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晚,大型民族器樂交響音·畫《四季嶺南》在友誼劇院上演。本場音樂會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東音樂曲藝團創排出品,廣東音樂曲藝團傾心打造。音樂會集多媒體、器樂表演奏、粵曲演唱及交響音樂為一體,向觀眾展示充滿魅力的嶺南人文與景觀,奉上一場美妙而內涵豐富的音樂藝術盛宴。
作為廣東的文藝工作者,如何通過藝術的形式來表達嶺南燦爛的歷史,以及今天廣東取得的輝煌成就?本場音樂會創演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臺大型演出是創新民俗藝術創作的大膽嘗試。
春如詩,夏如詞,秋如歌,冬是賦,廣東文藝工作者用廣東音樂彈奏出四季的生命樂章。音樂會以嶺南四季為切入點,通過「春之嶺南·立春」「嶺南夏日·立夏」「月夜秋思·立秋」「冬暖珠江·冬至」四個篇章展開,揉入中國二十四節氣,以抽象的概念對嶺南大地多姿的人文與景觀、多彩的風俗與生活、多面的文化與思維和蜿蜒秀麗的江河美景進行展示,去傳承廣東音樂優秀文化,彰顯廣東人文底蘊,宣傳廣東的美好形象,提升廣東的影響力。
與其他音樂會相比,本場音樂會的表現形式豐富而新穎,帶給觀眾美妙的藝術享受。
「本場音樂會旨在打造一臺集虛實結合,舞美與多媒體、視覺與聽覺完美結合的作品。」創演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音樂,歷史悠久,清新優美,靈動活潑,是表達情感的一種語言。本場音樂會在風格定位上,以嶺南特色、廣東音樂為基調;在樂隊組合形式上,以中小型民族器樂演奏為主,加上部分粵語獨唱、情景舞蹈,而配樂朗誦作為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連結;在視覺上,虛實結合、音畫交融,通過串詞朗誦對整臺音樂會進行主體性的貫穿。
名團名家集結,多團合作演出,是本場音樂會的一大亮點。本場演出,由廣東音樂曲藝團著名粵曲演唱藝術家梁玉嶸擔任藝術總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傳承人何克寧擔任藝術顧問,並邀請國內頂尖專業交響樂團珠影樂團合作參演。同時,特聘星海音樂學院國樂系主任李復斌教授擔任該項目音樂總監、作曲及指揮,廣州歌舞劇院國家一級導演張玲擔任總導演;特邀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歐凱明,著名話劇演員徐梵,著名舞蹈演員閆一妍等各專業領域藝術名家,與廣東音樂曲藝團一眾優秀演(奏)員黃麗萍、鄭捷、陳文萃、王文、麥毅、林彩霞等共同演出,以傳統廣東音樂與交響樂中西結合的演繹形式,謳歌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
據悉,本場音樂會還呈現了嶺南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展示嶺南非遺獨特魅力。
廣東音樂曲藝團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粵曲兩大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本場音樂會中,觀眾既能欣賞到《驚濤》《旱天雷》等廣東音樂名曲,又能欣賞到歐凱明表演的男聲獨唱《秋思·望月懷遠》、梁玉嶸表演的粵歌《梅嶺香雪·珠璣巷》、粵曲表演唱《粵歌·落雨大》。
此外,觀眾還能欣賞到精美的粵繡、極具感染力的廣東醒獅等非遺項目。音樂會還通過多媒體以及現場器樂小品表演,原汁原味地呈現具有濃鬱嶺南生活氣息的「飲早茶」等場景。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莫斯其格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俊傑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蘇俊傑、莫斯其格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