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群眾自發前往弔唁「最美司機」吳斌(圖)
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新華網杭州6月4日電(記者 周竟)杭州客車司機吳斌用盡生命的最後力氣,在1分16秒中挽救24名乘客的壯舉震撼了全中國,被網民封為「最美司機」。從6月1日遺體被運回杭州的家開始,他的親戚、朋友、同學,以及來自無錫、上海等多地群眾紛紛趕來送英雄最後一程。
-
乘客自發前往吳斌靈堂弔唁 六旬老人跪謝恩人
單女士看到了肇事的金屬片,像是從車輪上掉下來的東西。 單女士還用手機拍下了一張吳斌受傷的照片。她說,這張照片也許可以找到肇事者,或者對整個事件有用。 昨天,單女士看新聞得知吳師傅不幸去世。本想昨天就過來,但找不到地址。直到今天,她撥打媒體熱線了解到吳師傅的住址。
-
西昌:市民群眾可前往市殯儀館弔唁森林火災犧牲勇士
第一階段為2020年4月4日11:00-11:30,舉行四川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犧牲勇士追悼會,參加範圍為19位犧牲勇士親屬、各級機關幹部職工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共計280人左右(由於場地限制,市民群眾不參加此階段弔唁)。第二階段為2020年4月4日13:00-19:00,各界群眾弔唁。
-
娃哈哈小學發倡議 給讓行司機豎起大拇指
5月26日下午,張懿和爸爸張能慶一起過斑馬線時,給讓行車輛舉手點讚的一幕,被杭州市民拍了下來。張能慶和張懿都沒有想到,父女倆習以為常的舉動會帶給杭城這樣的溫暖觸動(本報近日連續報導)。這一舉動的反響還在持續。娃哈哈小學的辦公室主任胡昌升老師告訴錢報記者,就在昨天下午放學的時候,他看見張懿的同班同學潘增洋也在斑馬線前舉起了手,為讓行的車輛豎起了大拇指。
-
香港最後三級片影院結業 市民建網頁懷念
為了紀念這個即將逝去的行業,許多香港市民在網上建立專門頁面,記錄與官湧戲院有關的往昔歲月,還有港人專門組團前去實地捧場,伴著影院走完這最後一程。 門面雖小內有乾坤 窘迫的門面,殘舊的沙發,號稱「香港最後」的官湧戲院,其實只是一塊銀幕和103個座位,觀眾更多的也僅是附近閒來無事的年邁街坊。說另類,是因為這間電影院播放的電影類別。
-
金庸喪禮在港舉行 眾多讀者弔唁致敬
為便於公眾向金庸作最後道別,香港文化博物館內的「金庸館」12日至30日設置弔唁冊,12日當天就有數百位讀者及市民前去致敬緬懷。 當日,位於北角的香港殯儀館舉行金庸的私人喪禮,翌日出殯。按照金庸生前意願,喪禮以私人形式舉行,不設公祭。殯儀館外排滿了各方送來的悼念花圈和花籃,金庸生前好友導演許鞍華、張紀中,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等陸續到場,為其送行。
-
魯迅先生葬禮:民眾自發弔唁,16位抬棺者皆是名人大家,場面空前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過許多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在擁有一定的成就後都會被尊以一定的稱號,然而在這些英雄人物中,被尊稱為「民族之魂」的人物卻只有一個,那就是魯迅先生。命途多舛,後又被包辦婚姻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為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市的一個書香世家。
-
抗擊新冠疫情 北京曲協倡議書寫白衣天使感人事跡市民互助故事
為鼓舞士氣,充分體現曲藝文藝輕騎兵的作用,北京曲藝家協會於1月30日發出倡議書:鼓勵北京曲藝工作者積極發揮曲藝藝術特長,搜集素材,發掘事跡,努力推進精品創作,書寫抗擊疫情的英雄壯舉,反映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弘揚廣大疫情防控工作者的無畏奉獻精神。
-
組圖:南開萬人弔唁陳省身先生
組圖:南開萬人弔唁陳省身先生 點擊進入>>> 陳省身先生靈堂 人民網天津12月5日電 國際數學大師、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南開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陳省身教授12月3日在天津逝世後,南開大學連夜布置靈堂供師生弔唁。12月4日,已有10000餘名南開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前去弔唁。
-
洛陽民眾倡議五月九日為「無酒日」(組圖)
圖為洛陽部分市民參加倡議活動,建議把每年的五月九日定為「無酒日」。康留國 攝 5月9日,河南洛陽市婦聯、市公安交警支隊等部門響應民眾號召,向交通參與者發起了「2013年全民倡議無酒日」活動,倡議把每年的5月9日定為「無酒日」。
-
青年志願者自發清理公交站臺(圖)
圖為志願者們正在擦拭、清理公交站臺櫥窗。正在候車的市民有的拍照,有的衝他們豎起大拇指。看著一塊塊整潔的站牌,志願者們既有成就感又有自豪感,「城市是我們的家,文明要靠大家,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能帶動大家自覺愛護家園、愛護環境,並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據悉,為弘揚社會公德,傳遞正能量,該公司先後開展了爭當「雙明星雙規範」「文明使者紅旗車組優勝大隊」「雙德模範」等一系列活動。
-
警鐘長鳴共緬懷 天下第一泉景區開展「紀念五三慘案線上祭奠」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日訊今年的5月3日是「五三慘案」92周年紀念日。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在當前防疫關鍵時刻,為避免人員流動、聚集,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同步開展線上紀念活動,倡議廣大市民遊客線上寄哀思。掃描二維碼參與「紀念五三慘案線上祭奠」活動,通過在線敲響五三鐘的方式,緬懷同胞,祭奠英烈。
-
泰王在老國王紀念日演講,王后感動落淚,貴妃遞上紙巾
在今年這一天中,我們見證了王室「有血有肉的」一面:泰王瑪哈進行了紀念先王的演講,王后蘇提達聽完丈夫的演講後感動到落淚,一旁的貴妃詩妮娜忙遞上紙巾,一家人其樂融融,簡直就是個王室版的「五好文明家庭」…… ▲12月5日的皇家田廣場異常熱鬧,中間搭建了舞臺供舉行演講典禮。
-
海南古村落有座忠烈祠,為紀念千戶將李福庇而建,後人敬稱指頭公
是為紀念李福庇而建,李福庇是羅驛村李氏二祖爾高公三子,始祖李文英公之孫,元代間襲職千戶朝廷武官。走進忠烈祠,是寬大的庭院,李福庇的塑像立於庭院中央,身著戎裝手持寶刀,左右兩側為兩名侍衛守護我仰望這位敬重朝廷、英勇善戰的英雄,發現在陽光下,這座騎著高頭大馬、氣宇軒揚的塑像更顯得高大威武,頗顯大將風範。
-
志願者,溫暖這座城(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他們自發地行動起來,為前線戰士添補給,為後方群眾送溫暖,為武漢出力盡責,齊心協力守衛「我的城」。 疫情面前,咱不能躲 春節前,丈夫和兒子早早回了新疆老家,何明榮獨自一人留在武漢跑車。1月22日,滴滴開始招募志願者司機。49歲的何明榮沒有任何猶豫,報名接送醫務工作者上下班:「疫情面前,咱不能躲!」
-
英雄史詩格薩爾:從「做夢就會吟唱」到數位化永久「記憶」
中新社西寧11月14日電 題:英雄史詩格薩爾:從「做夢就會吟唱」到數位化永久「記憶」 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 「做夢就會吟唱」「拿白紙就能說唱成百上千個故事」是格薩爾藝人們傳統看家本領,如今,紙質+數位化正實現世界最長且活態傳承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的永久「保存」。
-
戎冠秀:本是河北普通農婦,為何去世後聶帥親自發去唁電緬懷?
貧苦出身的戎冠秀深知八路軍的艱難處境,她非常疼愛這些戰士,於是她自發組織當地婦女,親任婦救會主任,帶領下盤松村的婦女們為戰士縫製衣裳、做軍鞋、救治傷員、洗涮繃帶,凡是她們能做的,她們都沒有任何遲疑的去做。
-
「不朽的榮光屬於英雄,他們的事跡應該銘記」——記阿拉木圖二戰...
不少市民身著老軍裝,頭戴帆船帽,胸前別著黃黑條紋相間的「喬治絲帶」走上街頭。他們無論男女老幼,紛紛手捧鮮花,步履匆匆。隨著人流,記者也到了市中心的潘菲洛夫28勇士公園。這裡早已聚集了眾多二戰老兵和數以萬計的哈薩克斯坦民眾。大家都在等候一個神聖的活動——二戰勝利日慶典。 當地時間9日上午10時,阿拉木圖市長包爾詹·拜別克在公園內的功勳紀念碑前致辭,並宣布慶典活動正式開始。
-
微信搖一搖:《王者榮耀》永久英雄、皮膚免費得
1月29日-2月4日除夕夜,微信遊戲搖心願#王者榮耀搖心願#正式上線,大家參與搖一搖就能獲得永久皮膚或英雄。目前,《王者榮耀》正式服已經有90名英雄。活動入口:微信——遊戲——搖心願;微信搜一搜搜索「搖心願」。
-
學射箭 看天文望遠鏡 讀英語繪本…… 杭城特色圖書館還有不少...
另外,你記不記得去年火遍網絡的一家建在秦皇島南戴河邊的圖書館?面朝大海,獨自佇立在空曠的沙灘。沒有車道和捷徑,光著腳踏著沙,走上幾百米才能抵達。這家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被網友稱為「全世界最孤獨的圖書館」,引得無數遊客慕名前去。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除了書店,很多圖書館也已經不再只是提供傳統的借書功能,越變越美,越來越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