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稱謂竟與冬至有關!3000年前的今天周公幹了件大事

2020-11-29 齊魯壹點

又到古時24節氣之首「冬至」,很多人都知道,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點之一,不但是節氣,更是重要的節日。但你知道嗎?「中國」之稱謂也與「冬至」有關哦,因為在3000多年前的冬至這一天,周公幹了一件定乾坤的大事。

相傳,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測得了地球的中心位置,因此「中土」「中國」之含義就在於此,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那麼,周公是怎麼做到這件神奇「定乾坤」之大事的呢?

據記載,周公到洛陽後,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佔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 如此,也奠定了「中國」之稱謂。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無論大節、小節,其起源或是源自天象物候,或是源自先民擇吉日祭祀天地神靈、祖先,以謝神靈、祖先恩德。需要說明的是,冬至還有一個特別之處,無論按照平氣法(1645年以前使用)還是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推算,冬至的具體交節時刻都是完全一樣的。這在二十四節氣之中是僅有的一個。

另外,冬至分為三候:

一候,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二候,麋角解。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動。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這三候非常準確且形象地昭示了季節與大地萬物的變化。所以,冬至無論作為節氣,還是作為節日都是最重要的節點,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重要的「節點」作用。

(壹點號《節日研究》出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恆水。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要幹這三件大事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雖然2018年才開了個頭,雖然農曆立春還未到。但中央應該已經確定,2018年中國將幹這三件大事。1全國性掃黑除惡按照新華社的報導,這份《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措辭相當嚴厲。
  • 41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今天,12月10日,日子似乎平凡無奇。但往前推41年,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報考總人數達到1160萬人的考試,從今天開始——41年前的今天,高考恢復。1966年「文革」後,新中國成立之初形成的統一高考制度被廢除,無數有志青年從此無緣大學校園。
  • 冬至在古代是新一年的開始? 古代是怎樣過冬至的?
    冬至在古代是新一年的開始? 古代是怎樣過冬至的?時間:2016-12-21 10:2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在古代是新一年的開始? 古代是怎樣過冬至的?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0-12-20 12:00 [摘要] 12月19日網友關注資訊榜出爐,「【重磅解讀!
  • 【落實三幹會】水利局要幹7件大事,事關每個井陘人...
    【落實三幹會】水利局要幹7件大事,事關每個井陘人...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井陘縣「三幹會
  • 2018國考時政熱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要幹這100件大事
    2018國考時政熱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要幹這100件大事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筆試,國家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人事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
  • 中國連續幹了兩件大事,6天完成60年的夢想,美國:難以置信
    中國海軍這幾年的實力增長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國產航母、殲20、東風26等國之重器漸漸的都研製成功,有的已經列裝部隊並且表現良好。海軍仿佛已經成為中國一張最漂亮的明信片。4月12日中國首次最大規模的海上閱兵在某海域舉行,1萬多名官兵整裝待發,48艘戰艦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邊,76架戰機振翅欲飛,現場戰機轟鳴場面十分非常震撼。沒想到僅僅過了6天的時間,4月18日,解放軍陸航部隊在臺海又開始了一輪新的軍演。
  • 冬至每年都是12月22號嗎?每一年冬至都有固定日期嗎
    每一年冬至都有固定日期嗎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     原標題:冬至每年都是12月22號嗎?
  •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就是曾經的年
    譬如冬至。從我記事起,每到冬至這天,家裡就一定會包餃子。父母說,冬至大如年呢!至於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年少懵懂的我當時並不明白。按照當初的理解,冬至有餃子吃,不是年又是什麼?!年齡稍大些後,我漸漸明白冬至是冬至年是年,終究不曉得為什麼人們總說「冬至大如年」。為解開心中的疑竇,我便去問父親。
  • 猶太人稱謂與中國唐朝讀音有關?4 類證據表明其文明源於古埃及
    古埃及文物中有大量木乃伊(也就是乾屍),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人們不禁要疑問:古埃及人要製造大量木乃伊乾屍幹什麼?原來,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了之後,將來還會復活並且有永遠的生命,所以死了之後把屍體製作成木乃伊,為的是將來復活和永生時,更方便、美觀。
  • 新的一年剛開始,中國即將幹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值得所有人期待
    據環球時報報導,新的一年才剛開始,中國又即將幹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而這件大事值得所有人的期待!據悉,中國航天負責人表示:在今年上半年,中方將向太空發射一個空間站核心艙。這一消息一經傳播就在國內外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影響。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中國才發射過嫦娥五號並帶回了月球樣品,但沒想到中國沒過不久就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航天計劃。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是...
    接下來,我們就為讀者梳理、解讀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置了哪些必須推進的大事。大事二:首提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新疆青河縣發現3000年前的祭祀遺址,揭示出獨目人,擁有先進文明
    大墓以巨型石堆為核心,向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用巖石鋪設成放射狀的輻條,每年冬至,東南輻條正好對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這一發現,激起了專家們的濃厚的好奇心,他們專心研究,最終推算出,這就是祭祀遺址。而且這祭祀遺址極可能和最早草原霸主「獨目人」有關。當年,獨目人建立的國家政權可能控制著阿勒泰山大量黃金資源。
  • 3000年前中國就有流行歌曲,皇帝靠它了解民情,部分作品傳承至今
    今天我們的話題發生地依舊在西安,我們足跡來到「詩經裡」小鎮。面對古色古香,且有幾番詩情畫意的小鎮風格,大家頗有一些情趣。而我自己對於詩經也是相當推崇的。在我看來,詩經比起唐詩宋詞來說,是更加「乾淨」的詩歌。這裡面對於政治因素的影響極少也極小。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是什麼意思?
    新聞聽著看,動態看,猛戳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視頻號】△△△12月16日至18日,一次將深刻影響2021年中國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重要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從會議提出「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的提法看,可以說是在很大程度上回應了有關新一年宏觀政策退出與否的討論。同時,會議明確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既延續了此前十年的提法,也與「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表述形成鮮明呼應。
  • 3000多年的文物出土,專家卻面面相覷:是車軲轆還是方向盤
    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文化遺址,一直就是神秘莫測的考古之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研究過程中,就已經發現它的年代上至新石器晚期,下至商周時期,距今大約5000-3000年前。更為重要的是,它是古蜀國遺存,出土文物的風格和形制與中原文化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
  • 2020年的夏至和冬至,皆天生異象,還有大事要發生?
    號稱「三式之首、帝王之學」的奇門遁甲(三式都自稱是三式之首,大家別爭),最看重冬至日與冬至日,是陰氣盛到極點,陽氣初生之時,即所謂「六陰極盛,一陽來復,謂之冬至。」古代以農為天,要做欠收的準備,就意味著也要做好饑荒、瘟疫、兵亂等大事的準備。
  •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活動舉行
    12月21日,「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在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告成鎮舉辦。此次活動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中共登封市委、登封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登封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告成鎮黨委、政府具體承辦。
  • 埃及出土30具3000年前保存完好的木質棺槨
    新華社10月19日消息,埃及文物部19日在南部城市盧克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埃及考古隊近期發掘出30具3000年前的木質棺槨。 埃及尼羅河西岸發現30個保存完好的古木棺 本文圖自視覺中國 埃及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在發布會上說,這批棺槨分兩層埋葬於盧克索阿薩西夫山的一處懸崖下方,鄰近著名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其中包括
  • 2021年中國這八件大事怎麼幹?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是什麼意思?
    12月16日至18日,一次將深刻影響2021年中國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重要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從會議提出「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的提法看,可以說是在很大程度上回應了有關新一年宏觀政策退出與否的討論。同時,會議明確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既延續了此前十年的提法,也與「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表述形成鮮明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