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動畫片惹的禍,孩子一不高興,就對著媽媽喊:臭狗熊,你別跑

2021-01-15 渤海灣的安小辰

#國產動畫#

文丨安小辰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看動畫片會出現模仿動畫片人物的行為,有的行為十分逗趣,但也有很多行為會引發「事故」。

可以說,只要動畫片出眾,就不會少有模仿者,模仿的愛好是不分年齡的,小孩子可以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他們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做,給大人家長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孩子長大了,仍然對模仿有興趣的,會參加漫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cosplay。

01模仿要適度

大一些的孩子,已經懂事了,他們知道動畫片裡有一些行為是危險的,自覺的不會去模仿那些危險的動作。

小孩子不一樣,大人有的時候忙,就讓小孩子自己去看動畫片,沒有人告訴孩子什麼是不能做的。

當孩子在家長面前表現動畫片裡逗趣的動作時,還非常高興。但是不要忘了,他不止會模仿有趣歡樂的行為,還會模仿一些危險動作。

這就明明確確地告訴了家長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告訴他們動畫片中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不應該不關注動畫片的內容,而只是把它當作哄孩子的工具,陪伴孩子看看動畫片,尤其是危險畫面,一定要跟孩子指出,是不能做的。

從前小辰是不喜歡《小豬佩奇》的,只覺得太過幼稚,但是了解到這麼多的模仿事故後,只覺得《小豬佩奇》還不錯,因為在這裡做錯事情會立馬道歉,會讓孩子了解到這件事是不對的,頂多孩子就會模仿個踩泥坑!

小孩子對模仿有一種奇特的成就感,他覺得模仿成功某個情節會感到榮耀,但是《小豬佩奇》做錯事情會道歉,會讓孩子感到這件事不是一個光榮的事,而不去模仿。

02模仿《熊出沒》出現的大事故

《熊出沒》是一部主題為保護環境的動畫片,深受家長小孩子們的喜愛,但是有一些孩子還不懂什麼是危險行為不能模仿,導致出現了很多模仿問題。

輕一點的,就比如鄭州張女士家三歲半的兒字,一不開心,就模仿光頭強說:「我要砍死你」、「臭狗熊」。

還有湖北武漢一個四歲的孩子,說要找一把電鋸過過癮,多嚇人。

這兩個情況,還是被及時發現的。

鄞州有一個孩子因為看了《熊出沒》中熊二烤火的情節,就模仿熊二燒木頭取火,結果引發了大火,有一個人差點葬身火海,還好沒有造成死亡。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還有什麼模仿光頭強鑽落水管,結果造成全身多處骨折,被送往醫院。

姐姐模仿光頭強使用電鑽往妹妹臉上划去,小女孩的鼻子和右臉都被鋸開了,多可怕,無知是多麼可怕。

其實《熊出沒》這部動畫片沒有什麼問題,成功的動畫片都會被模仿,還有一個四歲男孩模仿奧特曼,對媽媽拳打腳踢。

到底怎麼樣才能避免這樣的事故呢?

家長是能提醒孩子,但有的時候,家長確實非常的忙,那麼只能根源性解決這件事。

小辰覺得要給動畫分分級,像是《喜羊羊與灰太狼》、《摩爾莊園》、《豬豬俠》這一類的適合七歲及以上的兒童觀看,《熊出沒》、《洛克王國》、《賽爾號》、《巴啦啦,小魔仙》則適合十歲及以上的孩子觀看。

03動畫等級制

多大的孩子就應該看多大孩子應該看的動畫片,超出年齡的,是絕對看不了的,而低年齡段的孩子看的動畫片都是以智力發育為基礎的,沒有危險動作,考慮各種因素,一個人可以從低年齡段逐步解鎖更高的層次。

這樣,成年人看的動漫便可以更加寬鬆,而不是只因為小孩子不能看某個片段,就強制性地把某個片段給刪除,等級制不論對大人還是孩子,都是極好的。

近些年不斷有因為模仿動漫而造成的悲劇,這不僅僅是提醒家長的,而是為廣大群眾都敲響警鐘,誰都會有後代,現在不在乎,以後有孩子呢。收起吃瓜的姿態,擺正態度,加入到支持動畫分級制的隊伍中來。

從2014年,就有人提出了動畫等級制,然而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等機制都沒有真正實施起來。那麼現在,已經有那麼多悲劇發生的現在,是不是應該重視起來了?

各位漫迷們,你們覺得我們國家是否應該實行動畫等級制?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寶寶多大能喊「媽媽」?早於這個月份,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好
    如果你家寶寶喊媽媽早於這個月份,那麼恭喜你,這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好。寶媽:「救命啊,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珊珊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兩個寶寶生的都特別可愛,不少人都特別羨慕她,但珊珊最近可是為孩子的事情「愁」壞了。
  • 動畫片人物染髮被舉報?怕孩子模仿學壞?是防患未然還是草木皆兵
    當然,動畫片不是一定要對敏感內容避而不談,而是要以適當的方式來講述。此時,相關部門和孩子家長,對未成年人的行為引導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了。1、相關部門可建立動畫片分級制度,既促進動畫產業的多元發展,也讓孩子可選擇適應級別的動畫片進行觀看。動畫片對孩子的價值觀導應該是積極、正面的,面對多起兒童模仿動畫片中的暴力、危險等情節和畫面,而造成的傷害事件。
  • 徐州7歲男童模仿動畫片內拆電扇 手掌被絞爛
    看了動畫片《熊出沒》後,7歲的男孩浩浩(化名)突發奇想,想模仿電視裡主人公光頭強,想要製作一部「能將人都吹走的『超級電扇』」。他模仿動畫裡的電扇形狀,在家裡一臺正在通電運行的落地扇前搗鼓起來,悲劇發生了,他的左手掌、手指被高速旋轉的扇片嚴重絞傷。 揚子晚報記者 馬志亞 通訊員 王可揪心的傷害!
  • 小男孩模仿光頭強 砍傷手指
    今年3月20日下午,類似一幕在宿遷上演,一個兩歲半的男孩,模仿動畫片《熊出沒》裡的光頭強,結果用斧頭把自己的兩根手指砍傷……重演悲劇小男孩模仿光頭強,砍傷自己兩根手指《熊出沒》是最近幾年十分熱門的動畫片,很受孩子們歡迎。手中揮舞著斧頭或是電鋸,口中嚷嚷著「惹我光頭強,揍你沒商量」……這是片中人物光頭強的經典形象。
  • 孩子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動畫片?《櫻桃小丸子》引網友刷屏懷念
    小丸子會和媽媽頂嘴,會和姐姐吵架,就像電視機前的你我一樣,吵完又和好如初,但小丸子一大家子卻和和睦睦,十分符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小丸子雖然只有九歲,但總是「金句」頻出。90年的年輕媽媽曉琍對此表示有點無奈,也說出了自己的顧慮:現在孩子愛模仿,像一些魔法類的動畫片,孩子在現實中看到人就直接巴拉拉小魔仙變身,然後還會在地上打滾,挺無奈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篩選一些正能量比較多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動畫片,像《汪汪隊立大功》、《超級飛俠》、《海底小縱隊》這些我覺得三觀正,寓意也比較好,比較能積極地引導孩子。
  • 一不高興,就喜歡板著臉對你的星座
    讓我們一起看看十二星座中那些一不高興了,就喜歡板著臉對你的幾個星座吧,你上榜了嗎?當你惹了他們不高興了,他們或許不會對你發脾氣,可是很容易獨自生悶氣。而且,在他們不高興時,就喜歡板著臉對你,甚至說不理你就不理你。尤其面對自己重視和在意的人,個性比較敏感的巨蟹座人很容易情緒外洩,一旦兩人鬧了口角和誤會,心情不好時最易跟對方堵氣,隨著生氣的程度會不搭理對方很長時間,從你招惹了他們的那刻起,既不會有好臉色,也會選擇忽視你很久。可謂屬於一不高興,就喜歡板著臉對你的類型。
  • 一不高興,就喜歡板著臉對你的星座
    讓我們一起看看十二星座中那些一不高興了,就喜歡板著臉對你的幾個星座吧,你上榜了嗎?巨蟹座:巨蟹座人明明屬於心思最細膩的一類人,可是又不喜歡將情緒上的變化展露在外人面前,反而很擅長掩飾自己最真實的情緒。當你惹了他們不高興了,他們或許不會對你發脾氣,可是很容易獨自生悶氣。而且,在他們不高興時,就喜歡板著臉對你,甚至說不理你就不理你。
  • 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好好看完這四部動畫片一定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於是同事問我:「杜老師,有沒有什麼動畫片孩子看看比較好呢?」我們都知道,自從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在的孩子看動畫片真的越來越方便,但是學齡前的兒童,很多對事物的認知,對好壞的分辨能力都在這個階段有所提高,給孩子看合適的動畫片對孩子的成長也特別有幫助,下面這五部動畫片我就覺得不錯,給孩子看很合適。
  • 孩子情緒陰晴不定?都是「鐘擺效應」惹的禍,家長要懂得調控情緒
    朋友阿明的孩子今年5歲,上幼兒園的寶寶白天在幼兒園的時候很乖,老師都會誇孩子聽話。然而,到了家裡,面對父母的時候,孩子就是另一副樣子了。有時孩子會因為一個東西壞了而難過很久;有時找不到一個玩具了,孩子會先喊爸爸媽媽,這時,找到了玩具倒還好,要是沒有找到的話,孩子哭得能把天給掀了。
  • 看英文動畫片就能學會說英語?資深媒體人媽媽表示,沒那麼簡單!
    要說孩子們最愛的學英語的方法,相信原版動畫片是絕對沒有爭議的。但小E也知道爸爸媽媽們對動畫片的態度比較「曖昧」:看吧,怕孩子只關注劇情沒把英語聽進去;不看,又覺得少了點磨耳朵的工具。還記得之前我們分享過的《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這位資深媒體人媽媽也經歷過同樣的困惑,小E邀請她總結了下她通過英文原版動畫片幫助零基礎的寶寶進行英語啟蒙的經驗,文末還有她的片單推薦奉上哦~ 正文分割線 周小立資深媒體人兩個女兒:小宇宙和小西瓜為什麼要做英語啟蒙,我是有血淚教訓的。
  • 爸爸請「大師」給娃取名,以為很完美,一部動畫片播出後孩子哭了
    名字作為一個符號,伴隨孩子一生。對於父母來說,給孩子取名是一件既幸福又苦惱的事情,大多數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取一個特殊又有內涵的名字,希望孩子將來能夠一「名」驚人,但是有很多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過於「特殊」,往往是好心辦壞事。
  • 為何有的女人身上很「臭」?原來竟是「這裡」惹的禍,不容忽視
    但是也有一些女人,身上卻有一種「臭」味,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讓人不敢靠近,十分影響形象。當然,這不排除一些人不講衛生,不愛洗澡,不勤換洗衣服,就會導致身上出現難聞的味道。但是有一些女人,明明很乾淨衛生,但身上依然有難聞的味道,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女人的「私處」惹的禍,比如月經期。很多女人在來月經的時候,身上都會有一些腥味,比較明顯。
  • 孩子眼睛裡的眼白有「黑點」?爸媽不用驚慌,這3原因惹得「禍」
    文/育兒全明白很多孕媽在懷孕期間會吃很多葡萄,以此希望孩子的眼睛變得「水汪汪」「黑又亮」,可是偏偏有娃生下來後,眼睛是「水汪汪」的,但是在孩子眼睛裡的眼白處,卻有一個「小黑點」,這讓很多寶媽驚慌失措。這時的爸媽大可放心,不用太過緊張,其實啊,孩子眼睛裡眼白有「黑點」,多半是這3原因惹得「禍」。
  • 7歲男童模仿動漫人物拆電扇 手掌被絞爛(圖)
    新聞加點料  第三方說法  心理專家:錯誤情節誘導兒童模仿  「現在很多動畫片情節空洞,但是充斥著各種暴力和少兒不宜內容。由於這些節目深受孩子喜歡,而他們的價值觀、社會判斷能力有限,很容易出現"學樣"的情況。」
  • 5個媽媽不想孩子看的鏡頭,王默被罰,最後1圖少兒不宜難倒所有人
    5個媽媽不想孩子看的鏡頭,王默被罰,最後1圖少兒不宜難倒所有人文|||阿布七月是一個動漫火爆月,孩子們都放假了,在假日裡對於孩子們最快樂的事,那就是看動畫片,看漫畫。那些經典的動漫,甚至有的更新了20年,有的像雨後春筍一般快速長大。
  • 萌娃模仿媽媽生氣,秒出表情包:有沒有發現,孩子開始看你臉色了?
    文 |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此前,我看到一段「萌娃模仿媽媽生氣」的視頻,頓時感慨:原來,孩子對我們的情緒,真的是太敏感了!視頻中正在吃飯的妹妹突然停下筷子,問道:「媽媽,你為什麼生氣呀?」媽媽回覆:「我沒有生氣。」妹妹愣了半秒,猶豫道:「那你的眼睛怎麼這樣?」
  • 10歲男孩聽力出問題,大夫發現耳朵裡長「毛」,都是壞習慣惹的禍
    孩子和孩子的媽媽對於這種情況都感覺到非常的擔心,同時也感覺到沒有辦法理解孩子的外耳道裡邊為什麼會長出真菌呢?醫生隨後對孩子進行了了解,發現小男孩經常喜歡帶著入耳式的耳機,就告訴了孩子的家長具體原因。原來就是耳機惹的禍,因為孩子經常戴著耳機,又是夏天導致沒有辦法給耳朵進行好的通風。
  • 5歲孩子一張嘴嚇跑同伴!扁桃體炎、牙齦炎,很可能是它惹的禍
    確實和爸爸媽媽的顏值不在一條線上!我注意到孩子有一個特別明顯的表現,嘴巴一直是半張著,嘴唇隨著呼吸上下起伏,看上去牙齒還有點齙。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張口呼吸。什麼是張口呼吸?雖然,人的嘴和鼻子都能呼吸。但是,鼻子才是我們主要的呼吸器官。如果口腔的呼氣量佔到了30%以上的話,就稱為「口呼吸」。
  • 孩子突然從叫「媽媽」變成「媽」?不光是變扭,還暗示了兩種心理
    尤其是作為媽媽的私心,都希望寶寶在1歲左右開始學說話時,第一個叫「媽媽」。這種場面無數次想起都是莫名的感動,甚至忍不住喜極而泣,想要把孩子再次擁入懷中。可隨著這個臭小子或臭閨女慢慢長大,原先甜甜的叫聲「媽媽」,不知從何時開始,卻變成了「媽」或是「老媽」。「為什麼我家萌娃從2歲開始一直喊媽,真是欲哭無淚。」
  • 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他就開始模仿你說話的模樣。有次葫蘆娃看到鄰居,距離較遠,她大聲喊了句「爺爺」,可是當距離近了,她竟然改口了,喊了「叔叔」。別提鄰居有多高興了。歌德就曾說過:並非語言本身有多么正確,有力,或者優美,而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的力量。不僅如此,孩子的語言表達裡還藏著各種各樣的需求,不是說人小鬼大嘛,他們也有很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