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育兒負擔應對災害,日本國內首次發售嬰兒液態奶

2020-11-22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日本電視臺3月11日報導,日本江崎格力高公司研發的嬰兒用液態奶從3月11日起在日本正式發售。液態奶用作救災儲備物資的潛力也受到關注。

與過去的傳統奶粉相比,液態奶省去了確定劑量、熱水衝調、冷卻等一系列複雜程序,只需倒入奶瓶中即可輕鬆餵養。此外,液態奶還有較長的保質期,可以在常溫下保存6個月。

一位試用過液態奶的母親表示,液態奶無需使用煤氣或電磁爐加熱,隨時可以給孩子飲用,非常方便。

液態奶在災害發生時也能輕鬆且安全哺乳的優點一直在日本備受矚目。隨著2018年8月新規定的頒布,液態奶在日本商品化成為可能,日本國內的企業也相繼啟動了開發程序。繼格力高之後,日本其他知名乳製品企業也將陸續發售嬰兒用液態奶產品。

另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在日本「3·11」大地震滿8周年的3月11日,可作為母乳代用品的嬰兒液體奶開始在店鋪銷售。這是在日本國內首次全面發售,作為減輕育兒負擔和防災物資使用備受關注。商品將陸續在嬰兒用品店和藥妝店上架。

液體奶是成分類似母乳的乳製品,可常溫狀態下裝入奶瓶進行餵哺,被寄望於能夠輔助母乳不暢的人以及無法得到安全飲用水的災民等。

該商品是江崎格力高的「ICREO嬰兒奶」,125毫升紙盒包裝,建議零售價每盒216日元(約合人民幣13元)。與格力高奶粉等量換算,售價約為3至4倍。商品不含防腐劑,但可常溫存放6個月。

日本政府現已批准了格力高和明治2家企業生產和銷售液體奶,明治的商品也將於近期發售。(實習編譯:金悅 審稿:王歡)

相關焦點

  • 日本新生兒年出生人數首次跌破100萬人
    原標題:日本新生兒年出生人數首次跌破100萬人日本新生兒年出生人數首次跌破100萬人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NHK新聞網12月22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推算稱,2016年一年間日本國內出生的嬰兒數量為約98萬人。
  • 2019年日本出生人數創新低
    新華社東京6月5日電(記者姜俏梅)日本厚生勞動省5日公布,2019年日本出生人數降至史上最低且首次不足90萬人,而人口自然減少數量則創新高。這顯示出日本少子化現象日益嚴峻、人口加速減少的趨勢。  厚生勞動省當天發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出生人數降至86.5234萬人,為有統計以來的史上新低。
  • 日本在全球災害風險排名列第17 遠超其他發達國家
    據日本共同社8月25日消息,聯合國大學的研究小組25日發布一份報告顯示,雖然日本擁有很高的自然災害應對能力,但因地震和水災多發,國民遭受災害的風險遠超其它發達國家。日本在所有被調查的171個國家風險排名中列第17位。歐美等發達國家則多在100位之後。排名靠前的多為發展中國家,如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和南亞的孟加拉國等。
  • 我國和日本對災難幹預是怎麼樣的?我國實在太震撼了!
    日本是世界上受到地震、海嘯、暴雨和颱風這四種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鑑於災害的多發性和嚴重性,日本非常重視災害危機應對,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災害應對策略。日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防災組織體系。日本在總理官邸的地下一層建立了國家危機管理中心,這是由總理負責的中央指揮系統它是危機管理和災害應對機制的核心。
  • 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城市災害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廈門等城市對城市綜合減災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條例和管理制度,如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民防條例》《上海市災害事故應急處置總體預案》《上海市防空警報管理辦法》《上海市地下空間安全使用管理辦法》《應急手冊》等,為應急減災處置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管理依據。
  • 日本要徵收「單身稅」?八字都還沒一撇!
    《北國新聞》的這則報導網上可查詢到的發布日期是8月30日,標題為《河北市媽媽科「單身稅」提案 與財務省預算官員懇談》。河北市是石川縣一個約3萬人的小城鎮。按原報導說法,創設「單身稅」是8月29日,由7名30至40歲育兒女性組成的「河北市媽媽科」與日本財務省一名科長級預算官員阿久澤孝會談時提出的。特別要指出的是,媽媽科並非政府部門科室。
  • 全球首次確認:患宮頸癌產婦癌細胞會轉移給嬰兒
    每經AI快訊,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7日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性嬰兒確診肺癌。此類病歷為全球首次確認。相關研究成果已登載在美國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據日本《讀賣新聞》7日消息,日本研究小組從兩名嬰兒體內的癌細胞中,檢測出了不屬於他們的基因。
  • 全球首次確認:患癌孕婦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嬰兒
    來源:海外網GETTY海外網1月7日電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7日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性嬰兒確診肺癌。此類病歷為全球首次確認。相關研究成果已登載在美國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母嬰界首次以星座和媽媽談育兒,12星座寶寶的天使與魔鬼
    —Home 123早教到府,邀請華人星座專家唐立淇解密星座育兒術  育兒的話題和講座, 莫不是以幼兒餵養、情緒管理、八大智能切入,這次Home 123 早教到府,別開生面首次從星座的角度,來幫助媽媽更了解如何和自己的寶寶相處,進而透過天生性格的了解,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先生及身邊的人,母嬰界首次以星座和媽媽談育兒。
  • 日本巨頭公司利慾薰心的背後:奶粉裡下砒霜,一萬多嬰兒飽受折磨
    受害者嬰兒後期出現腦癱、智力發展障礙、精神異常等症狀,都被證實為森永「砒霜奶粉」的後遺症。從嬰兒時期受害,一生都難逃後遺症的困擾。用來取代母乳的奶粉,為何卻成了致命致病的罪惡?在巨頭公司的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秘密?
  • 日本新型護衛艦下水,新照片曝光後,國內媒體:桅杆像我055大驅
    據中國青年網11月20日報導,當地時間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引進的新型護衛艦「FFM」首次命名及下水儀式在岡山縣玉野市的三井造船玉野艦船工廠舉行,新艦被命名為「熊野」。FFM護衛艦的特點在於,船體更緊湊、所需的人員配置少於舊型護衛艦,具備只有掃雷艇擁有的排除水雷的能力,建造費也得到有效控制。
  • 減輕大湖區農民負擔改革啟動 人均年減負89元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為切實減輕大湖區(洞庭湖、鄱陽湖、洪湖、巢湖、洪澤湖等)農民(包括農場農工,下同)負擔,促進大湖區的穩定和發展,近期,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全面啟動了減輕大湖區農民負擔綜 合改革,從2007年起,人均每年減負約89元。
  • 不只日本人不願生娃,美國嬰兒出生率也跌至歷史新低了
    一說起出生率持續下滑,潛在勞動力人口減少,人們總是想起日本。事實上,不只是日本,美國的生育率也已跌至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2016年美國嬰兒出生率降至每1000個女性只生育了62名嬰兒,這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低值,低於2015年的62.5胎。
  • 日本進入氫能發展新時代
    此次液態氫運輸將由Suiso Frontier油輪運輸,這是世界上第一艘載貨能力為1250立方米的液態氫運輸船,其首次運輸液態氫的確切時間尚不清楚。日本首相菅義偉內閣在2020年12月21日通過了2021~2022財年的預算草案,包括日本經濟產業省提出的47.5億日元(約合4588萬美元)預算資金用於在澳大利亞和日本之間運輸液態氫,這意味著運輸液態氫可能發生在下一財政年度。
  • 黑龍江省農民負擔大幅度減輕 6年減負30多億元
    新華社哈爾濱9月16日電(記者 孫英威)黑龍江省堅持政策落實和配套改革同步推進,使全省農民負擔得到大幅度減輕。據黑龍江省農委統計,農村稅費改革以來這個省共取消涉農收費項目829個,處理違法加重農民負擔人員1800餘人,使農民負擔總額由1999年的35.9億元降到目前的3.8億元左右。  為有效控制農民負擔反彈,黑龍江省重點強化了減負制度的落實。
  • 從懷孕到嬰兒剛出生,孩子花了你多少錢?
    有人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育兒支出單,其中的花費真的會讓很多人感覺到瞠目結舌。那麼,對於你來說,從懷孕到嬰兒剛出生,孩子花了你多少錢?在小編對認識的媽媽詢問統計上來看,從懷孕到分娩,寶寶所花費的錢大約在兩萬五到五萬之間。而這也算是比較普遍的消費水平了,那麼,從懷孕到生娃,都會有哪些費用開銷呢?
  • 如何安全正確的使用嬰兒背帶?
    這種使用抱巾或背巾的方式在西方國家近年來非常受推崇,寶寶的頭貼近媽媽的胸部,可以聽到媽媽的心跳(這是他們在媽媽子宮裡最熟悉的聲音)還能聞到媽媽的奶香,這些都可以帶給寶寶更多安全感。   普通背帶——   4到10個月寶寶前背式更安全   4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選擇嬰兒背帶。但4—6個月的孩子,頸部肌肉還未發育好,不能很好地支撐頭部,故最好採用前背式,讓寶寶面向父母,便於家長及時觀察寶寶的狀態,避免出現因背帶擠壓口鼻而窒息的危險。
  • 日本8%的企業開始一周休3天 為應對人手不足
    在日本,越來越多企業引入了1周3休制。 據日經中文網1月22日報導,繼運營「肯德基」的日本KFC控股和迅銷等大企業之後,地方企業採用這一制度也十分引人關注。在人手短缺感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企業希望為需要看護和育兒的員工構築寬鬆的工作環境,藉此確保人才。
  • 成功應對重大災害 我國應急體系逐步走向成熟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中華民族在與各種災害與危機的較量中,飽經苦難,砥礪前行。    黨和政府採取果斷措施,緊急出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帶領全國人民沉著冷靜,科學應對,最終取得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