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沙坪垻區回龍壩中學原出納王華利用職務之便,夥同他人將學雜費、教師工資等59萬元全部取出後攜款潛逃,並長期以假身份作掩護,企圖逃避法律的懲處。7月2日,正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一茶館打牌的王華看到突然出現的辦案人員,滿臉錯愕。
王華是今年我市開展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以來落網的第12名外逃人員,也是今年追回的第4名外逃超過10年的犯罪嫌疑人。像王華這樣外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落網,是市紀委監委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不斷提升追逃追贓規範化法治化水平的生動實踐。
「楊侃攜款潛逃19年,最終還是被抓獲歸案,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追繳全部贓款,並處罰金25萬元。」前不久,巴南區紀委監委駐區財政局紀檢監察組以楊侃案為「活教材」,給綜合監督單位黨員幹部敲警鐘。
楊侃案是紀委監委扛起主辦責任、各相關單位一體化協同作戰的具體實踐。
楊侃原系巴南區財政局工作人員、區投資公司副經理,曾負責其所在單位有關會計事務,保管公司財務專用章。1998年6月,楊侃在事先蓋好公司法人代表印鑑、會計印鑑的空白轉帳支票上填寫虛假「放款」名目及轉帳金額,加蓋公司財務專用章後,將20萬元公款轉至自己私人帳戶,並將部分資金用於個人消費。1999年3月,區投資公司根據國家政策關停並封帳。1999年4月,楊侃攜帶剩下的12萬元現金「銷聲匿跡」。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為全市追逃追贓工作打開新的局面,也讓「盯」了19年的楊侃案迎來轉機。伴隨著市、區縣監委成立,兩級紀委監委均明確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專責機構,承擔組織協調督導工作和追逃追贓案件主辦責任。以市紀委監委為例,專門設立案件指導室統籌追逃追贓職能職責,負責市追逃辦日常工作。
去年3月,在市追逃辦統籌指導下,巴南區成立由區監委、區公安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專案組,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結果反饋機制,實現跨部門無縫對接。
「正是如此高效協作,發現了這隻『狐狸』的尾巴。」巴南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專案組成員定期對有關信息進行匯總梳理,互通有無,對楊侃及其重要關聯人信息進行綜合研判,最終鎖定楊侃藏匿地點,成功將他抓捕歸案。
「追逃追贓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必須多方協作,攥指成拳。」市追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我市出臺了《重慶市區縣(自治縣)紀委監委機關追逃追贓工作辦法》《關於辦理職務犯罪追逃追贓案件協作意見》等系列配套制度,對追逃追贓的工作機構、職能職責、任務分工、協作配合等進行規範設計,從制度上保障追逃追贓案件順暢辦理。
整合各部門資源力量,一改過去責任不清、協調不力的局面,一系列重點案件捷報頻傳——
潛逃20年的江津市永興鎮武裝部原部長胡永金歸案;
先後潛逃美國、泰國的榮煌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榮柯歸案;
……
逃得再遠再久,也逃不脫追逃追贓的「天網」。2018年以來,我市「天網行動」共追回35人,其中外逃20年以上8人。今年以來,追回12人,其中外逃20年以上2人,追回贓款300餘萬元。
追贓再發力 防逃再加碼
以天羅地網斷其後路、絕其幻想
楊斌彬原系大足區雙橋實驗幼兒園報帳員。2016年以來,他利用經手、管理單位公款的職務便利,以截留、盜取的方式將190餘萬元公款非法佔有。去年底,感覺事情即將敗露,楊斌彬攜款潛逃。
案發後,大足區紀委監委一方面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其外逃出境,一方面強化涉案資產的扣押追繳。2019年1月3日,楊斌彬歸案,該區紀委監委對其採取留置措施的同時,扣押收繳了他尚未揮霍的餘款,並啟動了對剩餘涉案贓款的追繳。
日前,大足區人民法院以貪汙罪一審判處楊斌彬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
楊斌彬案是去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加強追贓力度的縮影。市追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不斷強化反洗錢監管和贓款流向梳理研究工作,對外逃腐敗分子的國內外資產,依法應凍盡凍、應收盡收;對歸案人員,注重教育感化,動員其主動退贓;對於暫時無法追回的外逃人員,先提請司法機關依法啟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追繳外逃人員違法所得。
追贓再發力,防逃也持續加碼。監察體制改革後,市追逃辦把新增監察對象全部納入防逃體系,將防逃觸角延伸到國有企業、公辦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形成防逃工作無死角、全覆蓋。
在「不能逃」上下功夫,我市根據「以追為主、追中有防、追防結合」的工作思路,構建追防並舉的嚴密防逃體系。市追逃辦會同組織部門繼續抓好違規辦理和持有因私出國(境)證件的治理工作,嚴格執行黨員幹部護照管理和出入境審批制度,加強「裸官」管理;充分發揮金融監管部門日常監測職能,強化可疑資金監管;對不同的情況及時採取不同的防控舉措,特別是緊盯當前扶貧領域專項治理和「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重點做好防逃工作,及時做好邊控和資金查扣等措施,既防住人員外逃,也防住資金轉移,形成打防結合、綜合施策的追逃防逃追贓工作格局。
今年4月,合川區紀委監委對某區屬國企負責人立案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該區紀委監委提前預判,制定防逃預案,依法對相關涉案人員採取限制出境等防逃措施。伴隨著審查調查的深入,預案作用凸顯。立案前,已謀劃外逃的一名重要涉案人員被及時控制並採取留置措施。懾於強大的壓力,兩名涉案人員先後主動投案。
春節前夕,一個從福建晉江打來的電話讓專案組喜出望外:潛逃22年的洪達君決定投案。
「逃了22年,也惶惶不可終日了22年。」1月25日,回到重慶的洪達君提及潛逃歲月悔不當初。
洪達君原系墊江縣太平信用社會計,利用職務之便貪汙存款利息4.8萬元後,為逃避調查於1997年8月出逃。
去年10月起,按照中央追逃辦統一部署,市追逃辦圍繞監察法規定的六類監察對象在全市對外逃人員重新進行清理。作為監察對象,洪達君隨之被納入「天網行動」開展追逃。
事發後,洪達君潛逃至福建省晉江市。他擔心被發現,不敢用身份證,東躲西藏。墊江縣成立專案組從頭梳理案情線索,進行深度研判,掌握洪達君的活動軌跡,有針對性制定勸返方案,隨後通過其親屬開展多次規勸。洪達君最終決定主動投案。
去年以來,在中央追逃辦的領導下,我市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以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為抓手,逐案分析研判,制定追逃方案,緊盯重點案件,把握時機,靶向發力,對有勸返條件的外逃人員耐心勸返,對拒不悔改的果斷出擊。「隨著追逃追贓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震懾效應持續釋放。」市追逃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法律的威懾、政策的感召和親情的規勸下,今年已有3名外逃人員主動投案。
李榮柯就是其中之一。「在當前的追逃追贓形勢下,國外也不是所謂的天堂。」他說:「我深深地感受到,什麼事都要面對,都要跟組織交代清楚,千萬別外逃了,外逃沒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