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任梁生前說「我是不是抑鬱了?」得了抑鬱,到底是怎樣一種感受?

2021-01-08 合肥網

  9月16日,29歲的藝人喬任梁疑因抑鬱症在上海自殺。

  9月17日,喬任梁經紀公司發表聲明,稱「過去的幾年,他一直受失眠困擾」、「患上了抑鬱症」、「他用最決絕的方式擺脫不可承受之病痛,與世訣別」。

  消息一出,一片惋惜。他的朋友、粉絲、甚至不怎麼熟悉他的路人,都大呼不敢相信!

  同樣因抑鬱症離世的人還有:

  2015年3月13日,導演李曉因抑鬱症自盡離世,終年42歲。

  2011年10月25日,青年演員尚於博患抑鬱症在北京跳樓自殺身亡,年僅28歲。

  2009年的10月31日,歌手陳琳患抑鬱症在北京家中跳樓自殺,終年39歲。

  2003年4月1日,藝人張國榮患抑鬱症在香港跳樓自殺,終年47歲。

  ……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預計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25%輕度抑鬱症患者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而重度抑鬱症患者,比例高達75%。

  抑鬱症已經成為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可怕殺手」!

  一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這時你可能會說:「我最近抑鬱了!」但這可不僅僅是自嘲,你需要給自己敲響警鐘:這或許真的是抑鬱症的表現!

  

  1.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

  抑鬱症可以使人變得沉默寡言、食欲不振;另一方面,有時也會使有些患者感到飢餓、暴飲暴食,通過味覺的補充來撫慰內心的消極情緒。

  2.睡眠過多或失眠

  有些抑鬱症患者會時常打盹,過度睡眠是他們逃離現實中消極情緒的一種方式,而這種作息紊亂會使患者總是感到疲憊;另一些患者則表現為焦躁不安、睡眠中斷甚至失眠。抑鬱引起睡眠不好,睡不好又加重抑鬱,惡性循環。

  3.常因瑣事發火

  如果你感到自己近來脾氣暴躁或喋喋不休,那些以往不在乎的瑣事都使你火冒三丈,這或許就是由於抑鬱症影響了正常的激素波動。

  4.無法集中精力

  經常忘記工作的截止日期或者去接孩子的具體時間?人們遭受抑鬱症時,大腦可能一片模糊,影響工作、記憶以及決策能力。

  5.喪失興趣

  或許你曾經喜愛和同事們一起玩,但最近幾周內,那些曾經讓你興致勃勃的活動現在卻索然無味。抑鬱症剝奪了人們從以往經歷中尋求歡愉的能力,這將會導致惡性循環。

  6.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當人們反覆想到自己不夠優秀、不重要等,會更傾向於尋求某些方式來證明這些消極的想法,這也會使得抑鬱症患者面臨更多風險。

  7.感到想死

  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總是在腦海中縈繞,冥思苦想各種尋求死亡的方式。假如你每天都在經歷這些,或者最近兩周內每天都有類似的想法,要及時尋求幫助,即使你沒感覺有抑鬱症的其他症狀。

  8.驚慌失措或焦慮不安

  常常感到無法抗拒的恐懼感,也可能是抑鬱症。它是一種持續的、不能控制的驚恐,通常還伴隨著一些身體上的不適,如心率過快、大汗淋漓,以及睡眠問題。

  9.精疲力盡

  抑鬱症還可能使人們變得拖沓和疲憊而不能處理日常工作。日復一日,患者會感到精疲力盡,甚至起床和洗澡都變得困難。假如總是感到疲勞,並且這種疲勞已經影響到了日常生活,要及時就醫。

  10.無法解釋的疼痛和不適

  抑鬱症還可能影響人們的機體,比如表現為頭痛、胃病、頸部和背部疼痛,甚至噁心。假如你正在遭受不明原因的慢性病痛的折磨,除了看醫生做檢查,也要考慮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

  

  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最好的防治抑鬱症的手段。跟朋友一起走走路、散散步、遊遊泳、打打球,都很好。

  2.保持平衡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保持平衡很重要。凡事別太較真。

  3.要感恩

  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有一顆感恩的心。

  4.別逼自己

  不要急於在短時間內做出重大決定,別太逼自己。

  5.不要負能量

  及時調整和管理自己的壓力,負能量的壓力可能會導致或加重抑鬱症。

  6.少吃垃圾食物

  飲食健康和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垃圾食物會帶來垃圾心情。比如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

  7.吃點粗糧

  醫生建議有輕度抑鬱的人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像粗糧、魚等。食療大概是人們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了。

  8.遠離「三毒」

  少喝酒(如果已經患抑鬱症了,堅決戒酒),不吸菸,不吸毒。

  9.睡好覺

  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武器。

  10.多傾訴

  多跟家人、朋友聯繫、聊天,別把事情都憋在心裡,要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11.多參與

  參加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和組織,遠離孤獨;如果曾經封閉和孤獨,一定要重新和親友及社團恢復聯繫。

  12.藥物治療

  如果已確診抑鬱症,要聽醫生的話,該吃藥吃藥,一鼓作氣治癒為止。有些中重度的抑鬱症,僅靠調節情緒是無法痊癒的。

相關焦點

  • 拼多多員工跳樓:別讓抑鬱奪走你親人,他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
    在這篇新聞的報導下,評論前幾頁的居然是大家對拼多多廣告的碎碎念這就像極了你女朋友說我現在好冷你只是說是啊,這北方真刺骨你以後出門一定要多穿點所有的不開心都是有原因的沒有人與生俱來就是性格孤僻的青春年華,未來的幾十年都可以全部丟下從高處一躍而下,選擇離開從前一天中午請假
  • 拼多多員工跳樓:別讓抑鬱奪走你身邊在乎的人,他們不是矯情,只是...
    在這篇新聞的報導下,評論前幾頁的居然是 大家對拼多多廣告的碎碎念 這就像極了你女朋友說我現在好冷,到第二天跳窗 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內心變化?
  • 「真抑鬱」「假抑鬱」不難分辨,認準5點就ok!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與暫時抑鬱情緒和心情不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受發病機制不明的制約,不像驗血那樣有具體量化的判斷指標,沒有體驗過抑鬱症的朋友一旦遇到心情不好時,就傻傻分不清到底是「暫時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其實,只要把握好5點就能不難分辨。感知內心分類貼標籤。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無論何時幾乎都有佔總人口近百分之十的人受到抑鬱的困擾,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焦慮障礙,另外還有許多人患有某些心理障礙或存在個人困擾。許多人一直默默不願意公開並獨自承受著多種心理困擾,雖然他們試圖尋找合適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很難及時出現,有時他們對把自己的問題公開暴露給他人感到難堪或內疚。
  • 活潑開朗的孩子,就不會抑鬱嗎?
    經常會接到家長的詢問我的孩子怎麼離奇地就抑鬱了呢?平時看起來好好的呀?」又說:「我的孩子平時很乖,性格也很活潑開朗的,怎麼可能有抑鬱呢?」抑或滿臉狐疑:「他(她)是不是覺得學習壓力大,故意裝病,我覺得他(她)好好的。」又說:「我看她平時好好的,跟我們開玩笑,還逗我們開心,比誰都有精力,哪裡的抑鬱症。」
  • 到底是睡不好讓人抑鬱,還是得了抑鬱症才睡不著?
    曾有報導稱,老公對老婆說,他已經因睡不好而抑鬱得想自殺的時候,老婆才驚圓了眼,「啥?不是每次做完就睡了嗎?」如果從精神醫學的角度看,睡眠障礙的國際分類有6類,包括失眠、睡眠相關呼吸障礙、過度嗜睡的中樞障礙、晝夜節律的睡眠覺醒障礙、異態睡眠、睡眠相關運動障礙。
  • 塔羅牌佔卜:噓,聽我說,你是如此善良又堅強……(獻給抑鬱的你)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小L的語音條從屏幕那頭髮過來…她失戀了,這段感情堅持了半年,分分合合,她敏感而自卑,自我犧牲的付出想要死死的抓住,最終還是失去了。語音條裡她泣不成聲:「香香姐,我被拋棄了…就像當時我媽媽拋棄我那樣…」我們總是被自己最在意的人,深深的,傷害著……小L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了…只是那句,我被拋棄了,就像當時我媽媽拋棄我那樣……在我心裡久久的迴響,總是催促著我,讓我去分享點什麼……我們今天分享的主題跟抑鬱有關係,我不知道讀我這篇文章的大家,是否有過抑鬱的經歷,或者身邊有抑鬱的朋友,也或者正在經歷著抑鬱,我希望今天的分享
  • 抑鬱症是怎樣一種情緒感冒?
    親歷者講述患病之苦  在網絡問答社區知乎網站上,不少抑鬱症親歷者講述了自己患病時的感受,道出從患病到逐漸康復的經歷,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這一心理疾病帶給人們的痛苦。【匿名用戶】  有過一段抑鬱的時期,估計是那時過於自閉,一個人找不到朋友說心裡話憋出來的。嘗試過跑步,但跑步過程中心情還好,一停下來後那種抑鬱的感覺又回來了。
  • 抑鬱情緒≠抑鬱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通訊員儲潔雅、魏星)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患了抑鬱症。
  • 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抑鬱?
    可是,那本守則又說,「你穿得太暴露了,所以發生這樣的事你活該。」 而腦神經科學領域的一項實驗對此作出證明,女性天生擁有更活躍的鏡像神經元(註:一種能模擬他人動作和情緒的神經元)。 翻譯過來說,也就是——她們的共情能力會比男性更強。
  • 【科普】I had a Black Dog ——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症很多不了解產後抑鬱的人,都會認為是一種「矯情」,是「作」,其實它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疾病。如今,更多的產媽媽主動發聲,其中也不乏知名藝人。這讓普羅大眾對於產後抑鬱這個話題,開始有了認識也更為重視。
  • 孩子鬱鬱寡歡,是不是得了抑鬱症
    直到最近上網一查抑鬱症的症狀,我整個人都快崩潰了!女兒的表現不就是抑鬱症的症狀嗎?怎麼小小年紀就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求您幫幫我吧!    讀者 李玉芳李玉芳讀者:你好!請先不用緊張,孩子的情況未必是抑鬱症。
  • 心理學家:男人患上抑鬱,都是隱性的
    心理學家森田正馬認為,出現負面感受,我們越抗拒,只會讓痛苦加深,所以面對抑鬱、焦慮等負面感受,我們只有誠心接納允許,它們才會離開我們,所以情緒有個定律:越抗拒,越嚴重,越接納,越輕鬆。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求助很多人認為把感受表達出來是一件丟人可恥的事情,學習過心理學的人一定知道,情緒和感受不是可恥的,是正常的,我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 2個認知誤區,是導致抑鬱頻發的根源!怎麼自查?附PHQ-9抑鬱篩查表
    抑鬱症的發病率很高,每七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患有抑鬱,並且容易被忽視。抑鬱症現已成為世界上第二重要的疾病,給人類帶來了沉重。眾多自殺者都曾患有抑鬱症,如張國榮、三毛、喬任梁、海子、海明威、翁美玲等等。但是,由於抑鬱症知識的普及率較低,加上大眾對抑鬱症認知的偏差,或者說是對患有抑鬱症的病恥感,導致抑鬱症患者被忽視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最終導致自殺。
  • 男朋友抑鬱,女朋友通過「三要三不要」原則,男朋友抑鬱症康復了
    來訪者的女朋友說:「我的男朋友以前是很開朗的,對待很多事情都是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我遇到了什麼困擾,對他發火,他都能夠耐心開導,並且給我各種建議和方法,從而解決困擾,重新進入快樂地生活中。」但是最近兩個月,他沉默了,不說話了,對什麼東西都不感興趣了,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了。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
    以下十點,只要持續兩周以上,基本可以判斷你有抑鬱傾向了,但是抑鬱傾向也叫作抑鬱情緒,它跟抑鬱症還不能掛上鉤,這需要做一些心理量表的評估以及腦電圖的檢查,再者結合詢問,等措施來進行臨床經驗的判斷。 1、突然發現自己情緒低落,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喪失興趣)。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有差別的:抑鬱症一般不傳染,抑鬱情緒會傳染
    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會帶給自己每一天不一樣的心理感受。曾經遇到一位朋友,他問了一個問題:抑鬱症是可以傳染的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直接回答傳染,那麼心理諮詢師都會被傳染了。但是直接說不傳染,那很多人在接觸抑鬱症來訪者後,就被傳染了。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是:抑鬱症是不會傳染的,但是抑鬱情緒會傳染的。
  • 每10位產婦就有1個遭產後抑鬱:死亡離她很近!
    所以,生前好友聽聞此事悲痛之餘也十分震驚。經過警方的調查,也許讓羅力力選擇絕望輕生的原因,幾乎是每一個產婦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產後抑鬱!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產後抑鬱的新聞。產後抑鬱有多可怕呢?很多的時候,產後抑鬱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但是一件件真實的案例在告訴我們它的殘酷性!
  • 男人抑鬱了,家人通過「六種方式」的幫助,他的抑鬱症狀治癒了
    在這個社會中,有男人和女人之分,都說很多男人比較理性,很多女人比較感性。男人承擔的責任和女人承擔的責任是不一樣的。男人成家了,要辛勤工作,去養家餬口。不是自己想要承擔這樣的責任,而是這個社會對男人的期待就是如何。
  • 當代人的抑鬱自檢手冊
    近幾年來,我們開始在新聞中更頻繁地看到關於抑鬱和自殺的消息,抑鬱症患者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身邊。 我們也在後臺收到很多粉絲的留言: 「說不出來是哪裡難受,但我每天都不開心。」 「我感受不到任何東西了,心裡空空的,像是整個世界都與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