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經過數百萬年進化,無論從體態、外貌還是內部器官早已發生了些許變化,在這長久的時間過渡中,人類逐漸進化得更加完善,整體從寒冷的野外活動轉移到了溫暖的穴居、最後才到了今天的社會性城市抱團群居。如果你曾經看到過人類的祖先,即猿人的相關圖片,你一定不會認為它們和我們現在的長相十分一致,因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許多繼承自祖先的器官開始逐漸變得可有可無,其中就包括很多人類一生可能都用不到的器官或組織。
沒有用處的器官or組織
立毛肌
說到立毛肌可能大部分人需要反應一會,但如果說起雞皮疙瘩,大概就知道什麼意思了,簡單來說,立毛肌是與毛囊有關的一種平滑肌。當發生恐懼、害怕等精神情緒變化、或處於寒冷環境時,立毛肌就會收縮,產生起雞皮疙瘩的現象。
第三眼瞼
即瞬膜,但因為人類的眼睛沒有瞬膜,或許早期擁有但現在已經退化為眼內角以及不能活動的半月皺襞。
掌長肌
系手內側群肌中的一塊肌肉,屬於一處退化肌肉,現僅剩薄弱的橫行肌束。據科學家統計,有少數亞洲人缺失這一肌肉,這與亞洲人的祖先有一定關係。
智齒
大多數成年人在成年以後都會生長出第三組磨牙,被稱為智齒,智齒比較扁平,本可以輕鬆將食物磨碎,但現代可能99%的人都用不到它。
闌尾
闌尾為位於盲腸與迴腸之間的,就像一個有開口沒有出口的小通道,至今為止,已有很多人因發炎而切除了闌尾,還未發現切除後對人體有明顯的影響。
但真的沒有用處嗎?
可以抵禦風寒的立毛
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有著很長的毛髮,遇到寒冷天氣可以利用立毛肌將毛髮豎起用來抵禦風寒。雖然隨著人類的進化,立毛肌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只能讓我們的皮膚變得「堅硬」起來,留下了起雞皮疙瘩的情況。
保護眼睛和角膜的瞬膜
在比人類祖先還要更早的時期,那時人類還是普通的脊椎動物,特有一種半透明的眼瞼,可以遮住角膜,藉以溼潤眼球,卻又不影響視線。由於人類沒有第三眼瞼,就只能靠眨眼來潤溼眼球了。
為了擅長陸地行走而消失的掌長肌
小部分亞洲人沒有這塊肌肉,是因為人類起源於非洲,由於食物緊缺,又分為三支遷徙到地球各地,亞洲祖先就是其中一支,並在亞洲度過了數萬年時間。亞洲地形多平原,人類開始用雙腳走路,再加上這塊肌肉更多的作用是幫助人類祖先爬樹,於是這一肌肉的作用就開始變得可有可無起來。
無故疼痛的牙齒
簡單來說,原始人類的嘴巴更大,智齒可以輕易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人類進化,人的下巴變得越來越小,而智齒又還未退化,只會留下無故疼痛,所以也被很多人稱為最沒用的器官。
「沒用」的闌尾
現代人的闌尾已經明顯退化,即使闌尾切除後也未見對人體有明顯的影響,但有科學家認為闌尾中留存的細菌依然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可以維繫人體腸道的微生物平衡,或許,闌尾並沒有想像中那樣沒用,但還沒有明確的證據。
總之,如果要真的評判人類的哪些部位是沒有用的,恐怕能列出一大張紙來,但實際呢?大多數科學家依然相信,生物進化至今,誕生出的任何器官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而這些看似沒用的各種器官、組織,才構成了一個個完整的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