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就好業」—西藏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畢業生就業率95.17%的背後

2021-01-11 金臺資訊

圖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丁真達珍創新團隊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時合影。

圖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丁真達珍創新團隊設計的產品全家福。

圖為外聘老師在給該校服裝專業學生講授製衣設計流程。

圖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丁真達珍創新團隊創新項目總結白板 。圖片均由本網記者 章正 王莉 攝

核心提示:

2020年11月16日23時,在廣州的一家酒店,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參賽選手,已經連續熬夜七八天了,可是最後講解稿寫好了,又被推翻了。負責主講的藏族姑娘丁真達珍,沒忍住,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

「怎麼辦啊?我不能讓大家之前的努力白費!」丁真達珍哭著說。陪著熬了幾宿的援藏女老師方麗,試圖安慰,卻也沒控制住,兩人相擁,放聲大哭。

此時,壓力籠罩在11位隊員身上。一刻鐘後,丁真達珍用紙巾按了按淚痕,重新收拾心情,又走回大家中間,開始講解稿的再次修改。

2020年11月18日下午,走出賽場,這群年輕人,內心忐忑,不願離開,拿著手機觀看比賽的現場直播。當分數現場公布的一剎那,丁真達珍與老師方麗,對視了一下,再次擁抱在一起,大喊,「我們贏了!」。

他們創造了西藏高校的歷史。這個團隊的項目《瑪旁雍措·蓮華之寶》,成功斬獲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的全國金獎。他們,實現了自治區在全國高水平創新創業競賽獲得金獎零的突破。

全國金獎背後的秘訣是什麼?秘訣就在於改革,重構教育方式,學生更出彩;讓學生就業,面向市場,更有底氣。

從一組數據便可以看到,學校改革的成果。該校畢業生就業率從2018年的70%,2019年的89%,躍升成為2020年的95.17%。

這是一場漂亮的就業「逆襲戰」,也是一場西藏職業教育的奮力轉型。

從歷史來看,這所學校的底子很薄。

如何改變這一狀況?幾年前,一度讓該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採守寬很是著急,決心要改變。

很快,他就發現,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有不一樣的優勢:一是,學生們的家庭負擔並不重,家庭貧困孩子上學,政府幫助家庭解決了後顧之憂,加之脫貧政策到位,學生們並沒有養家的壓力;二是,隨著國家對就業的重視,只要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就業並不難,加上國家對創新創業的鼓勵,學生的創業與就業環境不錯。

「育人,這是學校的責任。」採守寬意識到,學校應該找到一條途徑激發這些學生的潛能。

難就難在如何破題,採守寬想到學校是時候進行一場改革,是更高水平的教育供給側改革。

改革的第一招,學校提升學生專業課的學習能力。「專業課水平一定要過硬,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場倒逼。」採守寬說。

從老師的上課效果,到學生的出勤率、畢業成績都進行嚴格的考評。有一組數據顯示,通過嚴格的考核,每年該校有5%的學生不能按時畢業,需要「回爐」才能拿到學歷。

擺在學校面前的是,第二個難題。基本合格的學生,一定能在就業市場上受到歡迎嗎?顯然,並不如此。

「我們培養的不是『乖學生』,而是有市場『競爭力』的學生。」一位學校領導說。

改革第二招,學校通過創業教育,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前幾年,正時值國家提出創新創業。學校順勢而為,用創業教育倒逼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該校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到培養的全過程,課程主要有《大學生就業指導》《創新創業實踐》《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西藏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這是一種新探索,各種疑問也紛至沓來。最有代表性的質疑是,既然創業貫穿於每名學生的培養過程,是不是意味著要求每一位同學都去創業?

「恰恰相反,我們沒有一刀切,而是用這樣的教育方式,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讓他們更加了解市場。」採守寬說。

記者在實地調研中,遇到學習唐卡專業的貢秋拉加,1998年出生的他,11歲就學習傳統的唐卡繪畫。他的老師說,他很有天賦,專業課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問及創業課程是否對他有用,貢秋拉加毫不猶豫回答:「當然有用,給我很大的啟發。」從2019年到2020年,他一共賣出了4幅大唐卡和十幾幅小唐卡,收入一共7萬多元,不僅有了富餘的生活費,還能補貼家用。

像他這樣的受益者並不是孤例,學校還有很多。

學校形成一個新共識:創業教育不是要「乖學生」,而是要「創新者」。背後轉變,正是創業教育已經走出狹隘的定義。

因材施教,是這個學校最大的特色。若發現有創業意願的學生,學校還會「扶上馬送一程」。

2018年,學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學校打破常規,引入了拉薩本地有實戰經驗的創業導師,開設了「創新創業精英班」,人數不多,每期50人。

隨機旁聽了課程,記者發現,務實的課程,切中創業要害。從如何註冊公司,再到創業項目選擇,甚至如何面對創業失敗,這些都是課堂上,學生和老師直面的互動問題。學校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8.6%的學生認為創新精英班的課程,從中收穫很大。

當然,這還不夠。創業教育必須把眼光放在市場。學校聯繫到內地資本,對具備一定市場運作能力的創業團隊進行資本注入。目前,已有華圖等資本投入,對17個團隊進行了35萬元的資金扶持。

投入,產生效果。從2018年底開始運營,該校先後孵化19個創業公司或項目,在校生創辦企業或項目18個,帶動創業70餘人,其中艾巴倉電子商務平臺等11個項目實現工商註冊,實現盈利40餘萬元。

在學校榮譽牆上,便可發現新的變化。該校被評為首批自治區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生在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中,先後榮獲自治區級榮譽20項,國家級榮譽11項。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很紮實!」在採守寬看來,用創業教育倒逼學生的綜合素質,已初見成效。背後的轉變,在於學校轉向因材施教,重構了教育邏輯的鏈條。

學生和家長有這樣一種觀念,認為就業「在本地」比「走出去」更好;還有一種,「公招」成為「公家人」的思想根深蒂固。

「這不能怪學生家長安於現狀,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的是我們部分教師思想認知的滯後。」採守寬一針見血指出。

若要在就業中突圍,須先在思想上破冰。

方法,必須在打通教師的「思想梗阻」。學校通過就業創業年度總結大會、月推進會(沙龍)、周例會和主題培訓等,統一了全校教師的思想認識。

學生的觀念如何改變?

「改變學生的觀念,不能光靠說教,關鍵在於讓他們嘗試著走出去。」該校副院長程曉盈說,作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援藏的教師,他決心改變。

觀念之變,談何容易。但一定得打破這樣的僵局。2017年,程曉盈聯繫一些區外企業,沒想到卻碰壁了。

無奈之下,他逼著自己梳理了一遍認識的涉農企業,拿出自己一切可用的資源為學生提供區外實習機會。

「我天天給企業打電話聯繫,時間最長的一家,聯繫了幾個月,終於拿下來了。」程曉盈說。

2018年,一家內地的涉農企業,答應接收實習生,條件是只能來8名學生,其中6名男生,2名女生。

正當他信心滿滿,發動2016級學生報名時,學生都在觀望,沒人報名。兼職班主任的他,挨個找班裡的學生談話動員,勉強湊夠人數。

實習之旅,老師引路。當年5月,程曉盈帶著8名學生從拉薩出發,乘坐了45個小時火車,輾轉來到江蘇的這家企業。

這一路,他一直給學生打氣,「有學校作為後盾,你們不要有顧慮。」

這是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歷史上,第一次派學生到區外實習。可意外接踵而來。5月9日,他把學生安頓好之後,11日,就返回拉薩。他沒想到一個學生12日就悄悄跑回拉薩。

學生初到實習崗位狀況百出。程曉盈接到學生信息,「程院長,我們要給豬打針很緊張,兩個小時都打不了10頭豬,怎麼辦?」「老師,我們要給豬打針,我很緊張,一個下午,師傅能打五六百頭豬,我10頭都打不了,怎麼辦?」

「多練習練習,熟練就好。」他雖然這樣回復,但是內心卻沒有底,學生到底能否適應?

時間能說明一切。兩周後,這個學生又發來信息,「老師,我現在掌握技巧了,一個下午就能打600多頭豬,師父還讓我教新來的員工呢!」

程曉盈鬆了一口氣,心想:「這群孩子真不能低估他們的適應能力,好樣的!」

與想像不一樣的區外實習,很快在學生中傳開。

有了學生基礎,事情就好辦了。2019年,區外實習計劃在該院全部專業推開,2020年,程曉盈反覆考察企業,報名參加區外實習的人數超過百人。

區外實習,一下子改變了學生的觀念。

與其說這是一種打開就業通道的方式,倒不如說區外實習,倒逼了學校培養模式的改變。這為學生們打開一扇「新窗戶」,讓學生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在看似不經意間,學生專業學習與就業需求的「任督二脈」被打通了。

學生走出去,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溢出效應」。

學生獲得了企業的一致好評:肯吃苦,不怕髒不怕累,做事認真。

口碑,源於學生的實幹。

前段時間,利用周末少有的空閒,採守寬去河北漢世偉食品有限公司看望實習就業的學生。他發現,2020年4月17日到崗工作的2020屆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邊巴次仁,工作了8個月,竟然競聘成了這家公司的產房主管,收入從實習期的月收入四五千元,直接躍升到了一萬元。

「你們學校的學生表現非常好!」公司老總鄧瑞林告訴採守寬,如果按照這個成長速度,這個實習生過兩年可以競聘副廠長,收入會在這個基礎上再翻一番。

就業,對於職校孩子至關重要,關乎能否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採守寬感嘆:「我們有7000多名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教育者的擔子很重,一個孩子背後就是一個家庭,讓孩子就好業,意味著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如何答題?

不妨看這樣一組就業數據,該校2020年應屆畢業生共1512人,截至2020年9月1日已就業人數1439人,就業率95.17%,提前完成2020年底前就業率達到90%的目標。

如果再對2020年的就業數據進行分析,就可以發現其中的亮點:

區外就業創新高,達到193人,超過了總就業人數的10%,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蘇、甘肅、北京、遼寧、重慶、天津等地。

市場就業創新高,學校共實現央企、國企、行業龍頭企業等重點企業組團式就業420人。

困難家庭學生就業創新高,困難群體畢業生387名,就業率為97.42%。零就業家庭佔畢業生總數的21.41%,就業率91.05%。

校企合作崗位創新高,校企合作的50多家大型企業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實現畢業生企業就業600多人。

對於一所西藏的職業院校,這樣的成績著實來之不易。秘訣無他,唯有面向市場,才能廣開就業路徑。因材施教,必須要有市場意識。

該校招生與就業處處長許震宇告訴記者,從2019年9月1日至今,該校面向2020屆畢業生共舉辦155場招聘會,提供線上線下就業崗位103275個。

就業數據的背後,學生的就業觀念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學生們「公招」「等靠」「觀望」的態度少了,「先就業後擇業」「早就業」「主動就業」的觀念多了。

儘管2020年就業答卷不錯,但採守寬卻充滿著危機意識。學校的「好就業」已經基本實現,可是「就好業」卻還在前進的路上。

「其中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有業不就』與『無業可就』並存。」許震宇坦言。

從深層次來看,目前學校已經具備了就業體系,可是這所學校只有380名正式教師編制,在具體的工作中難以做到精準指導每一名學生。

學校如何答題?「學校不能被動等待,不能被困難給困住,不然沒有任何出路。」在一次最近的學校會議中採守寬提出。

該校向教育廳、財政廳共爭取1103.76萬元專項師資聘任經費,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從社會和行業企業招聘緊缺教師,第一批次擴招聘任38人,第二批次擴招聘任42人,組建專兼一體化、「雙師型」教師比例較高的師資隊伍,基本滿足了學校的需求。

最近,該校上下形成一個共識——向內涵式發展要動力,推進「好就業」向「就好業」的提升。

如今,學校已經拿出方案開始行動:

提質,學校進一步下沉就業指導,提升就業服務,要著力跳出就業看就業、跳出就業抓就業,從頂層設計出發,轉變學生就業觀念,做好職業規劃,朝著「提質」轉型;

引導,學校千方百計的跑市場、拓渠道、擴崗位,引導畢業生到央企國企、民營私企、中小微企業等各類企業就業,引導返鄉創業、基層就業和區外就業;

跟蹤,學校加大畢業生就業跟蹤回訪力度,精準統計畢業去向和就業信息,加強對畢業生後續的就業服務。

「只有真正迎難而上、滾石上山,不惜一切代價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採守寬說。

如今,這場轉型,還在繼續。

相關焦點

  • 北京林業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共3186人,就業率86.53%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2020年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截至2020年8月31日,2020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為86.53%,較2019年提升1.66%。從專業層面看,月收入較高的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0733.33元)、數字媒體技術(10704.55元)。
  • 2020高校畢業生報告|四川外國語大學2020畢業生男女比例約為2:8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5日12時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四川外國語大學在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該校2020年畢業生3274人,其中男生 591 人,佔畢業生總數的 18.05%;女生 2683 人,佔畢業生總數的 81.95%。
  • 權威發布|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單獨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簡章...
    學校概況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75年,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地處青島西海岸新區核心位置,是一所港航特色鮮明的省屬國有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校畢業生面向全國沿海各大港口、航運、口岸物流等企事業單位就業,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就業實現優質就業、穩定就業和高薪就業。
  • [名校面對面]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田明欣:在河北...
    田明欣: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1972年建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是距雄安新區最近的高職院校,學院是公辦普通高校,隸屬於河北省教育廳,是河北省首家獨立建制的以信息技術教育為主的高等職業院校,是河北最大的培養信息技術高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國家35所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省重點建設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 北京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生6430人,就業率94.01%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學校整體就業率94.01%,就業質量保持較高水平,畢業生滿意度高,學校被北京市教委評為「2020年度北京地區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21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邀請函
    尊敬的用人單位:  感謝貴單位多年來對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支持和幫助,誠邀貴單位蒞臨我校選拔英才,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21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於12月25日(星期五)在學校體育館旁運動場舉辦。
  • 2020年各大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發布,這才是你要考個好大學的...
    近一段時間,包括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在內的多所名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各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也隨之公布。 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薪酬:17.83萬元/年 數據顯示,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85%,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
  • 成都理工大學2020年畢業生8271人,就業率85.85%
    近日,成都理工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學校2020屆畢業生共8271人,就業率為85.85%,成都理工大學近三屆畢業生四川省內就業比例均處於65.00%以上。
  •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2020年十件大事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建與思政深度融合,打開思政課建設新局面》項目獲批2020年度教育系統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品牌創建項目;12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範福生到學校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校院兩級深入學習五中全會精神;開展課程思政評選活動,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勞動課教育教學工作;10月31日召開第二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完成換屆選舉。
  • 2019考研:這些冷門專業好考還有高就業率
    2015年南京曉莊學院的思政專業協議率、就業率均達到100%,位列學校各專業之首。近幾年畢業生考研率達20%。   NO3:天文學   傳統印象裡,天文學屬於比較高冷的高校專業。   據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顧秋生教授介紹「由於天文學專業學生具備全面的綜合能力,且天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多出自名牌高校,社會認可度較高,所以就業的選擇面十分廣泛,連續多年就業率接近100%,超過了許多熱門專業。」   NO4:茶藝   看到專業名稱,也許很多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聽都沒聽說過!
  • 2012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表演專業高職單招招生簡章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准獨立設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教育廳直屬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校坐擁「武漢·中國光谷」的中心地利,學校整體辦學條件,辦學實力,辦學水平躍居湖北省高職院校前列。成為「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湖北省高職教育的著名品牌。
  • 專業解碼|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專業介紹: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創辦於2001年,為國家教育部首批批准開設的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院校之一。臨床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專業。臨床醫學院成立於2001年,是學院重點學院之一,2017年經濟南市槐蔭區衛生局和山東省衛生廳、山東省教育廳綜合評審批准成立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附屬醫院,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直屬教學醫院。
  • 2013年廣東大學生初次就業率是多少?
    記者昨日從省教育部門獨家獲悉,截至9月1日,我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已達95.86%,其中研究生就業率為93.72%,本科生就業率為94.93%,專科生就業率為96.96%,與去年同期就業率(94.65%)相比略有上升。  今年我省高校應屆畢業生共有44.2萬人,比去年增加2萬人,加上外省到粵求職和往年暫緩就業的學生,共計約70萬高校畢業生在廣東求職。
  • 上海交大等4所滬上高校發布畢業生就業報告,他們將去向何方
    滬上各院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如何?畢業去向有哪些變化?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院校發布了2020年就業質量報告,一起來看下。  上海交通大學
  • 2014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理科生最愛搞IT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前三名分別為科學技術和服務業,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中選擇科學技術和服務業的畢業生高達437人,佔17.2%,選擇金融業的學生431人,佔畢業生總人數比例的16.9%。東南大學2014屆工學類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建築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製造業、電力等行業。
  • 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研究生7770人,就業率97.19%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研究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研究生共計7770人,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97.19%。其中,博士生就業率為97.24%,碩士生就業率為97.19%。2020屆畢業研究生就業率及就業形式統計表
  • 粵式技能人才就業率常年超98% 到手月薪平均逾4000元
    上周,記者探訪廣州、東莞、深圳等多地技工院校與企業,發現雙創能力、校企合作、國際辦學已成為廣東技工教育的三大發展趨勢,多名技校畢業生的故事,或能解碼「高質量就業」背後的原因。據悉,多年來廣東省技工院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不少專業更是達到100%。2018年全省技工院校畢業生總數16.14萬人,實現就業人數15.91萬人,就業率高達98.57%。今年,各技工院校的畢業生招聘會更加火爆,不少專業每個學生有3-5個就業崗位可選擇。在就業方向上,技校畢業生不僅可勝任技術崗位、儲備管理崗位工作,還可實現自主創業。
  • 2020寧夏銀川職業技術學院招聘教師24人!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銀川職業技術學院官微發布:2020寧夏銀川職業技術學院招聘教師24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二、招聘崗位   2020年銀川職業技術學院公開招聘教師員額24名,具體範圍、條件等詳見《銀川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公開招聘教師員額(政府購買服務)崗位計劃一覽表》(附件1)。   三、報名條件   (一)具有下列資格條件的人可以報考: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我國社工專業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一方面社會機構急需社會工作者,另一方面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卻無法實現對口就業是什麼阻礙了社工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梁俊華在天涯論壇裡看到一個帖子。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說:「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就等於失業,為什麼不取消這個專業?」問話讓梁老師心裡一緊。
  •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發布2020年高職(專科)單獨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章程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確保學院2020年單獨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工作順利進行,維護考生合法權益,今日,山東交通職業發布2020年高職(專科)單獨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章程。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始建於1973年,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