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顆蜜蠟老珠三年漲價9倍多:珠子假貨居多
一顆蜜蠟老珠三年漲價9倍多 珠子假貨居多
在一家國企上班的林小姐是一位珠子迷,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曬自己用各種蜜蠟、瑪瑙、石榴石等珠子DIY製作的手鍊和項鍊。有時為了尋找到一顆心儀的珠子,不惜花上幾千塊錢的成本。
3年前林小姐剛開始玩珠子時,蜜蠟老珠一克才100元多元,現在品相好一點的已漲到千把塊錢。
珠子價格漲瘋了
在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場擺攤的珠類賣家陳亮,每周都會遇到像林小姐這樣的瘋狂買家。以前,陳亮主要玩的品種是古錢幣,最近幾年開始迷上了瑪瑙、石榴石等珠類。
目前,古玩市場上珠子的材質很廣泛,老珠子主要有象牙、沉香、蜜蠟、瑪瑙、老珊瑚等,但量並不多。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老東西有厚重的文化內涵,戴著它,感覺自己觸摸到了古老的歷史。
陳亮說,兩三年前一顆成色上乘的南紅瑪瑙市場價在一兩百塊錢左右,今年漲到了1500元;而上等的玫紅色石榴石,兩三年前每克20-30元,去年漲到70元/克,今年市場上的普遍報價是200元/克。
除了瑪瑙和石榴石,蜜蠟的價格漲幅也相當驚人。杭州嶽王藝術城海源琥珀的老闆梁建華說,蜜蠟中的桶珠,品相上好的三年前才100多元/克,現在已漲到了近2000元/克。
這幾年新上市的新珠價格同樣跟著漲。梁建華說,以蜜蠟新珠為例,兩三年前一個手串的價格只要100多元,現在漲到了三四百元。
串珠成為收藏界的新銳品類
「這幾年古玩收藏品市場行情低迷,串珠是收藏界的一個新銳品類,最近三年才開始爆紅,」杭州一位資深古玩玩家沈先生說,特別是從去年開始,以前玩古錢幣或雜項的玩家有一半以上玩起了串珠。
串珠之所以能迅速走紅,沈先生認為,一方面老珠存世量不多,為商家炒作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目前玩名貴老珠子很流行,有錢的老闆、文藝界名人都喜歡戴串老珠。「此外,也可能跟現代人普遍壓力比較大有關,很多人覺得配戴這種珠類是一種精神寄託,摸摸珠子,讓心靜下來。」
梁建華說,以前買這種手鍊、項鍊,大多是自己戴戴的,現在很多人抱著投資和玩的心態。「目前收藏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
老珠成了玩家的新寵,也成了這兩年各大拍賣會雜項的主流。今年保利春拍,排在天珠念珠專場前三位的拍品分別是虎牙天珠13顆(成交價920000元)、金剛六眼天珠(成交價678500元)和南紅瑪瑙項鍊(成交價575000元)。
根據中國古玩商會的資料顯示,串珠在整個古玩收藏交易份額中的比例已從三年前的4%上升到了現在的23%,尤其在2014年北京古玩城春季交流會上,即使其他品類表現一般,串珠交易額仍舊在不斷攀升。
珠子市場過度炒作可見一斑
沈先生說,玩珠子等古玩有一定的門檻,如果是初級買家,眼見實物,多觀察。比如,真正的珠子與使用現代技術做出來的仿製品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需注重包漿、顏色、紋路、鑽孔方式等。
在資深玩家沈先生看來,未來老珠子雖然還有上漲空間,不過對待新珠需要持謹慎的態度。「目前市場上假貨居多,不太適合新手玩。」
除了以假充好,今年過度炒作在珠子市場已可見一斑。陳亮記得,一串108顆菩提石的手串,兩三前年市場價格在400元-500元,今年回落到了100元左右。「這幾年老珠子一火,像菩提石這種本身供應量比較大的新珠上市,價格自然回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