上演「婚神星」衝日、矩尺座伽馬流星雨極大、水星合木星和水星東大距等四大天象。其中,3月17日發生的水星合木星值得期待,不過,要看到這些天象必須選擇空曠、光線暗的場地才行。  12日:「婚神星」衝日  據市天文科普教育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衝日是觀測小行星難得的機會。
  • 小行星"四大金剛"之"智神星"22日衝日 觀測需耐心
    新華網南京7月21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向記者通報,2號小行星「智神星」將於22日上演衝日,在天氣晴朗的條件下,感興趣的公眾可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一睹其神秘風採。
  • 穀神星27日衝日 公眾可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原標題:穀神星27日衝日  公眾可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7月27日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屆時,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感興趣的公眾可在夜空中尋覓其「倩影」。 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數十萬顆繞太陽運動的小行星,肉眼一般無法看到。
  • 「一號小行星」穀神星28日「衝日」
    新華社天津8月26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擁有「一號小行星」頭銜的穀神星將於28日「衝日」,此後10多天內,在天氣晴朗的條件下,感興趣的公眾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就可以在繁星背景中找到它的「倩影」。  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數十萬顆繞太陽運動的小行星,肉眼一般無法看到。
  • 太陽落山它才「起床」 智神星8日表演「衝日」
    新華社天津11月6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文預報顯示,智神星即2號小行星本月8日將上演「衝日」表演,藉助於小型天文望遠鏡,公眾有望一睹其神秘身影。  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數十萬顆繞太陽運動的小行星,肉眼一般無法看到。最早發現的「穀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是小行星中最大的四顆,並稱四大金剛。
  • 能不能脫單就靠它了!「婚神星衝日」等天象即將上演
    能不能脫單就靠它了!  11月12日 北金牛座流星雨極大  推薦指數:★★★★☆資料圖:一顆火流星照亮了夜空。  感興趣的話,可在當晚仰望天空,守候流星划過夜空的美妙情景哦!  11月17日 3號婚神星衝日  推薦指數:★★★★★資料圖  1804年9月1日,德國天文學家哈丁 (Karl Harding)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發現了一顆新天體,這顆新天體很快被命名為婚神星 (Juno)。
  • 今天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半個月前我們就發現了-虎嗅網
    近地天體望遠鏡拍攝的2020 VA1(方框中目標)│ 圖源: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們是怎麼監視這些可能帶來威脅的不速之客的?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小行星預報」。近地小行星是啥?在切入正題之前,先明確兩個名詞。
  • 紫金山天文臺:「灶神星衝日」等天象閃耀6月夜空
    中新社南京6月3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日發布消息稱,儘管6月觀星時間受限,夜空依舊精彩紛呈。「灶神星衝日」、「土星衝日」將先後登場,浪漫的流星雨也如期「赴約」。資料圖:流星雨爆發。天文專家介紹,對於中國大部分地區而言,進入6月就意味著夏天的開始。
  • 明天看灶神星衝日
    今報訊(記者時海波)明天,被稱為「灶神」的一顆小行星將進行「衝日」表演,大家藉助雙目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目睹這一天文景觀。此後20天內,人們仍可覓其芳蹤。  「衝日」是一個天文學術語,它是指地球軌道之外的星體運轉到與太陽和地球成直線時的現象,也即「衝日」之時。
  • 走進恆星與行星,體積微小的小行星
    其中一些小行星的運行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曾有某些小行星與地球發生過碰撞。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物質殘餘。有一種推測認為,它們可能是一顆神秘行星的殘骸,這顆行星在遠古時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毀:但從這些小行星的特徵來看,它們並不像是曾經集結在一起。如果將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組成一個單一的天體,那它的直徑只有不到1500千米——比月球的半徑還小。
  • 小行星撞地球真的發生了!
    在隨後的10秒內,火球相繼出現了多次空爆,在地面可以感受到多次明亮的閃光,瞬間把夜空照亮得如同白晝。大約30秒之後,火球分裂成了十多個肉眼可見的碎塊,消失在茫茫天際。數據顯示,一顆外太空物體以接近五萬公裡的時速,自北向南以水平的角度衝向地面,在北緯31.9°、東經96.2°,距離地面35.5公裡處高空發生爆炸,撞擊能量相當於9500噸TNT炸藥的能量,相當於0.73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由於空爆高度較高,絕大部分能量在高空釋放,對地面沒有造成傷害。
  • 2020年1月天象奇觀有哪些?1月最浪漫天象時間表
    小熊座γ流星雨活躍於2020年1月15日至25日,極大值出現在1月19日,那天晚上,你可能看到最多每小時三顆的流星雨。當然,這不是很多,但因為是新月,夜空較暗,觀測條件較好,將是一個適合觀星的好時機,即使流星不像一年中的其他夜晚那麼多。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得益於飛彈技術的進步,人類在飛彈的基礎上發明了火箭,火箭的發明讓人類的航天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短短幾十年中取得了輝煌的航天成就: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61年4月12日第一次載人航天實施成功、1965年3 月人類成功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
  • 3日穀神星衝日 若天氣晴朗公眾將迎來觀測良機
    新華網南京3月2日電 (記者蔡玉高、周潤健)江蘇省天文學會天文專家嚴家榮向記者通報,3日穀神星衝日,屆時,如果天氣晴朗,公眾可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在繁星背景中找尋它的「倩影」。  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之外,在紅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軌道之間,還有約50萬顆像大行星那樣沿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動的小天體。
  • 穀神星——被揭開的「神秘小行星」
    1801年1月1日的夜晚,義大利巴勒莫市的神父朱塞普·皮亞齊正在記錄天空中的繁星。連續三個夜晚,他把觀察到的同一個星群畫在紙上,並仔細測量它們的相對位置。第一晚,他做了一次測量。第二晚,他又測了一次。令他驚訝的是,有顆星移動了。第三晚,那顆奇異的星又移動了。也就是說那不會是顆恆星。
  • 巨大的小行星呼嘯而過地球,體積是英國的三倍
    小行星灶神星正以極快的速度掠過地球。看看這顆巨大的小行星,它的體積是英國的三倍。這顆被稱為「灶神星4號」的巨大小行星雖然距離地球數百萬英裡,但在7月中旬之前肉眼仍能看到。這顆巨大的小行星在夜間肉眼可見灶神星目前正以1.06億英裡的速度在太空中快速移動,但其巨大的體積和亮度使它成為夜空的亮點。在火星和土星附近的人馬座星群中,高速行駛的太空巖石在夜間可見。
  • 直徑3英裡的小行星3200「法厄同」今晚將掠過地球
    今晚,雙子座流星雨在夜空中達到頂峰,因為地球離3200法厄同流星雨的源頭越來越近。雙子座流星雨的源頭是3200法厄同流星雨,這是不尋常的,因為彗星通常會產生帶有冰屑的流星雨。費厄同最早於1983年10月被發現,並以希臘神話中太陽神赫利俄斯之子的名字命名,因為它離太陽很近。
  • 星月當空,4月13日看婚神星衝日
    通訊員 馬偉宏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金陵晚報報導昨日,江蘇省天文學會發布了下月的天象預報:南京的星空不甘寂寞,星空中依舊有值得期待的天文大片,其中有婚神星衝日、金星合月、天琴座流星雨以及恩克彗星都是下月的星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