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 媛
電影《橡皮擦》主創人員在開機儀式上。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 媛 攝
擦去隔閡與壓抑,贏得和解與救贖。
1月10日,在太原市委宣傳部、山西電影局、山西影視集團、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的共同關注下,影片《橡皮擦》在太原正式啟動。該片由李金導演執導,改編自範穩同名小說的電影《橡皮擦》,採用「三一律」戲劇結構,用懸疑加反轉的解讀方式,講述了一個內核為「和解」的溫情故事。
主題「和解」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孤獨的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卻也渴望被救贖。
電影《橡皮擦》講述的是克己奉公的老幹部,發現誤入家門的農民工兄弟其實只是想解決孩子在城裡上學的問題,於是不顧年老病衰,全力幫助他們,最終感化了這對樸實的農民工兄弟。影片從兩個不同家庭的碰撞,反映了不同人生的煩惱和困境,展現現實生活中的情感隔閡。
為了讓這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更加好看,導演李金採用了經典的「三一律」戲劇結構來呈現這部電影,即一天之內,一棟別墅,一個案件的集中群像演繹。為了吸引觀眾,李金在《橡皮檫》中用懸疑反轉模式,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讓觀眾在緊張中與劇中人一起揭曉謎底。
不斷反轉的設置,劇本寫起來難度很大,李金說影片埋著兩條線,有倒敘有插敘,一步步揭示答案,觀眾會身臨其境,「電影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感染力,潤物無聲地帶著觀眾走進善良之境。」
在李金看來,《橡皮擦》影片是以小角度反映了社會變遷背景下,不同人物的生存現狀和複雜人性,以及觀念矛盾與思想碰撞,彰顯了複雜時代下的人性光輝。而他想通過《橡皮擦》表達的是「和解」——「劇中老人和自己和解、和子女和解,老人與農民工這種不同身份的人的和解。」李金說,「通過籌備這部劇,我也關照了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父親也做到了和解。」
小成本 大情懷《橡皮擦》的導演李金,是山西太原人,本科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研究生畢業於英國金斯頓大學電影製作專業,現為山西傳媒學院的老師,榮獲過很多專業類的獎項,參與過很多影視劇的創作,在去年大熱的電視劇《怪你過分美麗》中擔任表演指導,在愛奇藝出品的網劇《夢見獅子》中擔任表演指導和舞臺導演,該劇將在今年6月上線與觀眾見面。
兩年前,李金選定了範穩的小說《橡皮擦》,劇本反覆修改打磨了二十多稿,在籌備過程中遇上了各種波折,在最困難的時候,主創團隊甚至想到過放棄,但是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李金說,「小成本影片,運作起來很難。最近每天最多能睡三到四個小時,劇組每一個同事都是身兼數職,累並快樂著。」
《橡皮擦》原著的作者範穩先生是雲南省作協主席,在他的作品中,所描述的背景和人物有很強的南方地域特色,但是李金堅持要把這部同名影片帶到山西來拍攝。「生於此、長於此,希望能用所學所熱愛的電影藝術,為家鄉做些事。所以,我的首部電影長篇就選擇在太原拍攝。」李金說。
在家鄉拍一部電影,是李金的「初心」。同樣這部電影也得到了家鄉的大力支持,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西山大廈、太原市萬柏林區偏橋溝旅遊景區都為李金和他的《橡皮擦》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有力支持。李金說:「在影視寒冬,家鄉人給我提供的這些幫助,讓我感覺很溫暖。」
李金的「初心」不僅獲得家鄉的認可,也得到了出品方的認可。在開機儀式上,《橡皮擦》出品人丁一峰說,「小說《橡皮擦》最初打動我的,是主人公老幹部洪玉林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初心;而在前期的籌備過程中,一直打動我的,是李金導演全心全意在山西創作一部高質量藝術電影的不變初心。為此,我們克服了許多困難,一直走到了今天。我堅信,憑著這樣的「初心」,我們的期待一定可以實現!」
該劇演員都是實力派,主演張洪傑為國家一級演員,在《老牛家的故事》《民工》《李家大院》中有精彩的表現。影片中,他飾演老幹部角色,奉獻一生為人民,大兒子意外犧牲,他留下兒子的軍裝,連同無法擦除的遺憾一起鎖進保險箱。電影既賦予人物戲劇性,又映射了真實人生中不同選擇的可能。
影片預計今年6月在全國藝術院線與觀眾見面,李金說,本片也將參與國內電影節。
關鍵詞 >> 山西,電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