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邁老城鎮白蓮區的羅驛村,距海口市區約20公裡,建於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 走進羅驛樹,古老的火山巖石屋、古道、古井,望著眼前綠樹環繞、荷花滿塘,紅花夾道相迎的景色,顯些誤以為是公園。
忠烈祠,周圍綠樹成陰。是為紀念李福庇而建,李福庇是羅驛村李氏二祖爾高公三子,始祖李文英公之孫,元代間襲職千戶朝廷武官。
走進忠烈祠,是寬大的庭院,李福庇的塑像立於庭院中央,身著戎裝手持寶刀,左右兩側為兩名侍衛守護
我仰望這位敬重朝廷、英勇善戰的英雄,發現在陽光下,這座騎著高頭大馬、氣宇軒揚的塑像更顯得高大威武,頗顯大將風範。
塑像前是一座影壁,中間大紅的「福」字格外醒目,左右兩旁分別上書「忠誠可凌雲貫日,烈性秉赤膽丹心」,這是對祠主一生忠於朝廷、秉性正直的讚美。
左右兩邊是古色古香的廊亭,兵器架上擺放各種兵器,體現祠主作為千戶朝廷武官,武藝高強,各種兵器樣樣精通。
忠烈祠為二進建築,兼作澄邁縣文化館羅驛村文化分館,除了紀念李福庇,還有部分與羅驛村有關的宣傳展示,但展示內容寥寥無幾,忠烈祠內略示空蕩。
關於忠烈祠的來歷非常感人,據記載,一次率兵徵戰,李福庇不幸陣亡,戰馬咬下其手指返回家中報信,後仰天怒吼氣絕而亡。其家人被戰馬效忠精神所感動,將戰馬與李福庇僅存手指一同入葬,同享李氏家族世代祭祀。
為表彰李福庇捐軀沙場,朝廷特封溢號「忠烈」,後族人便稱其「忠烈」主,又敬稱「指頭」公。
忠烈祠於清乾隆年間修建,後被毀,今天我們看到的忠烈祠為1980年在舊址重建,以祭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