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門與車陣:論車具在三國時代的應用

2021-01-09 胖咪三國史

隨著騎兵戰法的普及,戰車便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但這種舊時乘具,依然在軍事上發揮了廣泛作用。

本文主要探討三國時代的兵車應用案例。從記載來看,其應用大抵有兩方面。

其一是裝載甲杖與糧草,即所謂「輜重」或「車重」。

其二是倉促臨敵時,可以用兵車結陣,阻礙敵方騎兵的衝鋒攻勢。

本文共 3300 字,閱讀需 7 分鐘

01所謂「車」

開篇先簡單介紹一下古代的車。

兩漢三國時代的車具,形制大抵相似。應用在民用領域的便是車,應用在軍事領域的便是戰車。

車廂的形狀類似一個敞口盒子(車輿),兩側各有一輪,盒底連綴一條縱向的粗梁(車轅),在梁前端的橫木(車衡)處平行排列若干挽具,嵌套不同數量的馱獸(牛、騾、驢、馬)。

註:古代車具,每部分均有專用名詞。比如車輪部分便由軸、轂、轄、牙、軎、飛鈴等零件構成。篇幅原因,本文不再展開。

不同車輿使用的馱獸數量不同。

民用車輿,使用的馱獸數量相對較少。軍用車輿則較之為多。而皇帝的車駕,則要使用四到六單位的馱獸,通常還得毛色相同,即所謂「醇駟」。

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劉邦)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 食貨志》

最慘的是民間的一種小車,稱作「鹿車」。有趣的是,鹿車與鹿無關,而是「獨輪手推車」。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實際就是鹿車的改良款。

註:見《木牛流馬對漢代鹿車的改進、及其對犁制研究的一點啟示》。載於《農業考古》1986年第一期。

木牛流馬即「鹿車」的變種

這種獨輪推車,大概很能適應川蜀地區的崎嶇地形,因此馳名當時。

從有無頂蓋的角度,又可以分為「露車」與「衣車」。

貴族的車,頂上有蓋,四周有帷幕,把「敞篷車」(露車)改裝成「全封閉」(衣車),遮風擋雨,舒適無比。

民間的車就沒這待遇了,大多無棚無蓋,運貨運人一體化。

還有一種專門運送皇帝靈柩的喪車,叫「轀輬車」。轀輬的意思,就是溫涼,即可調節溫度。

實際原理相當粗糙,就是全封閉的車輿四周,加了可開閉的窗戶。

(轀輬車)如衣車,有窗牖,閉之則溫,開之則涼。--《漢書 霍光傳》孟康注釋

從乘坐姿勢上,又分為「立乘車」與「坐乘車」。

顧名思義,立乘就是站在車廂裡,先秦時代比較常見,兩漢三國時已經很少再有立乘式的載具。

坐乘車也叫安車,應用比較廣泛。

安車,坐乘車。凡婦人車皆坐乘。--《周禮》鄭玄注釋

如果馱獸不是牛驢騾馬,而是人類,那車具又可分為「輿」和「輦」。

輿就類似後世的轎子,但座位更高。輦即人力牽拉的車輛,也叫「步輓車」。

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資治通鑑》胡三省注

輦,輓車也。從車,從,在車前引之。--《說文解字》

「輿」和「輦」後來演化成皇權的代名詞。比如「乘輿」就指皇帝,「僭擬乘輿」就指「禮制逾越到等同於皇帝」。

02車具在三國漢季的應用

介紹完車具,再談談漢末三國的車具應用,尤其是在軍事上的應用。

輜重車可以用來裝載糧食布帛,人所共知。實際輜重車也承擔著裝載武器鎧甲的任務。部隊行軍時,除了少數精銳護衛中軍,大多兵士,都是空手徒步,以節省體力。

註:關於行軍時的「輕裝與具裝」問題,我之前單有撰文論述,感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閱。

車具在戰場的另一個作用,便是臨敵之際,將車具排列成陣,一方面保護己方步兵與射手,另一方面阻撓對方的騎兵衝鋒。說白了就是用兵車結成一個「臨時堡壘」。

三國漢季最有名的「車陣」應用案例,當是初平二年(191)冬季的界橋之戰(也叫磐河之戰)。

參戰雙方是袁紹與公孫瓚。瓚軍以具裝騎兵(白馬義從)為主力,「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公孫)瓚步兵二萬餘人為方陣,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英雄記》

公孫瓚以白馬義從為中堅

而紹軍分兩部,先鋒鞠義率強弩步兵,躲在車陣與大盾下面,阻撓公孫瓚的突騎蹂踐,輔以亂箭攢射。袁紹則自率大戟士殿後。

(袁)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陣於後。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鞠)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英雄記》

從戰役結果上看,袁紹大勝,公孫慘敗,自此河朔地區強弱易主。

從袁紹給公孫瓚的書信中,可以看到,當其回憶界橋之戰,依然心有餘悸,稱自己「師徒驟合,機械不嚴」。

是時足下(公孫瓚)兵氣霆震,駿馬電發;僕(袁紹)師徒肇合,機械不嚴。強弱殊科,眾寡異論,假天之助,小戰大克。--《漢晉春秋》

袁軍步卒,能戰勝公孫鐵騎,靠的就是車陣的掩護。

其實袁紹的戰法,與西漢名將李陵如出一轍。都是強弩士躲在車陣盾牌之後,依靠掩體庇護,射殺敵方突騎。

(李陵)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陵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漢書 李陵傳》

只不過李陵因為戰線過長,補給有限,箭矢耗盡而失敗。而袁紹的戰線較短,因此得以迅速收割戰果。

03呂布與轅門射戟

轅門射戟的典故,膾炙人口。實際它也與「車陣」有關。

布即一發,正中戟支。靈等皆驚,言「將軍天威也」。--《後漢書 呂布傳》

所謂「轅門」,說的就是車陣的大門。在兵車環列成圍牆之後,在大門處將兩輛車翻轉向上,使車下的梁木(車轅)仰起,表示營門。

王行止宿阻險之處,備非常。次車以為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 《周禮》鄭玄注釋

轅門中的「轅」,其實就是指「車轅」。

轅門射戟,發生在建安元年(196)紀靈討伐劉備的背景下。

如果考慮到紀靈自揚州淮南進攻,劉備在豫州沛國抵抗,呂布自徐州下邳前往幹預;便知劉備是主場防守,紀靈、呂布是客場作戰。

按《呂布傳》記載,布軍在沛縣西南一裡處紮營,並邀請紀靈、劉備雙方談判。

(呂)布於沛(縣)西南一裡安屯,遣鈴下請(紀)靈等。--《魏書 呂布傳》

沛國是劉備的老巢,可知呂布的軍營,是臨時結成的。因此所謂的轅門,就是字面意義上的「轅門」,即兵車結陣之後、將車廂翻轉形成的臨時大門。

胡斯車堡,即車陣在西方的應用

按呂布「步兵一千、騎二百」的兵員記載,實際其先鋒部隊不過千餘人,滿打滿算也用不到多少輜重兵車。因此車陣環列的規模一定不大,從中軍帳到轅門的距離,恐怕也不會太遠。

(呂布)嚴步兵千、騎二百,馳往赴(劉)備。--《魏書 呂布傳》

呂布一發命中,射術精準無可置疑;只不過「射戟」的距離未必有特殊之處。小說所謂的「百五十步」恐怕多有附會。

04小結

「車輿馬具」是一個相當複雜且專業的主題。本文主要就漢末三國的「車陣」漫談,兼雜介紹一些常見車具形制。算是簡單科普,略涉皮毛,權當獻醜拙作。

在三國魏晉,雖然類似先秦「兵車千乘」的戰法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車具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依然不少。

除本文提到的車陣之外,還有各種武備車具。

比如望遠用的「軺車」,測量距離用的「記裡鼓車」,測量方位用的「司南車」,以及追擊或逃逸用的「追鋒車」。雖然本文無涉,卻均有應用記載。

比如魏明帝病重不豫,馳召自遼東歸來的司馬懿,懿乘「追鋒車」,晝夜急行,旦夕而至。

及宣王(即司馬懿)遼東歸,至白屋,當還鎮長安。會(明)帝疾篤,急召之,乃乘追鋒車東渡河,終翦魏室。--《宋書 五行志》

雖然從歷史的後續發展看,司馬懿「追鋒疾行」是急於篡奪輔政大臣之位,並非忠於曹氏。

司馬懿追鋒渡河,終翦魏室

還有一種演武性質的「獵車」,在三國也頗為常見。

曹丕作「蹋豬車」,孫權又制「射虎車」,把普通的衣車魔改成了「可移動的實木堡壘」。乘客在車裡射擊野獸,甚至隔著欄杆手搏猛虎,以為歡笑。

獵車,一名蹋豬車。魏文帝改曰蹋虎車。--《宋書 禮志》

(孫權)作射虎車,為方目,間不置蓋,一人為御,自於中射之。時有逸群之獸,輒復犯車,而權每手擊以為樂。--《吳書 張昭傳》

至於本文提到的「袁紹磐河破公孫、呂布轅門射大戟」等故事,無一例外是車陣在三國時代的現實應用。

當然,誠如開篇所述,彼時受科技水平所限,民用車與軍用車,其基礎形制,區別也並不太大。只不過看馱獸是牛驢還是戰馬、乘客是民夫還是兵卒。

昔日樂毅破齊,田單削斷車軸的末端凸起(防止碰撞),覆以鐵皮,靠著強固的輪轂而逃離臨淄。實際便是將「轎車」改裝成「裝甲車」的最早案例。

燕師長驅平齊,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史記 田單傳》

可見歷史是不斷發展的,人民群眾的智慧也是無窮無盡的。

我是胖咪,百家號歷史原創作者。漫談歷史趣聞,專注三國史。從史海沉鉤中的蛛絲馬跡、吉光片羽,來剖析展開背後隱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相關焦點

  • 三國無雙 星座英雄全新限定英雄呂布登場
    三國無雙 星座英雄全新限定英雄呂布登場。遊戲中呂布是一位爆炸輸出的狂戰士,很符合歷史設定,高倍數的攻擊傷害配合昏迷效果讓對手無所適從,和小黑的羈絆,更是讓絕大部分培養小黑的玩家得心應手!
  • 關公神勇蓋三國,華夏威名萬古傳
    晉劇名家武凌雲 飾 關公 在冷兵器時代,衡量一員武將的勇猛主要有三個標準:一是武藝,二是戰績,三是氣概。綜合此三點,戰績彪炳的關公可謂是三國時代當之無愧的勇將典範。 先說武藝,關公自徵戰沙場以來,共有搏殺記錄27場,從無敗績,其中一回合或數回合秒殺對手的,就達到驚人的14場之多,足見其武藝精湛,神勇蓋世。
  • 三國那些妖鬼所幻化的角色,看三惡龍護體的呂布是怎麼被坑殺的!
    今天小編所寫的還是妖鬼三國,而且主要的還是撰寫那些外傳之中由妖鬼所化的眾角色,當然這第一位自當是三國第一戰將呂布了。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效忠丁原、董卓的,後中美人計與王司徒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 解密三國時代的陣型
    而提到三國時代的陣法,往往會給人一種玄而又玄的印象。像諸葛亮擅長的八門金鎖陣,敵方軍隊一旦進入陣中,不僅會迷失方向,還會遭遇一些飛沙走石等超自然現象。及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多少顯得有些玄幻。筆者也曾有過一些疑問,在一些非常還原的三國遊戲像《三國志》又或者最近剛剛開測的《三國志2017》中出現的陣型,在三國時代是否真的存在?它們發揮的作用是否和遊戲中一致?
  • 天生奇才還是師從名門,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師傅究竟是誰
    天生奇才還是師從名門,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師傅究竟是誰?在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有一位這樣的勇猛將士,以方天畫戟為兵器,以赤兔馬為坐騎,驍勇善戰,一直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留存於人們的心目中。他就是呂布。
  • 三國也炒股?91wan《街機三國》諸葛錢莊日進鬥金
    街機三國網頁遊戲: 街機三國攻略, 街機三國新手卡, 街機三國開服列表, 街機三國答題器,街機三國論壇   一說到三國,大家腦海中不免浮現出刀光劍影,攻城略地的景象。殊不知,在91wan《街機三國》中,也有時下最為火爆的炒股活動。
  • 兩軍陣前罵死人,諸葛亮是三國時代罵街第一高手
    在古代文風盛行的時代,罵人通常已經變成藝術。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罵人能罵到最高境界的,無疑是三國時代。當然在現代,我們還是不提倡罵人的,但提倡下面三位如此有技術的罵人。然而由於技術過於粗糙,非常容易拉仇恨,比如三國時期的禰衡,最後挨刀剮。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人。個性恃才傲物,卻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薦禰衡表》,向曹操推薦禰衡,但是禰衡稱病不肯去,曹操封他為鼓手,想要羞辱禰衡,卻反而被禰衡裸身擊鼓而羞辱。
  • 「龜縮」戰術至為高明,司馬懿才是三國時代最強謀略家
    三國是一個龍騰虎躍、群星璀璨的時代,期間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智者和猛士。在諸葛亮主政蜀漢時期,對手陣營主要是北方的曹魏集團和東部的孫吳集團。 如果從高層決策的角度看,魏蜀吳三國的對峙其實就是三方的主帥之間的博弈。三方的主帥,並存時間最長的莫過於諸葛亮、司馬懿和陸遜三人。
  • 三國的另一半 破軍天下隨軍美人勾人心魄
    才子配佳人,英雄配美人,人們總是用溫柔如水來形容女子,看似的柔弱無力的人群,實際上完全稱得上半邊天,尤其是在亂象迭生的東漢末年,即使是女子也在這時代中貢獻自己的能量,美人計算什麼,《破軍天下》手遊中這些亂世佳人逐一登場,隨軍出徵成為這些美人們的日常,加上充分互動的親密時光,面對絕世紅顏們,君心動搖一下也沒有關係哦!
  • 再掀三國風雲 辰龍《熱血三國3》首服開啟
    再掀三國風雲,辰龍《熱血三國3》首服開啟我們是三國發燒友,比起酷炫的戰鬥,我們更愛排兵布陣,攻城掠地。2016三國SLG頁遊扛鼎之作辰龍《熱血三國3》9月23日激情開啟。8年熱血傳承,今朝再掀三國爭霸風雲。在這裡沒有三足鼎立明確的勢力劃分,有的是25大勢力自由逐鹿中原,真正的多國混戰,群雄爭霸。
  • 戲說三國人物版三十六天罡星(下)
    可惜不能為司馬氏所容,冤死於大功告成之時,堪比三國時代的嶽飛。統率方面,這可是鄧艾一生的榮耀,雖然他出仕時已經是三國中後期,但論戰績他可以讓三國時代任何一位將軍汗顏。從公元243年開始,鄧艾和姜維在涼州展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拉鋸戰,更是在段谷之戰中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口幾乎擊潰蜀軍,令蜀軍幾乎三年之內不敢進入隴西。
  • 熱血三國3陣法詳解 全陣型屬性及克制關係一覽
    熱血三國3陣法詳解 全陣型屬性及克制關係一覽 作者:佚名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6-11-01 熱血三國3,熱血三國3攻略,熱血三國3陣法屬性說起陣法,你會想起什麼?樂都《熱血三國3》告訴你,想要獲得勝利,除了擁有好的武將,更少不了對於陣法方面的精心安排。可以說,哪怕武將沒有選好,要是陣法運用得當合理的話,也是可能戰勝使用了好武將的對手,可見陣法對於遊戲結果的重要性。下面就來了解八種陣法的種種妙用。中國古代戰爭很講求陣法,這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一種特有的戰鬥隊形配置,是我們祖先智慧的體現,具有重要的實戰意義。
  • 三國時代糧食奇缺,劉備曹操都曾以人為食,孫權為啥從來不這麼幹
    「亂世英雄起四方」,就是三國初期的真實寫照。對於現代人而言,只記住了那個時代的諸多英雄人物,運籌帷幄、妙計如神的諸葛亮,剛猛無儔的張飛,忠烈千秋的關羽,驍勇無匹的呂布等等。殊不知,「一將成名萬骨枯」,這些謀臣勇將的腳下,卻是一望無際的骨山血海。
  • 論偏官:理論到實際的正宗殺格應用
    本來書裡的命局層次都比較高,現實當中難得一見,一個篇章讀下來,最多只能掌握綱領性的東西,想要應用到現實當中貌似難度不小。為此,筆者特別增加幾個篇幅,從現實當中拿出相應的格局案例分享給大家,以便加強實際論斷的可操性。文章所列案例均為各種命理資料當中特別挑選出來的,這些資料都是命理大家的著作,可信度較高,也比較符合格局理論。
  • 金戈鐵馬的三國時代,有哪些人比姜維更加智勇雙全?專家:有三人
    在後三國時代,姜維可以說最為出色的將軍之一,能文能武,智謀與勇氣並存。那麼在三國的歷史中,有誰能夠和姜維相媲美呢?一:關羽作為蜀國的五虎上將,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雖然說在孫吳的突然進攻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最後敗走麥城死於呂蒙之手,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關羽不僅勇冠三軍,智謀更是一絕。
  • 2020CJ新遊《帝國神話》首曝:東漢末年三國題材,冷兵器騎砍作戰
    作為一款國產端遊,《帝國神話》面向的是全球市場,預計在2021年在Steam發行,遊戲採用東漢末年為時代背景,而戰鬥方式則是類似於《騎馬與砍殺》那樣的冷兵器對戰。東漢末年三國題材的生存遊戲,再融入騎砍的作戰方式,讓這款遊戲看點十足。根據曝光資料顯示,《帝國神話》並不是類似於那些以武將為核心的傳統三國遊戲,反而更像是一個全新類型的三國題材遊戲。
  • 中美英三國教育大PK 從高中時代看成敗
    中美英三國教育大PK 從高中時代看成敗 編者按:近幾年,網上大量文章和書籍也對英美教育進行大篇幅的介紹,相當一部分學者和家長在中美英教育之間作對比。
  • 論時代變化對四柱體系的影響!
    曾聽一位大師這樣說:古人以科舉出仕而為功名,縱覽古籍,功勳富貴以正官正印為用居多;而今實戰發現,以七殺梟神(偏官偏印)為用居多,可見數術隨時代風氣,價值取向以及意識形態的改變其用神含義會發生變化。我個人非常贊同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