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2020-11-27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七) 2020-11-13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大事記:1994年
《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 1994年4月15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這個計劃力爭在20世紀內最後7年,集中力量,基本解決目前全國農村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1986年,中國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94年)
1994年 1月4日,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領導幹部理論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學1月11日,國務院做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決 定》1月14日3月8日至19日,全國政協八屆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3月10日至22日,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3月23日,中共中央召開農村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本年度的農業和農村工作3月25日,國務院第十六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90年代國家產業政策綱要》5月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新形勢下加強黨校工作的意見》6月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體改委《1994
-
中國人大·政府大事記(1990-1994)
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通過關於懲治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罪的決定、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關於批准1989年國家決算的決議;通過了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寮人民民主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關於批難《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拉克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關於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出版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史競男)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據介紹,該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時代,突出反映黨領導人民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及其重大理論、制度創新成果,全面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隊和國防、「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外交、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1)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者按: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
中國軍事大事記(1994年)
這個雷達站自1965年10月組建以來,一直駐守在西蒙貢嘎縣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山頂,擔負對空警戒和西藏空中航線的飛行引導任務,先後安全引導民航班機、戰鬥機和專機22萬多架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連續15年被評為優質情報連。(7.8) 1994.7.8 新華社報導,中央軍委頒布命令,授予第八十九醫院外二科「勇攀創傷醫學高峰的先進科」榮譽稱號。
-
1994-2014:中國接入網際網路20年大事記
新華網北京4月19日電(記者王若遙)1994年4月20日,中國實現與國際網際網路的全功能連接,從此開啟網際網路時代。20年間,網際網路深刻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並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1994年4月,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成為國際網際網路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 1995年1月,郵電部開始向社會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3年)
1953年 1月1日 我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公布施行。隨後,開展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普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4年)
1954年 4月26日-7月21日 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會議實現了印度支那的停戰。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組織法;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等13人為副委員長;董必武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鼎丞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決定設立國防委員會和國防部,任命毛澤東兼任國防委員會主席,彭德懷任國防部部長。
-
歷史上9月20日發生的大事記
歷史上9月20日發生的大事記 -1999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成就展 6---1999年9月20日-首批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 7---1998年9月20日-中國象棋網絡公開賽開賽 8---1995年9月20日-曾牽動首都百萬人心的山東小姑娘楊曉霞痊癒出院 (公眾號ID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83年)
1983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發出《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的文件,肯定聯產承包製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4月5日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成立。該辦法自1983年1月1日起實行。1984年9月18日,《國營企業第二步利改稅試行辦法》經國務院批准頒發,從1984年10月1日起試行。 6月4日-22日 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舉行,選舉鄧穎超為全國政協主席。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60年)
1960年 1月1日 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勝利截流。 1月20日 中國政府和印度尼西亞政府在北京互換《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批准書。此前,1955年4月22日,中國政府在萬隆會議上與印度尼西亞政府籤訂了關於避免雙重國籍的條約,但印尼國會遲遲沒有批准該條約。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兩國直至本年1月20日才互換條約批准書,24日雙方同時公布生效。 1月28日 中緬兩國總理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之間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
1994年大事記
會議期間,全體委員列席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了李鵬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國家計委主任陳錦華關於199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199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財政部部長劉仲藜關於1993年國家預算執行情況和1994年國家預算(草案)的報告,以及關於預算法草案的說明,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薛駒關於建議授權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廈門市法規的說明,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田紀雲所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75年)
在報告中,周恩來重申第三屆全國人大提出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兩步設想,即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張春橋代表中共中央作《關於修改憲法的報告》。代表們討論了上述兩個報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2年)
1952年 1月26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鬥爭的指示》,要求在全國大中城市,向違法的資本家開展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經濟情報的鬥爭。「五反」運動於1952年10月結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09年9月)(上)
新華社編者按: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與新華社合作,編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大事記》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它全面客觀準確地記述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發展歷程,著重反映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90年)
1990年 2月3日 國務院發出《關於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通知》。 3月9日-12日 中共十三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繫的決定》。 3月20日-4月4日 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通過《關於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等;決定接受鄧小平辭去國家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請求,選舉江澤民為國家中央軍委主席。 4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8年)
1958年 1月6日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辦法》公布施行。 1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公布施行。 3月5日 廣西僮族自治區宣告成立,首府設於南寧市。1965年10月12日,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 4月22日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