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有這樣一群治沙英雄 在漫天風沙中戰天鬥地……

2021-01-09 百家號

在距離銀川市區264公裡之外的騰格里沙漠,海拔比中衛市區高80米左右,當地常刮西北風。

1958年,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貫通,縮短了人們與外界的距離。然而,黃沙漫天的惡劣天氣也經常阻斷火車的行進,每每到這裡,火車被迫停開是常有的事。

如何克服這一大難題?自此,便出現了這麼一群治沙英雄,每天都在漫天風沙中戰天鬥地,默默付出……為了治沙奮鬥一生,為了綠洲奉獻一生。

騰格里沙漠如今開拓出了一片綠洲。

飛沙楊爍 滿天黃土

在中衛市區,唐希明開著一輛皮卡車,風塵僕僕地趕來。「剛從沙漠回來!」初見記者,他略顯拘束,不好意思地笑著。身著的襯衣和長褲上還「掛」著些沙土,常年在沙漠中風吹日曬的他,皮膚被曬的黝黑。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留下的痕跡。「走吧,帶你們去沙漠看看,你們的車跟著我們就行了。」他說。

中衛市區距離騰格里沙漠還有24公裡的距離,一路上,大貨車接連開過,行進的道路蜿蜒曲折,有些危險。跟在唐希明開的皮卡車後面,只要司機不留神,不一會兒的功夫,前方的皮卡車就「消失不見」了。

早已駕輕就熟的唐希明,對於開往沙漠的這條路不知走了多少回。大約半小時後,車子到達沙漠中,「這裡,就是我們目前正在治理的區域。」唐希明用手指了指腳下的這片沙土,告訴記者。

工作中的唐希明。

大風起,沙塵肆虐,在一旁的唐希明早已習慣這樣的天氣,談話間,雲淡風輕。

他指了指前方早已種好的草方格,跟我們說:「看到了嗎?那裡的沙塵就比我們腳下這一片少得多。」

時間回到20世紀60年代。

唐希明回憶起小時候,仍然記憶猶新。

作為土生土長的中衛人,他也曾「遭受」風沙的侵害。「1976年的那場沙塵暴,我依舊曆歷在目。當時能見度不到5米,走在街上,我看見好幾個人都因為看不見前方的路,不小心栽到了渠裡。那時候,黃沙漫天,一吹一臉土,就連吃飯碗裡也飄著一層沙……」

一定要離開這裡!唐希明在心裡暗暗下了決心。

1987年,唐希明考上大學。令家裡人驚訝的是,他竟「擅作主張」報考了林業專業。

這專業學出來幹啥去?

1991年,唐希明大學畢業,又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

好不容易出去,這咋又回來了?朋友們疑惑,家裡人更是不解。

「我要努力向前輩們學習,把中衛的沙漠變成綠洲!」唐希明信心滿懷的告訴家裡人。

唐希明正在種植草方格。

從此,他便在中衛治沙林場,開始了迄今為止,長達28年的治沙生涯。

默默無聞 獻身治沙

「早上6點起床,把中午的乾糧帶上,就在沙漠裡草草地把午飯解決掉,休息一個小時,繼續幹活。」回憶起剛剛治沙時的情形,唐希明感慨萬千。

騰格里沙漠每年治沙平均面積在8萬畝左右。2013年,沙漠造林成活率很低。唐希明不禁愁容滿面。

「一定要想出個解決辦法!」唐希明暗暗下定決心。他每天在沙漠中「暴走」10公裡,望著遠方一望無垠的沙漠,看著腳下吹沙走石。唐希明大腦不停地轉著,思考著,試圖想出一個解決辦法。

以沙漠為伴的的唐希明,整日在沙漠中穿行。

「走不動路的時候,柱了個拐。突然發現,棍子很容易插了進去。」受到啟發後,唐希明做出了改變。2014年,他做了個工具,這是一種「幹」字型鐵質工具,底端呈半圓弧狀,將樹苗根部放置其中,莖幹貼著垂直於地面的工具主幹向沙土深處下壓,樹苗根部就被深植進了距沙土表層約50釐米的地下。

實驗成功了。植物成活率比以前提高了25%,勞動成本節省了50%左右。為國家節省資金達6000餘萬元。「我把這項發明取名為『水分傳導式精準型沙漠植苗工具』」。說話間,唐希明拿起手中的工具,給記者演示著他的這項發明。2017年,這項發明申請獲得了國家專利。

唐希明向記者演示種植工具。

花棒、沙蒿、楊柴、檸條…方格紮好後播下這些草種再造林。「這些草種根系發達耐乾旱,根系的長度是地上的8-10倍。能夠很好地吸收水分,繼續生長。」遠處可見的,是數以千計的麥草方格,和在沙漠中恣意生長,綻放生命的各類植物。

人進沙退 綠氈鋪地

「在你治沙的幾十年中,你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什麼?」面對這一提問,唐希明藏不住滿臉的笑意。「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從沙漠到綠洲。」

誰能想到,這片距離中衛市區24公裡的沙漠,在上世紀60年代時,曾離市區僅僅只有6公裡。

短短幾十年,沙漠竟向後推移如此快!

連片的草方格。

常年投身治沙事業,唐希明對家人的關心甚少,「早出晚歸不說,每天都帶著一身的沙子回來。圖個啥?」唐希明對於妻子的不滿「置之不理」。直到有一天,他帶著妻子和孩子,也去了趟沙漠。

映入妻子眼帘的,一半是沙漠,一半是綠洲,綿延數公裡。對於唐希明堅持的這份綠色事業,妻子一下子明白了。「我支持你!你放心幹,家裡有我!」有了家人的支持,唐希明更有幹勁兒了。

一半是沙漠,一半是綠洲。

在治沙的道路上,唐希明逐漸培養起了一支三百人的治沙隊伍,一年治沙9個月,一天連幹11小時。工人們在荒原中,種上了希望的花。

不斷壯大的治沙隊伍。

「治沙取得的經驗、獲得的成就不是我個人的,是屬於大家的!」唐希明的身後,是數不盡的默默無聞地治沙人。大家齊心協力,在這片曾是不毛之地的騰格里沙漠中,開闢出了一片綠洲。(寧夏日報記者 劉楠 文/圖/視頻)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網評:在防沙治沙的接續奮鬥中書寫綠色中國新篇章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   人民是中國治沙歷史的創造者。防沙治沙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防沙治沙成就的取得靠的也是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中國防沙治沙事業始終堅持依靠人民,湧現出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群體等動人事跡。
  • 中國治沙江湖:教授點沙成土,騰訊突然入局
    2600公裡外,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易志堅的試驗基地裡闖進一群人,瘋狂地挖著腳下的沙土。每挖開一個坑,他們就會舀一勺水澆下去,盯著水緩慢下滲。看到滲水速度明顯比正常沙漠要慢很多,幾個人的臉上露出驚奇。半天過去,胳膊已酸,一群人還是沒有挖到能以正常速度滲水的沙子,這意味著腳下這片沙漠已不再是普通的沙漠。沙子真的能變土嗎?
  • 告別黃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
    原標題:告別黃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調查  茫茫無際的沙漠,是人類面對的最可怕也是最頑固的敵人之一。在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一直是困擾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一大難題。經過幾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昔日的「不毛之地」變身綠色家園,煥發新的生機。
  • 《奔跑吧·黃河篇》跑男團迎最終篇章,黃河年曆展現寧夏治沙歷程
    跨入嶄新的2021年,跑男團將在寧夏開啟全新的年曆拍攝之旅,從而展現當地壯美的自然人文風光和防風治沙的矚目成就。本期節目將迎來跑男團原班人馬李晨、楊穎(Angelababy)、鄭愷、沙溢和飛行嘉賓陳學冬、黃聖依、李俊逸、孟子義、容祖兒、薇婭的驚喜加盟。在黃河之旅的最後一站,大家將迎來怎樣別開生面的組隊拍攝任務?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 益言益行|六老漢治沙 信念不泯 生生不息
    有人為了躲避風沙南遷,有人則毅然朝北走去。公益廣告《六老漢治沙》,將一個感人至深的承諾重現在世人面前。「六枚鮮紅的指印,按下了一個不服輸的諾言。」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1981年,當古浪縣決定改用承包的辦法治沙後,這六位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的老漢做出決定。他們在承包合同書上摁下紅指印,以聯戶的形式組建了八步沙集體林場。
  • 覺醒之戰上線僅3天,張大仙發現3名S級英雄,其中1位是貓神本命
    在《王者榮耀》最新玩法模式覺醒之戰推出以後,迅速在玩家中間爆紅,極致的遊戲體驗,快速的遊戲節奏,都能讓玩家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在覺醒之戰中,一共有31位英雄成為天選之人,技能得到了大幅度強化,視覺效果也十分爆炸。
  • 十二星座會如何進行「青春鬥」,鬥天、鬥地、鬥父母!
    十二星座會如何進行「青春鬥」,鬥天、鬥地、鬥父母!青春是一個人最美好的時光,但有些人可以不廢美好時光,而有的人卻要經過自己的奮鬥才會追尋到,無論哪一種都是美好的回憶。但哪怕萬千的阻攔,也一定不要放棄自己心中的堅定,就算鬥天、鬥地、鬥父母也不要讓自己後悔,送給所有即將經歷、正在經歷、已經經歷的你們!
  • 追尋英雄傳奇 《星際戰甲》英雄任務解密
    超能動作射擊網遊《星際戰甲》不僅給所有玩家帶來了全新的動作射擊體驗,還給所有玩家呈上了一場傑出的超能英雄盛筵。《星際戰甲》遊戲中玩家可以從20多位超能英雄中選擇自己的英雄來進行遊戲,每位英雄都擁有自己的特性與超能。正如美劇「英雄」一樣,天諾是一群擁有超能力的「人」。
  • ...來自寧夏西海固的1.68萬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黃河水甜,日子...
    本報記者深入一線,聚焦在脫貧攻堅中,各地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帶領群眾戰勝貧困、過上好日子的生動實踐。——編 者「就是這個,在全國大賽上拿了金獎!」2020年,寧夏銀川市濱河家園移民們最大的驚喜,就是他們用麻編織的小玩偶火了。兩寸多,用不了幾束麻,賣168元,還供不應求!數月前,這款小玩偶獲評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金獎。
  • 跟著支部走,跟著黨員幹,來自寧夏西海固的1.68萬易地扶貧搬遷群眾...
    原標題:跟著支部走,跟著黨員幹,來自寧夏西海固的1.68萬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黃河水甜,日子越過越好」(深度關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①)數據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  圖為村民正在學習麻編技術。   本報記者 王漢超攝「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
  • 中國辛苦治沙30年,卻毀於他們手中,治沙人:心血全完了
    但是近些年來,一些綠洲地區變成了景區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過來遊玩。不少素質不高的遊客把自身產生的垃圾隨意扔在地上,很多都是大自然無法降解的東西,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汙染。
  • 焦點訪談:科學治沙,這裡都是好辦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鄂爾多斯市把草原治沙當作重要的大事來抓,對主動參與治沙的牧民給予了許多政策扶持。  正是在這樣的新政策支持下,牧民們種草治沙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牧民斯日古林就是其中的積極參與者,他主要是通過多種檸條來為沙化的草場復綠。檸條是生長在乾旱沙地上的一種植物,別看它長得不起眼,可在牧民眼裡是個寶,退化的草場固沙和養羊都得靠它。
  • 《勇敢者西遊》今日安卓首發 戰天鬥地制霸三界
    今日《勇敢者西遊》將打破你對西遊記的傳統認識,這裡有和白骨精玩曖昧的孫悟空,這裡有和嫦娥、月兔三角戀的豬八戒,這裡有喜歡黑框眼鏡,沒事就吟詩的唐僧,這裡更有女裝唐僧!!!所有你意想不到的,盡在今日《勇敢者西遊》手遊安卓首發。
  • CBA正版授權卡牌遊戲,天天飯鬥《CBA英雄》火熱來襲!
    作為旁觀者,更多時候我們只能默默的站在球隊的身旁,無奈的等待終場哨的吹響…… 如今,這樣的畫面將不再重演!一款以CBA球星為題材,集球星收集、陣容、策略對抗為一體的綜合性卡牌遊戲《天天飯鬥—CBA英雄》正式開啟刪檔封測!在這裡,你就是球隊的「主人翁」!球隊陣容戰術打法都由你決定!屬於你的CBA王朝即將拉開帷幕!
  • 我對大西北最美的想像,都在寧夏這座小城裡了
    ,於是銀川人民引黃河水,灌葡萄園,在寧夏平原的地塹裡開拓出一座府城來。 當年,王家衛為了拍攝《東邪西毒》最後20秒空鏡,把整個攝製團隊遷移過來,才有了後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漫天黃沙與金戈鐵馬。
  • 《勇者鬥惡龍英雄2》支線委託任務圖文攻略
    導 讀 《勇者鬥惡龍英雄2》探索者版的支線委託任務一共有39個,那麼這些任務要如何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