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20年,隨著古典音樂時期的結束
浪漫主義音樂開始萌芽了
這一時期的音樂形式相較於之前更為豐富
是古典藝術巔峰時期中離現代音樂最近的一次
也是最令人容易接受的
當今世界最能被接受的古典音樂多數出於這個時期
浪漫主義在藝術上的興起,首先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文字上,最初的含義是指用羅曼語書寫的故事,進而專指長篇小說和騎士小說,後來也包括一些傳奇小說。
在作品裡,將一切個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現出來,這是浪漫主義的特點,所以浪漫主義音樂更注重人的精神境界與主觀的感情表達,對於自然景觀的表現更加突出了,對於民族和民間的音樂利用也更加頻繁,可以說是真正的趨向大眾化了。
浪漫主義音樂與古典主義音樂不同,初期浪漫主義音樂發自歐洲「啟蒙時代」的思想與同法國大革命有關的自由民主思想,比文學中的浪漫主義約晚數十年,它承襲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傳統,貝多芬晚期的作品便已經有了浪漫主義音樂的雛形,然後在此基礎上有了新的探索。如強調音樂要與詩歌、戲劇、繪畫等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相結合,提倡一種綜合藝術,提倡標題音樂。
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富有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沒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視戲劇,研究民族、民間的音樂文學,從中吸取營養,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是繼承古典樂派,但內容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誇張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別多。
在音樂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樂均衡完整的形式結構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單樂章題材的器樂曲繁多,主要是器樂小品,如即興曲、夜曲、練習曲、敘事曲、幻想曲、前奏曲、無詞曲以及各種舞曲——瑪祖卡、圓舞曲、波爾卡等。在眾多的器樂小品中,鋼琴小品居多。聲樂的作品中出現了大量的藝術歌曲,並將諸多的聲樂小品串聯起來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的《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義音樂派創新的藝術題材。
和聲是表現浪漫主義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諧和音的擴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轉調在樂曲裡的經常出現,擴大了和聲範圍及表現功,增強了和聲的色彩。作曲家創立了多樂章的標題交響曲和單樂章的標題交響詩,這是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的形式。
浪漫主義音樂派在音樂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這一時期不但盛產偉大的音樂家,而且音樂體裁空前廣泛,出現了諸如無詞歌、夜曲、藝術歌曲、敘事曲、交響詩等新穎、別致的形式,這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大「寶庫」。
浪漫主義音樂也是一座橋梁:韋伯接受了格魯克和莫扎特的傳統,傳至近代的華格納;舒伯特在器樂方面是貝多芬的繼承人,他的浪漫主義藝術歌曲,則是經由舒曼和奧爾夫流傳至今;柏遼茲的標題音樂源於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其後又與近代法國的印象主義相關聯。
浪漫音樂時期音樂史上一段光輝時期,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