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尊重農民的電視劇,農民是主角,而非被觀看的對象。說起來,這些年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也不少,大部分都是喜劇,但仔細推敲的話,就會發現絕大部分都是在看農民的笑話。在此類片子中,雖然總會以「致富」之類主旋律引領,其實還是將農民置於「示眾」的地位,將他們與城市文化相對比,以這種觀念上的落差作為笑料,以博取觀眾一笑。這樣的喜劇底子上沾染著刻毒。而在《老農民》體現的則是一群農民在困難時代中屹立不倒。而農民前面的「老」字更是意味深長。該劇總導演張新建說,這個「老」字是個包含著文化內涵的尊稱,是指老祖宗、老前輩。但我總覺得在此處恐非如此。這裡「老」更是一種卑微,一種無奈,因為我清清楚楚記得,我的父輩和祖父輩們自稱「老農民」這三個字時的自嘲的表情,那哪裡是一種尊稱啊!
縣裡請大膽和喬月去做模範夫妻的報告,大膽在眾人面前揭喬月的短惹她感到不快。麥香村將要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大膽擔任村東社社長,周義虎提議讓仁禮輔助有田擔任村西社的副社長。喬月回家後為做報告的事情與大膽起了爭執,但兩人在外人面前仍裝作十分恩愛。喬月頂替仁禮當上了教師,燈兒向仁禮教授生產技巧。仁禮指導社員科學播種卻與老乾棒發生衝突,大膽出面為仁禮解圍。
大膽當上了勞模,他在勞模大會上再與美麗相遇。得知大膽已經結婚,美麗黯然神傷。仁禮想和燈兒一起搭夥過日子,燈兒卻說自己心裡一直裝著大膽。暴雨將至,上級要求各個村提前收割小麥。仁禮結合自己的知識推測麥香村不會下暴雨,大膽相信他遲遲沒有讓社員行動。麥香村果然沒有下雨,村東社取得豐收,大膽受到上級表揚,仁禮頂替有田當上了村西社的社長。
美麗來大膽家做客,她因為淋了雨病倒在床。大膽悉心照顧美麗惹喬月不滿,兩人大吵一架後喬月搬到了學校的倉房住。燈兒求父親同意她與大膽的親事,老驢子以死相逼,燈兒答應斷了與大膽結婚的念想。喬月決心已定,她與大膽離婚分家。大膽收到失散多年的生母的來信,他得知自己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吃不飽與小轉兒結婚,三猴子也宣布了他與金花嫂的婚事。
美麗帶著結婚介紹信來找大膽結婚,大膽拒絕了她。喬月送包子追求仁禮,仁禮心軟最終與她領取了結婚證。仁禮發現喬月狂吐不止起了疑心,原來喬月在離婚前已懷了大膽的孩子。喬月背著仁禮吃了打胎藥,仁禮送她去醫院搶救總算是母子平安。大膽知道喬月懷了自己的孩子後聲稱馬上要鬧運動,威脅仁禮拜他為師才能保他周全,仁禮同意將孩子生下來。
麥香村裝上了電燈,社員們歡呼雀躍高喊毛主席萬歲。喬月生了個兒子,仁禮認為孩子長得像大膽。喬月擔心孩子保不住,向燈兒尋求幫助。燈兒跟家人說要去姑姑家,實際是與喬月商量好把孩子帶出去。喬月回家一頓大哭,跟仁禮說不慎丟失了孩子。地裡仙做了孩子被狼叼走的假象,大膽和仁禮看到孩子的血衣後放棄了尋找。燈兒聲稱在汽車站撿了一個孩子,她決定收養孩子並給他起名叫狗兒。
這部劇以廣博的視角講述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農村變遷。而它的背景正是胡甫臣提到的諸次政治運動。高滿堂把眼光聚焦在了山東黃河岸邊的麥香村,在這個村裡,貧農子弟牛大膽、地主子弟馬仁禮、以及城市貧民喬月這三人因為出身的不同決定了他們的不同路徑和命運。其中最值得玩味的馬仁禮和喬月。馬仁禮是地主兒子,是麥香村解放前唯一上過大學的人。1949年,他從北平回到家鄉勸說地主父親給農民分地,可是仍沒逃出「土改」的命運,原本有「開明紳士」之稱的父親一下成了地主老財,人人得以批之、鬥之。出身的不好,帶給了馬仁禮小心翼翼的性格特點,他畢業於農學院,知識廣博,知道建人民公社吃大食堂會給農民帶來怎樣的後果,但是他不敢說;他也知道不讓農民對生產活動自由安排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他也不敢說。「出身」是他最致命的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