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1加1等於2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2。 ——《塔木德》
1946年,從奧斯維新集中營出來的一對猶太父子,輾轉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起了銅器買賣。期間,父親反覆對兒子說著上面那段話。
20年後,父親去世了,兒子秉承父業,獨自作著銅器生意,而且始終沒忘記父親千叮嚀、成囑咐的那句話,最終成了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
為了把父親的事業發揚光大,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鐘錶上的彈簧片,甚至做過奧運會的獎牌。
但其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處理了紐約州的一堆垃圾,把一磅銅賣銅到3500美元,至今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當然這堆垃圾也不是簡單的垃圾。這是1974年,美國政府翻新自由女神像剩下的建築廢料。
為了處理這堆廢料,美國政府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幾個月過了,沒有人接手。因為在美國,對垃圾處理有嚴格的規定,處理不好,不僅賺不到錢,而且可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這種虧本買賣沒有人會幹。
知道這個消息時,這個猶太兒子正在法國度假。他立即停止休假,直飛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廢銅、爛鐵和木料後,他沒說一句話,當即找到政府部門籤下了協議。
消息傳開後,許多同行都在嘲笑他,認為他這是吃力不討好,因為能回收的資源價值太少了,作為一個猶太商人來說,這種行為簡直是愚蠢至極。
猶太人的高明就在這裡,腦子裡有數不盡的賺錢想法。當街頭巷尾還傳著他的笑話時,他已經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並做了不同的處理。
廢銅熔化後鑄成小自由女神像,舊木頭加工成底座,廢銅廢鋁的邊角料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甚至把從自由女神像上掃下的灰塵都包裝起來賣給了花店。
說到這裡,可以想像,這些建築垃圾經過改造,均以高出它們原來價值的數倍乃至數十倍賣出,而且瞬間售罄、供不應求。
不到3個月的時間,這堆紐約州的垃圾在猶太人的手上,變成了350萬美元,而且每磅銅的價格整整高了1萬倍,佩服吧。
猶太人像這種以小博大的例子還有很多:
美國富翁辛普洛特將一個小小的土豆利用到極致,年賺利潤達到12億美元以上;
李維史特勞斯在淘金潮中,反其道而行之,不挖金子賣牛仔褲,成就了著名服裝品牌「李維斯」,賺了個盆滿缽滿。
銀行家米爾斯在淘金潮中,不挖金子賣鏟子,結果挖金子的死了,賣鏟子的建立了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
……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當我們正在抱怨生意難做時,也許有人正點鈔票累得氣喘籲籲。
也許我們現在正為怎麼賺錢而煩惱,可光煩有什麼用呢?掙錢的機會多的是,只是由於每個人的思維和閱歷不同,在發現機會、捕捉機會上會有很大區別。
與其空添煩惱,不如有時間學學《塔木德》和《猶太人的智慧》,從中或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靈感。36元幹不了什麼大事,買本書看看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如果感興趣,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