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太空人宣稱在空間站外殼上找到了地外細菌生物

2020-11-28 cnBeta

俄羅斯太空人安東Shkaplerov說,他發現細菌附著在國際太空站的外表面,這些細菌不是來自地球表面。什卡普羅夫告訴俄新社塔斯社說,太空人在幾年前的太空行走中,通過擦拭空間站的外部來收集細菌。

Shkaplerov告訴塔斯社說:「現在事實證明,在ISS模塊剛進入太空時用棉籤擦拭外表面並沒有發現這些細菌。就是說,它們是從外太空來的生物,到目前為止這些細菌都在研究之中,似乎沒有什麼危險。」

這位太空人正準備下個月第三次去太空站。國際空間站之外的生命形式是在他以前的一次旅行中收集的,並且引發小小的爭議。Shkaplerov這個說法讓NASA大吃一驚,NASA表示,俄羅斯太空人當時並沒有向他們報告發現任何太空浮遊生物。

不過,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排除Shkaplerov發現的細菌來自於地球,我們知道細菌和其他生命形式一樣可以生活在太空的極端條件下,所以生活在地球高層大氣中未被發現的微生物有可能多年來通過「太空塵埃」的高速流動附著到國際空間站外表面。

相關焦點

  • 在經過漫長的隔離期後 三名太空人將前往國際空間站
    ▼ 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三名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與三名已經在軌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太空人匯合。由於這次飛行是在大流行期間發射,因此,為了防止新冠病毒進入太空,有更嚴格的限制和協議。
  • 俄羅斯女演員將於2021年前往空間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制定的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中顯示,可能還有一名太空遊客將與俄女演員一起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樣的話,則需要兩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滯留」一年。
  • NASA回應國際空間站「破洞事件」俄方不該過早下定論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由多國協作的科學探索項目,其結構的複雜程度超出了常人的想像。由於身處太空環境,空間站會不時地遇到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微隕石造成的破洞。
  • 蘇聯天使事件,太空救援俄羅斯非常尊重真實.依舊值得人們注意
    事情發生在1982年美蘇冷戰期間,蘇聯「禮炮」7號空間站還在運行期,先後派了六名太空人進入空間站。事情就發生在這六名太空人身上1982年4月進入太空服役的前蘇聯太空站「禮炮7號」搭載了3名太空人。在1984年7月12日,「禮炮7號」上的3名太空人通過舷窗看到太空站外突然籠罩著一團火焰般的橙色雲彩。
  • 這種蝸牛的外殼到底有多硬?子彈打不穿,是地球上甲殼最硬的生物
    大家應該都見過蝸牛吧,下雨過後,我們常常可以在一些溼滑的地方找到這種可愛的小生物,我們知道蝸牛是一種很膽小的生物,一遇到危險就會立即躲進自己的保護殼中,而它們的保護殼並不算堅硬,一些小蝸牛,被人輕輕一踩甚至都會碎裂,不過你們知道嗎?
  • 2019年中考生物細菌和真菌專題複習
    、莢膜、鞭毛無芽孢,有真正的細胞核蛋白質外殼裡面包著遺傳物質 營養無葉綠體,異養,少部分自養無葉綠體,異養無葉綠體,異養 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寄生在活細胞繁殖 條件水分、適宜溫度和豐富有機物 活細胞 2、區別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1)一個細菌和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成為菌落。
  • 俄羅斯聯盟號系列(TMA)宇宙飛船簡介(圖)
    第1頁: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第2頁:聯盟號飛船的返回艙   資料圖片:2003年4月26日,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在哈薩克斯坦的巴克努爾發射成功。中新社發 Ic/cnsphoto 攝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升空   聯盟號(俄語:Союз)是前蘇聯研製的第三代載人飛船的名字。與之相對應的載人航天計劃稱為聯盟計劃。
  • 2013年十大太空事件:俄羅斯隕石墜落居首
    1、俄羅斯隕石墜落事件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今年2月,一顆隕石墜落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地區,產生的衝擊波導致周邊數百人受傷,一些建築物遭受破壞。事實上,這種體積的行星暗示著巖石星球上覆蓋著液態海洋,或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 不一樣的星軌——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禮物
    TAFRESHI (TWANIGHT.ORG)國際空間站視角下能夠看到更加奇妙和宏大的景觀。它每90分鐘就圍繞地球運行一周!圖片中,太空人卡倫·尼伯格(Karen Nyberg)在國際空間站抬頭仰望穹頂舷窗外的美妙景象。國際空間站已經持續運營20餘年,大約花費了15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政府一年預算的千分之二。當然啦,這些花銷是逐年產生並分攤至項目成員國。
  • 俄羅斯訓練猴子「太空人」 或將於2017年登陸火星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媒體《每日郵報》10月27日報導,目前,俄羅斯科學家正在抓緊訓練四隻「獼猴太空人」,有望在2017年將它們送入太空,完成登陸火星。此項目啟動於20世紀80年代,負責此次特殊「太空人」訓練任務的是來自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訓練項目包括:每天3小時的飛船操縱杆訓練和簡單的數學訓練。
  • 空間站當中出了事情,太空人能夠通過跳傘,返回地球嗎?
    而在太空當中,即使是對於一個空間站來說,也是充滿著危險的,首先我們要知道,空間站不可能很快就修建好的,往往需要長達幾十年的修建和擴充,就比如我們國家的空間站,就已經經過了幾次對接修建了,而更早的國際空間站,更是修建了整整20多年的時間,但即使如此,空間站能夠給太空人活動的空間,還是很小。
  • 地球上唯一鐵甲生物,子彈也打不穿外殼,硬度堪比鑽石
    世界上堅硬的生物有很多,比如一些龜類和甲殼類的生物,蝸牛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它的外殼也是硬的,但和其它甲殼類的動物相比,它的殼就顯得軟很多了,幾乎用點力就能把它弄碎。但也不是所有的蝸牛類動物殼都那麼軟,其中有一種蝸牛外殼連子彈也打不穿,硬度能和鑽石睥睨,美國都想要拿來研究防彈衣。
  • ...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①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
    俄載人登月計劃披露,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①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②在2028年按計劃開始測試超重型運載火箭後,預計將實現太空人登月。
  • 兩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10月18日上午,兩名美國太空人傑茜卡·邁爾和克裡斯蒂娜·科克走到國際空間站外面更換電源控制器,這是太空行走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因為完成此次任務的兩名太空人都是女性。上周五(10月18日)上午,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克和傑茜卡·邁爾走出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 最意外的太空人,執行任務時祖國卻沒了,飄了311天還創造了記錄
    遙想上個世紀人類的條件最多只能讓一個人走出地球,現在卻都可以搭建宇宙空間站,這樣其實解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孤單。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寂靜無聲,上個世紀被送出地球的人當時該有多孤單?如果短時間內能返回地球還好,但卻偏偏有這樣一位太空人愣是在外太空飄了快一年的時間!
  • 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唯獨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加加林航空之旅」,人類的航天夢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不得不說,人類的力量和智慧真的是無窮的。 雖然太空之旅真正犧牲的太空人不多,但每一次犧牲都令人萬分痛心。有這麼三名太空人,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不幸犧牲。 那是20世紀的慘案,當時所屬蘇聯的三名太空人,奉命執行任務,必須要進入空間站,一切本是順利的,只是在返回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
  • 《異星覺醒》外星生物特輯 萌物變惡魔吞食人類
    《異星覺醒》外星生物特輯 萌物變惡魔吞食人類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異星覺醒》曝光外星生物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