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杞,字子良,出生於名門望族,宰相盧懷慎的孫子,御史中丞盧奕的兒子,以父蔭入仕。依據《新唐書》和《舊唐書》對於盧杞的描述是「杞貌陋而色如藍,人皆鬼視之」,這表明盧杞確實相貌醜陋,體態也糟糕。
依靠家族背景,盧杞出任清道率府兵曹,沒有多久就被朔方節度使看中,招攬到自己的麾下,偶然又得到唐德宗的賞識,開始平步青雲,逐漸做到了宰相的位置。盧杞當上丞相之前,因為相貌常常受到他人的譏諷和嘲笑,自己越發的自卑和敏感,心理慢慢不平衡、扭曲,變得陰毒狡詐。得罪過他的人無一不被報復、整治甚至被逼而死。
但當時名將又是老臣的郭子儀卻不敢怠慢他,反而對他客客氣氣的,這是為什麼呢?
郭子儀晚年退休在家後,每日就聽聽歌、看看舞、聊聊天,打發時光罷了。有一次,盧杞前來拜訪,郭子儀立即讓姬妾和歌姬全部退下,不準路面,自己則整理衣冠接見盧杞,客客氣氣地同盧杞交談,絲毫沒有鄙夷、嘲諷的意思。盧杞走後,家人詢問這樣做的原因,郭子儀認為盧杞雖有才幹,但貌醜心狠,心胸狹隘,一旦得罪,將來掌權了,一定會睚眥必報,那麼我們家就要遭殃了。
當時的盧杞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郭子儀卻能將其分析透徹,後來之事果真如郭子儀預料的那樣發生,那些當年得罪過、輕視過他的人,無一例外地遭到了陷害、整肅,如名臣楊炎、顏真卿、嚴郢、張鎰等人最終或死或貶,結局都很悽慘。唯獨對郭子儀一家很是寬厚,就算犯了什麼罪,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壓下來。
盧杞任職相位期間,不僅嫉賢妒能,在朝中大肆排除異己,還同地方節度使頻頻發生摩擦與擠兌,最終釀成河北、河南多地藩鎮的叛亂。盧杞為籌措軍費,開列了房屋間架稅、除陌稅等等,弄得天下怨聲載道。涇原兵變,京師失守後,眾臣聯名彈劾盧杞,德宗罷免其相位,貶為新州司馬,後轉為澧州別駕,憂憤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