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王加一新歌《又鳥》上線。作為有此山《萬物:與動物相遇》合輯中為「雞」而作的歌,講述了一個關於「又鳥非鳥」的童話故事——有翅膀卻不能飛的它,在夢囈曲調中,做了一場與雲相會的天空之夢。
與《萬物:與動物相遇》中的其他動物主題相比,「雞」大概是最日常的一種動物,而王加一為雞創作的《又鳥》,卻是一首非常不日常的歌曲:靈動通透的曲調,天馬行空的歌詞,穿插著伊索寓言中《公雞和珍珠》的故事,帶著虛無主義的色彩,還有著孩童般的恣意想像。
為了創作這首歌,王加一從動物園逛到書店,從生物書翻到兒童文學,四處尋找靈感。曾有朋友建議他寫首有共鳴感的作品,「比如吃炸雞之類日常的主題」,但最終王加一還是決定拋棄所謂的「共鳴感」,用一種寫意式的呢喃,描繪雞嚮往天空的心情。
「夏卡爾常常畫雞、但是一樣不會有共鳴、是沒什麼人知道的事。」
聆聽全曲,不難發現歌中交錯著的複雜情緒:「又鳥非鳥」是無奈黯然的,「和雲相處」又是浪漫的,而最後「我們有翅膀」,則是和夢、和理想之間的自洽與平衡。童話、哲思、漫談,這些都被王加一寫進一隻雞的臆想中。
或許,這種夢幻與科幻兼具的創作,與他近期主演電影《新星》的經歷相關。這部第14屆FIRST影展的開幕電影,就講述了一個時空穿梭、夢裡夢外的故事。
與王加一截然相反,《萬物:與動物相遇》合輯中為雞創作繪畫的西班牙藝術家Daniel 則是用寫實的手法,描繪了一隻雞的「凝視」,諷刺了人類的「本位思想」。《萬物》系列是有此山將音樂和繪畫融合的開創性嘗試,王加一用虛無之夢詮釋「又鳥非鳥」,Daniel 則用存在主義勾勒出人與自然的關係。兩位創作者的碰撞,展現了對於同一個主題,藝術所能帶來的不同可能性和多樣性。
目前有此山合集《萬物:與動物相遇》已上線了《粉紅海洋館》、《穿山甲》、《貓常常給我人類的感受》三首單曲,未來的每周一、四有此山的音樂人們都會解鎖一首單曲,見天地萬物,品人生百味。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位音樂人和TA 的心中「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