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透露信號:強化支付領域監管、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記者剛剛獲悉,一年一度的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圈定了2021年央行工作重點,內容覆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支付領域監管、房地產金融政策等方面。對於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要求,穩字當頭,抓住重點,守住底線,敢於擔當,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央行具體部署了哪些工作,小編為您劃出重點: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延續實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 加強網際網路平臺公司金融活動的審慎監管、強化支付領域監管; 牽頭制定債券市場發展規劃,推動完善債券市場法制; 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穩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
外匯局召開2021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電視會議 部署六大重點工作
1月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1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電視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0年外匯管理工作,分析當前外匯市場形勢,研究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外匯管理重點工作。一是防範跨境資本異常流動風險。二是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三是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四是完善中國特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五是夯實外匯管理基礎工作。六是全面提升黨的建設質量。
兩隻新基金一起炸了:一天狂賣超500億!更多爆款在路上
2021年開年就讓所有人感覺到了市場的沸騰,不僅A股表現紅火,新基金髮行市場更是再現了火爆的盛況。從1月4日開始,基金爆款就層出不窮,首日是出現四隻新基金一日售罄,合計引來超500億資金的追捧;而1月5日,銀華旗下新基金吸引130億的認購,也實現一日售罄。1月6日,基金君獲悉,新基金爆款頻出的步伐勢不可擋,今日興證全球、前海開源旗下新基金均「一日售罄」,均吸引來超過200億級認購量,還有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這也意味著今日新基金合計吸引超500億追捧,又出現一次難得的盛況。
深交所發布食品及酒、電力、汽車製造等5大行業信息披露指引
1月6日,深交所發布食品及酒製造、電力、汽車製造、紡織服裝、化工5件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這是深交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有關完善分行業信息披露標準要求,繼去年全面修訂18件和新發布4件行業指引後,深入推進行業信息披露規則體系建設,持續夯實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的又一重要舉措。
中汽協:2020年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預估完成2527.2萬輛 同比下降1.9%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重點企業旬報情況預估,2020年12月,汽車行業銷量預估完成280.2萬輛,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5.4%;細分車型來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5.9%,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4.4%。2020年,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預估完成2527.2萬輛,同比下降1.9%;細分車型來看,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6.1%,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8%。
證監會同意3家企業創業板IPO註冊
近日,我會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秋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極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五部委:清理規範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清理規範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面部署清理規範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等工作。一是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費。取消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環節不同名目的各種不合規收費項目。二是加快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健全以「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為核心的約束和激勵相結合的定價機制,在嚴格成本監審的基礎上,合理制定並動態調整供水、供電、供氣、供暖價格。三是嚴格規範價格收費行為。對確需保留的少數收費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對其中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項目,制定完善成本監審和定價辦法;對實行市場調節的價格或收費,嚴格規範經營者收費行為。四是提升服務水平。
生態環境部:產業密集、環境問題突出區域執行更嚴排放標準
生態環境部今天(6日)明確了上述要求。今天公布的《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下稱《辦法》)還提出,省級政府應當對沒有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的特色產業、特有汙染物,或者國家有明確要求的特定汙染源或者汙染物,補充制定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有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辦法》將對地方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產生影響,有助於引導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提檔升級,促進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1月6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一個號碼服務企業和群眾為目標,推動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併優化,進一步暢通政府與企業和群眾互動渠道,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見》要求,加快推進除110、119、120等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併,今年年底前,各地區設立的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並在地方接聽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併統一為「12345熱線」,提供全天候人工服務,確保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合理訴求及時得到處置和辦理。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積極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今年繼續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將重點支持哪些領域?來看記者對財政部部長劉昆的專訪。
2021年,我國將精準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財政部部長劉昆介紹,今年我國財政工作的關鍵詞就是提質增效和更可持續。
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劉昆介紹,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府收入的「減法」正在換來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累計減稅降費規模達到7.6萬億元左右。特別是2020年,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
2020年,為了有效應對疫情影響,確保每一分錢用到基層急需以及惠企利民領域,我國創新設立了「一竿子插到底」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目前,2020年財政直達資金預算下達已經完成,其中1.52萬億元資金已經投入使用。
圍繞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劉昆介紹,近年來,我國基本形成了覆蓋地方政府債務各個環節的「閉環」風險防控體系,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11月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劉昆介紹,2021年,我國積極財政政策將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中央財政將優先安排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堅持把科技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同時,加強基本民生保障。通過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
多措並舉激發消費潛力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商務部等12部門近日印發通知,對提振汽車、家電、餐飲消費、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等方面作出具體安排。
通知提出,要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有關城市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加強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建設。
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方面,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淘汰舊家電家具併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環保家具給予補貼等。
提振餐飲消費方面,提出促進綠色餐飲發展;鼓勵餐飲企業豐富提升菜品,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等。
補齊農村消費短板弱項方面,提出完善農村流通體系,以擴大縣域鄉鎮消費為抓手帶動農村消費,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等。
通知還強化政策保障,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流通行業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等舉措。
境內企業境外放款宏觀審慎調節係數上調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政策調整後,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上限相應提高,有利於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利於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
2020年我國消費扶貧突破3000億元
國務院扶貧辦最新發布,2020年我國中西部22個省份組織認定扶貧產品16萬多個,全年扶貧產品銷售額達到3069.4億元。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南段全面開工建設
今天(1月6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南段在河北、山東、江蘇等地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每年可向我國輸送天然氣380億立方米,為東三省、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穩定供應清潔優質的天然氣。
國鐵集團推出疫情防控免費退票措施
為配合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國鐵集團推出免費退票措施。自2021年1月7日0時起,旅客在車站、鐵路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等各渠道辦理1月6日24時之前的已購車票退票,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購買的鐵路乘意險一同辦理退費。
世行預計今年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世界銀行5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而在中國經濟帶動下,預計亞太地區經濟將增長7.4%。
報告同時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假設感染率持續上升、疫苗延遲推出,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被限制在1.6%。但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增長或可提升至近5%。
報告還說,由於中國經濟復甦較預期更加強勁,發達經濟體經濟收縮程度略淺,2020年全球經濟崩潰程度略低於此前預估。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