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集合信託違約超1600億,未來3年還有9.2萬億信託到期

2021-01-13 第一財經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20年全年,集合信託產品共發生310多起違約事件,涉及違約項目金額超過1600億元。

業內預計,2021年信託行業日子依然不好過,信託產品2021年到期規模將有3.8萬億元。1月11日,中國信登數據顯示,2020全年新增辦理完成初始登記的信託募集金額為6.82萬億元,新增產品筆數為2.79萬筆,辦理完成終止登記的募集金額為6.73萬億元,清算產品筆數為1.74萬筆。同時,未來3年信託產品到期規模分別為3.8萬億元、3.37萬億元和2.01萬億元。

2020年違約項目金額超1600億

一位中型信託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信託什麼業務都可以做,因為制度優勢,牌照比較有價值,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當前,在強監管下,信託的牌照優勢減弱,信託行業開始分化。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經濟下行中,信託行業累積的風險隱患加速暴露。

例如,華信信託官網顯示,2020年9月24日至11月3日期間,有27款信託計劃延期兌付本金及收益。延期原因為,由於融資企業未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在各方的支持下,正在加快推進底層信託資產處置變現;積極推進增資擴股,引入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推動自有資產的處置變現。上述資金均用於信託計劃的兌付。」華信信託表示。

截至2020年上半年,安信信託需計提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約27.34億元,其中主要包括,貸款類資產減值準備約3.5億元,債權投資類資產減值準備約20.8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約0.41億元,應收及其他應收款資產減值準備約-0.22億元及預期信用減值損失約3.67億元。安信信託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總資產203.33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1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15億元。

清收兌付工作是安信信託在2020年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2020年1~9月,安信信託信託業務兌付本益275.82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兌付本益88.85億元,包含主動管理類兌付投資者本益71.56億元,通道類業務兌付本益17.29億元。

「在梳理存續項目資產基礎上,注重實效,採取多種手段如資產轉讓、資產重組、交易對手再融資、司法保全、訴訟等方式對到期項目進行清收,對底層資產進行變現。特別是在訴訟保全方面,公司著力加強了相關人力資源配置,強化對已逾期信託計劃融資人的訴訟保全工作,多起相關訴訟已經收到法院一審勝訴判決。另外,通過訴前、訴中保全,追加抵押物等方式,提高涉訴標的資產的安全邊際。」安信信託相關人士對記者回應。

據第三方平臺不完全統計,2020年12月共發生信託產品違約事件13起,涉及金額82.42億元。從投向領域來看,房地產、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等領域均是違約事件高發的領域。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20年全年違約金額超過1600億元。

由「被動控制風險」向「主動經營風險」轉型

「在過去規模導向的『一俊遮百醜』的市場評價體系下,粗放的發展模式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信託公司業務發展質量的問題,從過去5年的行業收入結構排名變動也可以看出,行業結構非常不穩定。我們預測,部分業務基礎較好、業務結構合理、風險管理水平優異的機構將在行業調整周期中脫穎而出;部分『虛胖』的機構將在未來幾年內承受信託規模和收入調整或下滑的壓力;退潮過程中可能還會發現『裸泳』的機構。」畢馬威金融行業戰略諮詢合伙人支寶才表示。

支寶才還稱,傳統信託公司風險管理體系以項目審批為核心,第一要義是「嚴控風險」和「損失最小化」。但隨著股權、標品投資類業務佔比上升,風險管理的複雜程度大大提高,信託公司風險管理能力亟待全面升級,由「被動控制風險」向「主動經營風險」轉型。

「自2017年以來,信託業按照監管引導的方向,持續去通道、去嵌套,大力發展轉型業務,探索服務信託業務,行業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但我們仍面臨一些發展的矛盾,或者說是轉型期的陣痛,主要是剛兌預期尚未完全打破、投資者偏好與權益類產品不匹配、投資者教育不充分等。如何從根本上轉變投資者的觀念,培育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進而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信託行業面臨的關鍵難題。」中融信託董事長劉洋在近期舉行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表示。

劉洋稱,培養良性健康的投資文化,不應當是由投訴、「爆雷」等負面事件推動,由外而內的一種倒逼行為,而是由金融機構主導,從理念到產品再到投資者,一場由內而外的自我變革。首先,轉變經營理念,解決定位不清的問題,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抑制投機衝動,真正做到回歸信託本源;其次,培養受託人文化,解決文化偏離的問題。當前,在利益安排上,對於融資人與信託公司的利益博弈關注過多,對於環境和社會利益、投資者利益關注不足。另外,在專業能力上,人才儲備和資源整合能力滯後,支持業務轉型的力量較為薄弱。再次,目前信託公司能提供的服務還過於單一,產品線也不夠豐富,信託公司要逐步具備為投資者提供一攬子、一站式綜合服務的能力。

「在監管導向之下,規模不能無休止擴張,需將重點放在『提質』上,信託公司此時可將投資目光更多地放在疫情之後的經濟提升領域,例如消費金融類項目,落實並且促進國家『雙循環』發展戰略;抑或發掘優質的政信合作,積極參與基礎建設項目。」普益標準研究員張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張迪稱,由於信託行業的爆雷現象和打破剛兌的趨勢,投資者對信託產品多少持觀望態度。其實,打破剛兌並不意味著投資虧損,對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前了解項目資金運用領域和風險預判情況,在投資過程中隨時跟進信託公司披露的產品信息,不可輕信「小投入大回報」的虛假宣傳。

相關焦點

  • 信託周報(12月14日)
    文 | 財聯社 林漢垚1.11月集合信託發行成立規模升溫 收益率翹尾 違約集中在工商企業領域2.信託業增資潮持續升溫 又一家信託公司增資獲批!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0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3.32%,發行規模2504.10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38.44%。在集合信託成立、發行市場升溫的情況下,平均預期收益率也出現了2020年首次上行,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達6.64%。另外,據不完全統計,11月共發生信託產品違約事件13起,涉及金額71.60億元。
  • 信託周報(11月2日
    股權流拍、26隻產品延期 華信信託「排雷」工作日益緊迫 2. 罕見!中信信託被套,20億本金恐損失慘重 3. 中梁地產陷信託違約疑雲?塌方式貪腐、大規模維權 4.
  • 信託公司信託產品信息更新-1月11日
    來源:天祿好信託二、信託產品兌付類1.華鑫信託鑫投56號,第3期(成立日2019/1/9)及第4期(成立日2019/1/11)客戶本息預計今日進行劃付2.光大信託悅鼎7號第3、4期本息已經兌付到帳3.光大信託新然14號阜寧,第三期於今日兌付,另外4-8期將於明後天提前兌付,4-8期客戶利息結算至今日4.光大信託渝榮7號濰坊項目,第1期已於今日到期,項目正常兌付,預計本周到客戶帳上,不會超過10個工作日三、行業市場信息1、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5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淨回籠150億元。
  • 信託扎堆爆雷引發監管升級,川信、華信、安信等面臨存亡危機
    據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6月末,信託行業風險項目總規模尚為1913億元,可到了今年1季度末,由於「新冠疫情以及監管部門加大風險排查力度的影響下」,風險資產規模激增至6431億元、涉及項目1626個。或因風險大於預期,信託業協會9月發布的2020年2季度末數據已不再披露風險項目情況。
  • 原創| 大年初一,海航能兌現17億信託基金嗎?
    昨日晚間,海航基礎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孫公司海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與中信信託於2017年1月籤署《信託貸款合同》。截至目前,貸款餘額為16.997億元,信託計劃項下貸款將於2月16日起至2018年11月底陸續到期。目前,公司不存在貸款本金以及信託收益或無法按期兌付的情況。  該信託計劃到期日2月16日恰逢大年初一,法定節假日,兌現可能性並不大。
  • 警方通報華信信託董事長持械傷人被刑事拘留 華信信託稱公司各項...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2021年1月8日,大連市公安局西崗分局官方微博消息,1月6日17時許,西崗區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信託」)辦公樓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經初審,犯罪嫌疑人董某成(男,6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王某(女,54歲,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某成持械擊打王某致其身體多處受傷。目前,王某正在醫院救治,犯罪嫌疑人董某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對此,華信信託1月8日早間回應表示,2021年1月6日晚,我司董事長董永成與總裁王瑾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永成對王瑾造成人身傷害。
  • 天津信託遇上「老賴」,「神秘」的5300萬元違約金怕是打了水漂
    2014年3月31日,天津信託作為受讓方,天津世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天津世紀」)作為轉讓方和回購方,籤訂了標的股權公司《受益權轉讓(回購)合同》,以5.9億元的價格進行交易。彼時,林卓延就向天津信託出具了個人擔保聲明書。為此,天津信託發行了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信託規模5.9億元,其中優先受益權4.9億元,劣後受益權1億元。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信託行業資金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趨於...
    與2018年相比,工商企業繼續在資金配置中佔據首位,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達到31.5%,基礎產業和房地產佔比分別上升到第二和第三位,金融機構佔比則從第二位下滑到第四位,防範風險向金融市場外溢,信託資金運用的結構趨於優化。
  • 4家信託搶先披露年度業績:五礦27.84億淨利居首,中融54.88億營收第...
    整體來看,信託公司淨利潤有漲有跌,業界觀察人士指出,由於信託業務需要1~2年時間才能產生收益,2020年開發的項目僅部分體現在當年的經營數據中,而大部分體現在2021年的經營數據中,目前公布的財務數據無法充分顯現出2020年強監管與經濟波動給行業帶來的衝擊。
  • 東莞信託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整體來看,展望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猶存,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效應持續顯著,價格形勢複雜,CPI仍有上行空間,投資仍面臨下行壓力。  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中國註冊會計師:王兵  中國註冊會計師:潘桂權  中國·武漢 2020年3月6日  5.1.2 資產負債表  ■  法定代表人:黃曉雯 會計機構負責人:張凌  5.1.3 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利潤表  編輯單位:東莞信託有限公司 單位
  • 東莞信託董事長黃曉雯:REITs應成為信託公司的主業
    東莞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曉雯受邀出席並參加圓桌論壇分享觀點。中國REITs產品從2014年便開始探索,截至2019年10月底,已經發行類REITs產品達到58支,累計發行金額達到1165.71億元。並呈不斷上升趨勢,有望在十年內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重要的構成之一,這也給REITs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一年來,海南全省累計發行了4筆類REITs(包括ABS和CMBS)相關產品,累計發行30多億元。
  • 1983年的信託總經理!這家公司公開招聘結果逐步清晰
    2020年7月,北方信託原總經理韓立新升任董事長,此後公司總經理一職空缺。當年9月,北方信託發布公告,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總經理以及3位副總經理。總經理全面負責日常經營管理,3名副總經理分別分管信託業務,自營和投資銀行業務,業務運營、信息科技及網際網路金融業務。  信託百佬匯記者了解到,獲任北方信託總經理的黃河此前為江蘇信託副總經理。
  • 東莞信託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摘要
    ,並明確了未來資管市場的發展方向,這意味著信託行業告別了以規模數量為標誌的高增長階段,進入到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4.5.5 法律風險及聲譽風險狀況及其管理策略  4.5.5.1法律風險、聲譽風險狀況  公司能夠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合規經營,2018年未發生被訴案件;未發生到期無法支付或無法履約所帶來的聲譽損失。
  • 東莞信託總經理陳英:信託銀行是信託公司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
    來源:新浪財經陳英 東莞信託有限公司總經理6月9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以「探尋——迭變商業新邏輯」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第二場——「 新機遇·數字金融向未來」主題會議召開。東莞信託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英參加會議並發表題為「數位化時代的信託升級脈絡」的主題演講。陳英表示,中國信託業在1979年復業以來40年時間,經歷了歷次的轉型。信託從原來的募集資金支持實體經濟逐漸的轉為以理財為主,給居民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的過程,體現了信託業為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過程的變革。而今天,金融科技及數位化影響到信託業的整個發展。
  • 旋渦中的華信信託:一面深陷兌付危機,一面管理層「內訌」持械傷人
    王瑾,現年54歲,歷任華信信託財務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理財中心/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總裁助理、副總裁;華信信託常務副總裁,2020年1月升任總經理。 另外,王瑾和董永成兩人為東北財經大學校友,王瑾在華信信託從財務開始做起,在員工眼中屬於董永成嫡系。
  • 年內16家信託公司負責人變動(名單)
    近日,銀保監會官網顯示,北京銀保監局已核准劉正均中信信託董事長、董事的任職資格。不同於前任董事長陳一松從中信信託內部產生,劉正均來自中信集團。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2020年已有16家信託公司的負責人發生變動。從產生渠道看,信託公司或者所在集團內部調動居多,外部聘任較少。
  • 警方最新通報:華信信託董事長被依法刑拘!公司聲明來了
    華信信託2019年報顯示,王瑾現年54歲,曾任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理財中心/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總裁助理、副總裁;華信信託常務副總裁,2020年1月升任總經理。陷入兌付危機公開引戰不順2020年開始,華信信託經營風險逐步暴露公開。2020年4月,監管部門叫停了華信信託的「資金池業務」,華信信託陸續陷入困境。2020年9月,華信信託陸續在官網披露27款信託計劃延期公告,延期的原因均是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截至目前,27款延期產品已兌付了4款。
  • 身處巡查期東莞信託陷金凰假黃金事件 2019年信託資產實業投向超4成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7月2日訊(記者 常實 鹿凱) 近期,隨著金凰假黃金一事繼續發酵,包括東莞信託、民生信託在內相繼發布對外公開聲明。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東莞信託也正處於地方部委對其巡視階段。巡察組從2020年5月20日至2020年7月20日,對東莞信託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總監、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重要崗位領導幹部問題的來信來電來訪,重點是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方面的舉報和反映。就巡查開展具體情況,以及金凰事件最新進展,中國網財經致電東莞信託,對方回應稱:「目前暫不接受外部採訪。」
  • 信託產品四大風險處置手段 為收益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信託界作者: Trust World 隨著收入的提高,大家對理財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作為一種兼具資金募集優勢和高度資金運用靈活性的合規金融產品,信託在資產管理類產品中屬於高收益型的,一般收益都在年化6%-10%之間。因此,對於有風險承受意願的高淨值投資者來說,信託產品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 2020年十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6556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比1-9月份提高0.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133294萬平方米,同比持平,1-9月份為下降1.8%;商品房銷售額131665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