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11月5日,蘭州市人民政府等多部門舉行發布會,通報蘭州市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善後處置情況。
經調查認定,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生產時段該區域主風向為東南風,蘭州獸研所處在中牧蘭州生物藥廠的下風向,人體吸入或黏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造成蘭州獸研所發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
發布會上介紹,截至目前,已對55725人進行檢測,省級覆核確認陽性人員6620人。
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在發布會上表示,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已對8名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目前,第一批補償賠償資金1000萬元已於9月24日撥付到專門帳戶,用於開展監測診療和補償賠償工作。
涉事藥廠在去年12月關停了布魯氏菌病疫苗生產車間,今年10月8日,該車間被拆除,並完成了環境消殺和抽樣檢測。
蘭州市副市長韋青祥介紹,蘭州市下一步將繼續規範做好群眾免費檢測工作,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對抗體陽性並導致不良反應的人員,進行免費、規範治療,做到長期健康隨訪、終身負責。
2020年11月12日,布病感染者橋先生在「第一人稱vioce」發聲,他說:「現在所有的問題還是在定性上,如果不定性布病,那就無法治療,賠償更無從談起。」
以下是蘭州布病受害者橋先生在「第一人稱vioce」欄目中的發聲:
大家好,我是蘭州獸研所布病陽性事件中的一名感染者,應「第一人稱vioce」欄目的邀請,來跟大家聊聊我的近況。入冬以後身體每況愈下,從9月份開始左邊膝蓋疼得比較厲害,截止現在都還在疼,天氣變涼就更嚴重了。
11月5日的善後處置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通報蘭州布病事件8人被處理,當地承諾應檢盡檢、終身負責。
關於「終身負責」,怎麼個負責,怎麼算是布病或者說是抗體陽性,怎麼來治療?根據協議,需要專家組的成員來鑑定成「器質性損傷」,包括有抗體陽性,才可以給你再進行治療。如果一旦器質性損傷的話,那就非常嚴重了。
我可能今年沒有器質性的損傷,或者說是特別明顯的病症,但如果我明年後年出現這種明顯的病症了,能不能算到布病裡頭呢?這都不好說,沒有出一個操作明細,就讓人非常擔心。
病友群裡大家也都一直在討論這個事,前段時間去住院的病人,尤其是去蘭州肺科醫院住院的病人,基本上都不按布病治,住院給你做所有的檢查,他住了10天醫院,出院的時候給兩包中藥,沒有做治療。
現在所有的問題還是在定性上,如果不定性布病,那就無法治療,賠償更無從談起。
最近剛剛出了一版相對完整的住院方案,基本上是按照布病來治療的,沒有正式下發,我們是從內部悄悄拿到了這個東西,下一步他們可能會按照這個來走,但是可給予治療的人,我認為是少數中的少數,不可能大面積的進行治療。
樓下的藥廠像是個定時炸彈,它在做什麼事情我們完全不知道。萬一後面繼續排毒怎麼辦?這個車間拆掉了,別的車間如果在排毒也是未知數,我們是二次汙染的受害者呀。
這個藥廠已經存活數十年了,聽說它的地下整體被汙染得很嚴重,搬走了之後,這一塊未來的安全誰來保證誰來負責?
目前企業從沒有正式出面與病患見面過,前天大家提的訴求就是一定要見藥廠的人,這一年多了,你從來沒有出面,對外只是通過媒體來發布一些道歉信等。目前最大的困境還是治療的問題,不清楚給的這些藥副作用到底有多大。之前吃過一陣子,有一點噁心,沒有胃口,轉氨酶也升高了。
我上周四去一家醫院檢查,確診為布病,結果是1:100++++,但是10月7號去指定醫院檢查的時候是陰性,昨天大家對這個檢查結果也提出了非常大的質疑,這不是個例,是比較普遍的情況。
說到底「定性」還是最核心的問題,不定性就沒有辦法去治療,後續的賠償也無法往下推,6000多人只有300多個人籤署了賠償協議,大部分人對這個協議認為是「恥辱性協議」,拒絕籤署的。
「第一人稱voice」欄目是瀟湘晨報與騰訊新聞獨家合作欄目,旨在為當事人提供發聲平臺,讓他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到,呈現事件的更多面相。有關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