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在防沙治沙的接續奮鬥中書寫綠色中國新篇章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特約評論員/成林

  「十三五」期間,中國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00多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130萬公頃,四大沙地生態整體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續減輕,我國北方沙塵暴天氣較「十二五」期間減少29%。

  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生態問題。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始終高度重視和全力推進防沙治沙事業,幾代人在與沙化的鬥爭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沙退人進」的歷史性轉變,沙洲植綠、沙海播綠行動開展如火如荼,經濟林果、沙漠旅遊等沙區特色產業蓬勃興起,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荒漠生態系統治理和民生改善相結合的治沙路徑,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人民是中國治沙歷史的創造者。防沙治沙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防沙治沙成就的取得靠的也是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中國防沙治沙事業始終堅持依靠人民,湧現出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群體等動人事跡。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無數治沙英雄默默付出,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治沙成果,在荒漠變綠洲的傳奇故事裡鑄造了堅韌不拔、久久為功的精神豐碑。

  尊重自然、尊重科學是治沙法寶。防沙治沙既要保持「人定勝天」的精神品質,更要尊重自然規律、尊重科學規律。從過去習慣以大密度造林的方式治沙,到現在通過低覆蓋度治沙技術治沙,治沙的理念和方式更加科學,中國治沙從粗放式逐步走向精細化。《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全國防沙治沙規劃》等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支撐起防沙治沙的工程建設體系、科研與技術推廣體系、監測預警體系。數十年來,中國全面準確掌握沙地荒漠化的基本信息,持續加強環境技術創新,把現代技術、科學理念、法治思維等全面融入治沙事業,為防沙治沙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

  變沙為寶開闢治沙新境界。沙區生態環境惡劣,自然承載力低下,人們不但要遏制荒漠化進程,更要想方設法變沙為寶,以治沙帶致富、以開發促保護,念好防沙治沙中的「致富經」。目前我國沙產業內容正在豐富,涉及農業、藥材、礦物質提純及旅遊等各個領域,一些地區通過大力引進社會資本,發展沙區特色產業,調動了企業、農戶等各方面積極性,促進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與此同時,國家也開始探索沙漠公園建設,利用沙地資源開展公共休閒、科學文化、宣傳教育等活動,讓全社會更加知曉防沙治沙之不易,更加珍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

  我國沙化土地面積大、分布廣、危害重,防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秉持生態文明理念,不斷總結和創新中國防沙治沙的經驗和思路,充分依靠和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眾志成城、接續奮鬥,我們一定能不斷推動防沙治沙事業取得新成就,讓生命之色在黃沙中浸染,讓人與自然在綠色中和諧。(成林)

相關焦點

  • ​節後上班第一天:以飽滿精神 開啟接續奮鬥新篇章
    ​節後上班第一天:以飽滿精神 開啟接續奮鬥新篇章 2021-01-0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用發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張瑾「老姆登」是怒族語的音譯,意思是「嚮往的地方」。被譽為中國最美村寨的雲南省福貢縣老姆登村如今常年遊客絡繹不絕,曾經,散落山間的竹片房、杈杈房已被結實、美觀的農村新居取代。當地村民們守著綠水青山,開客棧、辦農家樂、種高山茶,從扛著鋤頭「看天吃飯」,搖身一變端起了旅遊業「金飯碗」。老姆登村是雲南書寫築夢小康新傳奇的一個縮影!
  • 中國治沙江湖:教授點沙成土,騰訊突然入局
    治沙這件事,一代代烏海人都在做,或者說像在「鬥」。1957年,包蘭鐵路修到海勃灣,要保證鐵路沿線的安全,就要建起防沙固沙帶,那時中蘇還關係親密,蘇聯土庫曼科學院院士、專家彼得洛夫把草方格技術帶了過來,教給當地居民們。整個烏金之海都動員了起來,男女老少,沒日沒夜,頂著風沙把一捆捆麥草運到鐵路沿線,用鐵鍬軋進沙地。
  • 益言益行|六老漢治沙 信念不泯 生生不息
    《六老漢治沙》,告訴了人們答案。「四萬畝沙漠中的腳印,踐行著一條無需言明的家訓。」「每家都要有一個孩子,一直幹下去!」於是,郭老漢的兒子郭萬剛、賀老漢的兒子賀中強、石老漢的兒子石銀山、羅老漢的兒子羅興全、程老漢的兒子程生學、張老漢的女婿王志鵬,接過了治沙接力棒,「六兄弟」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 在寧夏,有這樣一群治沙英雄 在漫天風沙中戰天鬥地……
    騰格里沙漠如今開拓出了一片綠洲。他每天在沙漠中「暴走」10公裡,望著遠方一望無垠的沙漠,看著腳下吹沙走石。唐希明大腦不停地轉著,思考著,試圖想出一個解決辦法。以沙漠為伴的的唐希明,整日在沙漠中穿行。「走不動路的時候,柱了個拐。突然發現,棍子很容易插了進去。」受到啟發後,唐希明做出了改變。
  • 【地評線】金羊網評:高考是「奮鬥改變命運」的一次踐行
    今年的高考有點不尋常,中國的新冠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但在這個過程中,學子們的複習受到了較大的影響,考試的日期也較往年延後了一個月。而在考前的一個月,又曝出多起涉及高考的輿情事件,一時間成為網絡最熱門的話題。這個熱度,實際上恰恰就是高考的熱度。   然而,什麼也不能阻擋高考的順利進行。
  • 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頑強對抗40年,80%得到治理
    治沙一線榆林市以及毛烏素沙漠位置地處防沙治沙第一線的陝西省榆林市,60多年來持續開展大規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運動,將全市林木保存面積、林木覆蓋率分別由建國初的60萬畝和0.9%提高到現在的2157萬畝和33%,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由荒山禿嶺到綠滿山川的轉變,陝西的綠色版圖因此向北推進了400餘公裡。
  • 讓成昆精神薪火相傳,接續奮鬥走好新時代長徵路
    試想在當時機械化還沒普及的時代,成昆鐵路人能夠創造18項技術和工程中國之最,13項世界之最,讓築路成為一部史詩,讓國人佩服,讓世界驚嘆!都說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負重前行。成昆鐵路的非凡成績,背後是成昆鐵路人日夜鏖戰,用汗水澆灌結出的碩果。千斤重擔,他們無所畏懼,用血肉身軀築起鋼鐵長城,保障成昆鐵路順利建成通車。  傳承成昆精神,其次要堅守陣地。
  • 「網絡祝年」新華網評:帶著美好的祈願 邁入奮鬥的春天
    這個春天,神州處處生機勃勃,在享受了春節帶來的愉悅後,請及時開啟新的奮鬥模式。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前進路上奮力奔跑,跨過許多溝溝坎坎,越過不少激流險灘,很辛苦、也很充實,有付出、更有收穫。新的一年,我們要在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接續奮鬥,更進一步。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
  • 焦點訪談:科學治沙,這裡都是好辦法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面對庫布其、毛烏素沙漠步步進逼、上千萬畝草場的沙化,幾代治沙人不懈努力,植樹治沙,保護了生態環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現在,新一代的農牧民接續奮鬥,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治沙之路。
  • 【地評線】映象網評:奮進正當時,砥礪再揚帆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我們克服疫情影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蹟」……一句句賀詞滿懷豪情、催人奮進。
  • 開局之年,幾位青年講述奮鬥與期待——乘風破浪,書寫新的精彩青春...
    原標題:開局之年,幾位青年講述奮鬥與期待——乘風破浪,書寫新的精彩(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27))龔誠(左)幫社區裡行動不便的老人拎菜。  李洋菲攝畢檉在實驗室裡做實驗。  本報記者 趙帥傑攝趙武陽(右一)講解智慧社區管理模式及應用系統。  李佳錫攝劉錦(右)和村民商量種養殖計劃。
  • 金羊網評:「四季吉祥村脫貧答卷」是「十三五」成就縮影
    原標題:【地評線】金羊網評:「四季吉祥村脫貧答卷」是「十三五」成就縮影   西瀕拉薩河,南臨貢嘎機場,位於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境內的四季吉祥村
  • 1994年出生的農村女孩兒,書寫了中國女排新篇章!
    1994年11月29日,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誕生了一位女孩兒,而這個父母都是農民的普通家庭怎麼也沒想到,她會成為書寫中國女排新篇章的重要一筆—— 她就是朱婷,現役中國女排隊長。
  • 【地評線】金羊網評:「十三五」成就巡禮,凝聚逐夢前行的強大力量
    如今,我們進行系統全面的回顧和梳理,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凝聚逐夢前行強大合力。&nbsp&nbsp&nbsp&nbsp歷史是奮鬥者的坐標系。即將過去的5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只是短暫的瞬間,卻為我國的發展標註了新的歷史方位。
  • 陸和:以「牛」字成語奮鬥牛年新篇章
    展望2021年,「十四五」全面擘畫,脫貧攻堅密切銜接鄉村振興,基層幹部當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目無全牛」的素養、「庖丁解牛」的踐行在牛年奮鬥新篇章。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勇往直前、無所畏懼。2021年已經到來,抗擊疫情的腳步不能停止、脫貧攻堅的成果還需鞏固、鄉村振興的落實開啟加速等工作紛至沓來。
  • 【地評線】天府網評:好青年,要趁青春去當兵!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軍營最火熱,軍營是淬鍊青春、奮鬥青春的最佳去處。好青年,要趁青春、去當兵!(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
  • 中國辛苦治沙30年,卻毀於他們手中,治沙人:心血全完了
    而中國一直以來對於治理沙漠問題都是比較重視的,為了能夠讓人們不受到沙漠的騷擾,早在9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實行了治理沙漠的措施。 通過中國人民不斷努力,沙漠面積也不斷變小,沙漠變成綠洲,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沙漠也吸引了大量的人來到這裡觀看,想看看中國人們的這一偉大業績。
  • 【地評線】用「三牛」精神激發實幹鬥志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強調,我們要深刻銘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鬥的百年艱辛歷程,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永遠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鬥韌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