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博館科普課堂」人類月球日 駕著月球車去兜風

2021-01-10 北京汽車博物館

今天是「人類月球日」。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為了紀念這次「人類邁出的一大步」,每年的7月20日就被定為「人類月球日」。此後,人類對月球的研究和探索也愈發深入。

而提到探測月球,怎麼能不提到月球上的專用車輛——月球車呢!

月球車,能夠在月球表面行駛,並完成月球探測、考察、收集和分析樣品等複雜任務。科學家將月球車在月球實地考察所帶回的寶貴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大大深化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

月球車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1970年,前蘇聯的無人月球車月球車一號就隨著月球17號探測器造訪了月球,成為最早在月球上著陸的月球車。和玉兔號不同,月球車一號使用的是核燃料電池。只不過,它的造型和我們印象裡的「車」實在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這真的不是一口鍋嗎?

一年後,伴隨著「阿波羅計劃」的太空人登上月球,他們還帶了一輛可以載人的電瓶車,從而開啟了人類在月球兜風的歷史。

2013年,我國發射了第三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從嫦娥三號著陸器中釋放出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首次在月表的執行探測任務。

實際上,嫦娥三號搭栽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玉兔」號其實並不是一輛車,而是一臺長著輪子能適應惡劣環境並開展科學探測的太空飛行器,是一個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機器人。

2019年1月3日22時22分,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與嫦娥四號著陸器的分離,駛抵月球背面,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著陸,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裡程碑。

為了能夠在地表崎嶇不平的月面完成科考工作,玉兔二號和它的前輩玉兔號一樣,擁有六組車輪。強大的越野能力賦予它在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如履平地的能力。

在地球上,科考隊員們也常常會使用擁有6個車輪的越野車去探索一些人跡罕至的「科學禁區」。

玉兔的兩翼是高性能的太陽能電池帆板,這兩塊帆板不但能為玉兔提供運動、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在夜晚時還可以摺疊收納,將儀器包裹起來。因為月球表面白天溫度可達150度,夜晚又低至零下180度,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合攏的帆板就起到了保護精密又脆弱的科學儀器的作用。

一直以來,受地月潮汐力的影響,月球總是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從地球上始終不能完全看見月球的另一面。自著陸以來,月兔二號已經在月球背面工作了近一年半的時間,採集了大量的珍貴樣本。今年的2月26日,玉兔二號還首次揭示了月背地下40米範圍內的地質分層結構,這些都為科學家探索神秘的月球背面,追溯月球的歷史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隨著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探索的不斷深入,在不遠的將來一定可以把我們的太空人送上月球,新一代月球車也必將出現。在此前的航天科技展覽中,我們也能一窺未來中國月球車的雛形。

期盼著有一天,我們能夠駕駛著月球車,到月球上兜風遊覽。

相關焦點

  • 人類月球日|月球遺產如何保護?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重返月球並對月球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測將在不久之後成為現實:我國的嫦娥四號已經實現人類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著陸探測,而NASA計劃中的深空門戶空間站將在環繞月球的軌道上搭建起一個登陸月球的前進基地,並由此持續的向月球表面釋放探測器,對月球進行系統性的探測。為了防止今後越來越頻繁的探測破壞月球上的人類歷史和科學遺產,NASA已經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報告。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了解這些關於月球的知識
    2020年7月20日是第51個人類月球日,數千年來,人類對月亮充滿了無限遐想,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51年前的今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步,這是人類探索宇宙道路上的閃亮時刻,也因這一刻,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關於月球的知識,你知道多少1.月球有幾歲?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了解關於月球的知識
    -21 05:50:48 來源: 河北傳媒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舉報   人類月球日
  • 人類月球日:克拉維斯——月球南極地區的巨無霸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成功登月。而今天,則是人類成功登月51年紀念日——人類月球日。在首次登月的歷程中,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也成功的將人類的目光投向了更遙遠的太空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小編要在今天的空中課堂中給大家介紹一個來自月球南極地區的巨無霸——克拉維斯(Clavius)撞擊坑。
  • 今天,「人類月球日」
    51年前的今天,1969年7月20日16時17分,阿姆斯特朗駕駛阿波羅11號任務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預定區域,實現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為了紀念這一壯舉,將每年的7月20日定為「人類月球日」。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階梯踏上月球時,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人類開始向月球發射探測器,六十餘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
  •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 新書《月背...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新書《月背徵途》於「嫦五」凱旋日首發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我國的「嫦娥五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從此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今,它終於「挖土」成功,攜帶珍貴的月壤順利返回。
  • 自然禮讚|人類月球日
    月球是我們地球家園的衛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正因為和地球如此「親密」,它的每個變化都能引起人類的關注。無論是陰晴圓缺還是月食日食,以及各種大氣現象,都揭示著月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月亮同時還作為一種傳說或象徵的符號融入到人類文化的血脈中。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去月球「挖土」;監管:網絡直播打賞必須...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北京時間今天凌晨 4:30,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中國將首次在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四個月前「胖五」就已經將天問一號送上太空。為什麼要上月球「挖土」如果一切順利,再過一段時間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著陸,這是人類之前從未到訪過的的月球區域。
  • 人類月球日:blackpink、趙露思、楊超越,「我要月亮奔我而來」
    街蜜們晚上好:)51年前的今天,一個美國人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他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著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於是這一天,被定為「人類月球日」。人類對月球的幻想與探索由來已久,「史上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講述的正是一場徵服月球的奇幻冒險。
  • 人類月球日丨仰望星空,發現探索創新的力量
    人類對未知的探索總抱有無窮的想像力。夜幕降臨,明月當空。月亮從哪裡來?月亮上有什麼?人們總想揭開這個謎。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小組成員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才讓人類了解到月亮的真面目。並留下一句歷史性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從此,嫦娥、玉兔、吳剛和桂樹留在了神話裡,月球落入了現實的書本。每年7月20日成為「人類月球日」。
  • 人類月球日 | 站在月球看地球,能看到什麼樣的景象?
    1969年的今天,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這是我個人一小步,卻是人類一大步",從此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在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中,月球始終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也是地球唯一的自然衛星,或許因為這樣的聯繫,月球也成為與人類感情最貼近的天體。
  • 人類月球日,月相腕錶致敬
    51年前的今天,一個美國人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他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著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於是這一天,被定為「人類月球日」。人類月球日,就在今天。一起看看腕上月亮吧浩瀚的太空承載了人類探索的熱情,神秘的月球寄託了人類對未知的嚮往。
  • 月球屬於什麼星 螞蟻莊園小課堂2019年8月17日答案
    小雞寶寶考考你,月球屬於什麼星?以上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19年8月17日的題目,答對可以獲得180g雞飼料作為獎勵,產生的愛心可以幫助公益項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今日的正確答案吧。 2019年8月17日螞蟻莊園小課堂問題 月球屬於什麼星?
  • 人類月球日:誰還沒個當太空人的夢啦?
    ▲關注我們,一起登上藝術星球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在這之後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也愈發深入首次登月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為了紀念它我們將每年的7月20日稱為『人類月球日』登月沒有那麼容易那次的登月行動無疑是驚險的計算機失靈導致錯過了預選著陸區
  • 今日人物:踏上月球的男人
    日壽星,90歲誕辰紀念。 以「月球漫步」踩破了「廣寒宮」上嫦娥、吳剛的千年神話,也讓「蟾宮折桂」四字僅剩下考試用途。 這不是在高速公路上聽《帶我去月球》這樣地試駕新車,沒有空氣新鮮,是大氣層內時速六千多公裡的搏命試機啊!
  • 每日一學丨今晚請仰望星空,致敬「人類月球日」
    人類月球日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成功登錄月球,為了紀念這次事件,就把每年7月20日定為「人類月球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率先踏上月球表面這一歷史時刻時曾說:「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 月球的存在對人類有多大的影響?
    月球自形成以來就就一直圍繞著地球旋轉,由於月球離地球的距離不算「太遠」,地球、月亮一直相互影響著。關於月球的形成,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說,因為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號登月活動帶回來的巖石樣本與地球上的地殼內部的巖石樣本差距不大。從這點看來,月球像是地球的孩子一樣。
  • 人類月球日丨關於月亮的那些事
    1969年7月20日50年前的今天一位太空人邁出了登錄月球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登月成功不僅是航天領域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情更是屬於人類歷史上的創舉那麼關於月亮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呢?>每年均會出現4-6次超級月亮想要欣賞「超級月亮」就要抓住機會咯~在整個太陽系中月球以3683千米/小時的速度繞地球運行月球繞著地球轉一圈約27天自轉一圈也是約27個地球日所以在地球上的人兒永遠只能看到月亮的同一面只有靠探測器才能揭開月背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