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
文丨安小辰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看動畫片會出現模仿動畫片人物的行為,有的行為十分逗趣,但也有很多行為會引發「事故」。
可以說,只要動畫片出眾,就不會少有模仿者,模仿的愛好是不分年齡的,小孩子可以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他們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做,給大人家長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孩子長大了,仍然對模仿有興趣的,會參加漫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cosplay。
01模仿要適度
大一些的孩子,已經懂事了,他們知道動畫片裡有一些行為是危險的,自覺的不會去模仿那些危險的動作。
小孩子不一樣,大人有的時候忙,就讓小孩子自己去看動畫片,沒有人告訴孩子什麼是不能做的。
當孩子在家長面前表現動畫片裡逗趣的動作時,還非常高興。但是不要忘了,他不止會模仿有趣歡樂的行為,還會模仿一些危險動作。
這就明明確確地告訴了家長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告訴他們動畫片中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不應該不關注動畫片的內容,而只是把它當作哄孩子的工具,陪伴孩子看看動畫片,尤其是危險畫面,一定要跟孩子指出,是不能做的。
從前小辰是不喜歡《小豬佩奇》的,只覺得太過幼稚,但是了解到這麼多的模仿事故後,只覺得《小豬佩奇》還不錯,因為在這裡做錯事情會立馬道歉,會讓孩子了解到這件事是不對的,頂多孩子就會模仿個踩泥坑!
小孩子對模仿有一種奇特的成就感,他覺得模仿成功某個情節會感到榮耀,但是《小豬佩奇》做錯事情會道歉,會讓孩子感到這件事不是一個光榮的事,而不去模仿。
02模仿《熊出沒》出現的大事故
《熊出沒》是一部主題為保護環境的動畫片,深受家長小孩子們的喜愛,但是有一些孩子還不懂什麼是危險行為不能模仿,導致出現了很多模仿問題。
輕一點的,就比如鄭州張女士家三歲半的兒字,一不開心,就模仿光頭強說:「我要砍死你」、「臭狗熊」。
還有湖北武漢一個四歲的孩子,說要找一把電鋸過過癮,多嚇人。
這兩個情況,還是被及時發現的。
鄞州有一個孩子因為看了《熊出沒》中熊二烤火的情節,就模仿熊二燒木頭取火,結果引發了大火,有一個人差點葬身火海,還好沒有造成死亡。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還有什麼模仿光頭強鑽落水管,結果造成全身多處骨折,被送往醫院。
姐姐模仿光頭強使用電鑽往妹妹臉上划去,小女孩的鼻子和右臉都被鋸開了,多可怕,無知是多麼可怕。
其實《熊出沒》這部動畫片沒有什麼問題,成功的動畫片都會被模仿,還有一個四歲男孩模仿奧特曼,對媽媽拳打腳踢。
到底怎麼樣才能避免這樣的事故呢?
家長是能提醒孩子,但有的時候,家長確實非常的忙,那麼只能根源性解決這件事。
小辰覺得要給動畫分分級,像是《喜羊羊與灰太狼》、《摩爾莊園》、《豬豬俠》這一類的適合七歲及以上的兒童觀看,《熊出沒》、《洛克王國》、《賽爾號》、《巴啦啦,小魔仙》則適合十歲及以上的孩子觀看。
03動畫等級制
多大的孩子就應該看多大孩子應該看的動畫片,超出年齡的,是絕對看不了的,而低年齡段的孩子看的動畫片都是以智力發育為基礎的,沒有危險動作,考慮各種因素,一個人可以從低年齡段逐步解鎖更高的層次。
這樣,成年人看的動漫便可以更加寬鬆,而不是只因為小孩子不能看某個片段,就強制性地把某個片段給刪除,等級制不論對大人還是孩子,都是極好的。
近些年不斷有因為模仿動漫而造成的悲劇,這不僅僅是提醒家長的,而是為廣大群眾都敲響警鐘,誰都會有後代,現在不在乎,以後有孩子呢。收起吃瓜的姿態,擺正態度,加入到支持動畫分級制的隊伍中來。
從2014年,就有人提出了動畫等級制,然而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等機制都沒有真正實施起來。那麼現在,已經有那麼多悲劇發生的現在,是不是應該重視起來了?
各位漫迷們,你們覺得我們國家是否應該實行動畫等級制?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