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精神,從這八個字學起——訪中國史學會原會長金衝及

2020-11-30 人民網

從小在租界長大,四處走親眼所見,「那時各個租界口上,都是那種十字交叉的鐵刺網。中國的土地,完全是洋人在控制!」今年87周歲的金衝及,既是著作等身、包括曾撰寫一百多萬字的《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的嚴謹史家,也是隨國家民族一起從上世紀前半葉一步步走來的歷史親歷者。

談到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句話概括創黨建黨的紅船精神,金衝及說,要講這三句話,還得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八個字說起。最初看到習近平同志講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還簡單地以為這是一種鼓勵,要大家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對十九大精神學習中,越來越覺得這八個字太重要了。這就是十九大的主題。就是要大家牢記不忘你前進的出發點是什麼,前進的目標是什麼,現在所處的歷史方位是什麼。抓住這八個字,就時時刻刻有一個全局的觀念,對眼下該怎麼做,心裡也始終是明朗的,不會有什麼搖擺,更不會迷失方向。我們講一大時建黨的精神,離不開這個大的前提。

從辛亥革命的石 破天驚,更可看到中國 共產黨的創建,是何等的「敢為天下先」

記者:建黨精神的三點具體內涵中,首先說的是首創精神,關鍵詞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您怎麼理解?

金衝及:從歷史上看,中國進入近代,造成人民不幸的,首先是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過盡了苦難的生活。不根本推倒這樣的舊社會,中國人民便沒有什麼幸福可言。但是要改變這個局面談何容易!我們經歷了很長的探索過程,這種探索現在還在繼續。早些時候,洋務運動也好,戊戌變法也好,都還是要在封建的君主專制制度主導下進行。這自然不可能改變中國人民的命運。但也難怪。「天地君親師」,幾千年來人們一代代從小就向這些牌位磕頭,皇帝一句話就是金口玉言。毛主席講《紅樓夢》裡王熙鳳有句話叫「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反過來說,要把皇帝拉下馬,那就要捨得一身剮。

黨的十五大指出,20世紀中國有過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第二次是辛亥革命,從根本上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推翻,建立起共和政體。今人講起來似乎很輕鬆,但當時在亞洲還沒有一個共和國家,世界大國除法、美外還都是君主政體,這可以說有一點敢為人先的精神,可以說是石破天驚之舉。從此以後,人們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改變。

可是,辛亥革命仍然沒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問題。老一輩共產黨人,如董必武、朱德、林伯渠、吳玉章等都曾是同盟會會員,年輕一點的如毛澤東、周恩來等也都受到辛亥革命的深刻影響。他們從中受到教育,後來又看到辛亥革命的不足,繼續向前走,尋找真正能救國救民的真理。終於創立了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真正能為人民謀幸福的出路,是何等不容易;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確實是充分表現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今天首先要學習和提倡它敢於做 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要有這麼一種首創精神

記者:怎麼來認識這種首創精神在今天的時代內涵?

金衝及:我們黨從創建起,有三條以往中國任何政黨或政治力量從來沒有過的根本性創舉,一是有科學的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從創建一開始,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信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人民最幸福的理想社會。隔了一年,又針對中國實際情況,提出目前首先要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這些過去都沒有人這麼提過,是開天闢地頭一回。二是要到群眾中去,特別是到佔人口最大多數、遭受苦難最深重的工人農民中去工作。這以前,也從來沒有一個黨這樣做過。三是由一批有共同理想和嚴格紀律的先進分子組成一個黨成為領導核心。

能夠有這樣三點的政黨,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就叫開天闢地,這就叫敢為人先。而且這批一大代表,平均年齡只有28歲,毛澤東就是28歲。想一想,就是那麼一些年輕人,人數僅僅十幾個,代表全國五十多個黨員,就敢於創立那麼一個黨,從一開始就確立的三個根本點都前所未有,要使中國改天換地,這是何等的氣概:說它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絲毫不為過。 下轉◆7版 (上接第1版)今天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要把中國在三十多年時間內建成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沒有現成的先例可援,將會遇到多少新問題。我們學黨的一大體現的建黨精神,首先要學習和提倡這種敢於做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要有這麼一種首創精神。

現在抓那些貪官汙吏,每次中紀委發文,第一條幾乎都講這個人理想信念發生動搖或喪失

記者:奮鬥精神的兩個關鍵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感覺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金衝及:為什麼習近平同志講這一點時,把百折不撓和堅定理想聯繫在一起?這就是說,你如果要做到勇於向任何困難挑戰、任何複雜情況下都百折不撓,關鍵在於要真正有堅定的理想。你看現在抓的那些貪官汙吏,每次中紀委發文件時,第一條幾乎都講這個人理想信念動搖或喪失。建黨時期那些代表中,也有理想信念不堅定或根本缺乏的人,有的在大浪淘沙中,陸續被淘汰了。共產黨人所以能百折不撓,關鍵在於有堅定的理想。

記者:您覺得這種堅定從何而來?

金衝及:從毛澤東、周恩來兩人身上,就能看清一個堅定的理想是怎麼形成的。他們的出發點都是救中國,讓人民幸福。但他倆都並不是輕易地一下子就接受一個理想,不是盲目地跟著別人走,都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經過反覆比較和選擇。《毛澤東文集》開頭第一篇,他1921年1月在新民學會長沙會員大會上的發言,就曾一一列舉世界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大概有五種,一是社會政策,二是社會民主主義,三是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列寧的主義),四是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羅素的主義),五是無政府主義。進而提出「我們可以拿來參考,以決定自己的方法」,對它們逐一分析:第一種是政策,「不成辦法」;第二種是「借議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產階級的」;四是「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五是「否認權力,恐怕永世都做不到」;只有第三種,「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採用」。所以他後來跟斯諾說,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後,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

大浪淘沙,反過來也說明這是一個嚴肅的政黨,真正留下的是有堅定理想的人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這次也特地強調,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並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

金衝及:周恩來在1921年初,給他表哥陳式周的一封信中,說有兩種可供選擇的社會改革方式。一種是「迅雷不及掩耳」的俄國式的暴動,一種是「不改常態,而求漸進」的英國式的改革。這兩種「弟原無成見」,但從實行上,取奮進之力,應以俄國式的為好。經過反覆比較,才決定他的理想信念。後來,他寫信給覺悟社的朋友,就堅定地表明,「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他們的這種理想,不是一句空話,目的是為了找出一個為人民謀幸福的辦法,翻來覆去比較,到最後,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只有這個正確,以後又經過實踐的不斷檢驗,所以任何風浪下都能頂得住,種種複雜環境中都能堅定不移。當然,這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到的。一大代表十多人,後來經過大浪淘沙,反過來也說明這是一個嚴肅的政黨,真正留下的是有堅定理想的人。

陳望道、茅盾在工廠放工時,踩著箱子演講,可是沒人理睬

記者:「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也是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不能忘的初心吧?

金衝及:正如前面所說,黨的創建,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謀幸福,而且深入到工農群眾中去。首創精神也好,奮鬥精神也好,歸根到底,都出於「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也就是建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彭湃是大地主家庭出身,又是日本留學生,但他首先把自己家裡的田全部分給農民,當眾把地契燒掉,農民怎麼能不擁護?這不叫奉獻叫什麼?到工人中去也很不容易。我和陳望道先生非常熟悉,解放初曾聽他講過,他和茅盾兩個人當年下決心要做工人工作,可是原先同工人根本不熟悉,當工廠放工時,在廠門外踩在一個箱子上向工人演講,卻沒有人理睬。後來就辦工人夜校,既教工人認字,又從中慢慢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工、人二字合起來就是「天」,工字當中那一豎代表工人是頂天立地。慢慢同工人親近了,得到他們信任了,就可以組織起工人俱樂部、工會,進一步發動罷工鬥爭。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哪一個政黨曾經這樣做過,真正同廣大民眾站在一起,為人民謀幸福?像他們那批知識分子出身的早期共產黨員,立志為佔中國人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的利益服務,談何容易,那實在是下了極大決心的。

思考「究竟為了誰」的問題,這種精神從建黨至今一直延續下來了

記者:當年為了上街吸引老百姓,瞿秋白在上海主編《熱血日報》,特地用蘇北、寧波方言編成小調。

金衝及:在這之前,確實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跑到最底層的人民群眾中間去,依靠他們,共同奮鬥。這並不是一種恩賜。就像現在搞扶貧,要提高貧苦民眾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只靠外來的輸血。這種精神從黨成立時起一直延續下來,不斷在實踐中豐富發展,直到今天。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講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特別強調扶貧。說到底,這是黨的一切工作「究竟為了誰」的問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前後一以貫之、不可分割的。

十九大提出在建國一百周年時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有「究竟為了誰」的問題。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正確地做到「牢記使命」,不會走很多彎路,更不會走到邪路上去。習近平同志說:「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我想,這正是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一結束,就立刻帶領全體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到黨的一大「產房」和「紅船」去、重讀入黨誓詞的深意所在。

相關焦點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
    這條紅船從此孕育出了一種精神,即紅船精神。回溯歷史,我們明白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充滿了歷史必然性,創建歷程充滿了艱辛。基於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程所提煉、概括、總結出的相關精神,即為建黨精神的具體體現。我們將其概括為大無畏精神、創新求變思維、愛國愛民情懷以及追求真理理想等。
  • 金衝及:辛亥革命是中國人鬱積多年憤怒大爆發
    那麼,從百年來中國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的角度來說,該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影響和作用?金衝及:革命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辛亥革命是中國人多年鬱積的憤怒的大爆發。那時候,兩個冷酷的事實沉重地壓在無數中國人的心頭。一個是:極端深重的民族危機使人們痛感國家要滅亡了。
  • 建黨99周年|歲月崢嶸不忘初心 勇立潮頭砥礪前行
    在建黨99周年來臨之際,甘肅監獄系統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向黨獻禮。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3甘谷監獄為了慶祝即將到來的建黨99周年,進一步強化服刑人員政治改造,增強「五個認同」,提升愛國熱情,激發改造積極性,甘谷監獄黨委高度重視、統籌安排,結合獄內封閉管理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祝建黨99周年主題教育活動。
  •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的「中國精神」如何解讀?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作為建黨100周年開年首部獻禮片,於2021年1月1日在騰訊視頻獨播。作為首部現代國安題材的諜戰懸疑電影,該片講述了中方援建沙朗國修建的水電站遭遇襲擊,卻不料電站被襲另有隱情。為找出幕後真兇,我國安人員不畏艱險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驚心刺激的諜戰故事,並僅以此片向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致敬。
  • 「經濟的倫理內涵與企業家精神」理論研討會暨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單繼剛,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郝立新教授,上海市哲學學會會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吳曉明教授,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會長、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張雄教授分别致辭。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卜祥記教授主持開幕式。《世界哲學》副主編鑑傳今研究員作研討會總結髮言。
  • 建黨節時間幾月幾日哪一天2019年是幾周年 建黨節放假嗎
    建黨節時間幾月幾日哪一天今年幾周年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己亥年(豬年)五月廿九,始於1921年7月1日,距今98周年)建黨節放假嗎七一建黨節不是法定的節假日不放假,2018年7月1日也不放假
  • 七一建黨祝福語大全_2020年建黨99周年祝福語簡短
    8、這是我最想對黨說的話:天地無邊在你眼前,無盡輝煌在你身邊,帶領祖國騰飛萬丈,引領中華偉大復興!   9、奔放洋溢,青春的熱情雲知道;彬彬有禮,高雅的品質月知道;真誠相待,東方的善美風知道;倡導環保,綠色的嚮往心知道;黨的生日,精彩的祝福請記牢!
  • 香港李嘉誠:古人說了八個字,那是我的座右銘!
    香港李嘉誠:古人說了八個字,那是我的座右銘!一個企業家應不應該讀很多書?小編覺得,讀書僅僅是個人的愛好,沒有必要上綱上線。根據美國人的調查,大約36%的美國企業家有閱讀障礙,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企業家。有閱讀障礙的人,其實更容易關注當下。
  • 【2020建黨多少周年?】七一建黨節的由來和歷史
    關於【2020建黨多少周年?】七一建黨節的由來和歷史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建黨多少周年?】
  • 外交部:王毅已啟程訪非,中國外長連續31年新年首訪非洲「獨一無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介紹說,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已經啟程,開始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等非洲五國正式訪問。
  • 習近平將訪瑞士 「故交」之訪「新」字打頭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梁曉輝)坐落在歐洲內陸的瑞士是中國「故交」。15日至18日,它將迎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到訪。外界普遍認為,此訪將深化中瑞自貿合作,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  時間契機上看,這是一次雙「新」疊加的訪問:此訪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國家元首對瑞士的首次國事訪問;同時,這也是習近平新年伊始的首次出訪。
  • 「客觀、能吃苦、有正義感」是斯諾精神的核心:專訪原中國常駐聯合...
    他就是北京大學中國埃德加•斯諾研究中心的顧問——凌青。「客觀、能吃苦、有正義感,這三個關鍵詞可以概括斯諾精神的核心。」凌青以一個外交家敏銳的視角,簡短幾句話對埃德加•斯諾的概述可謂字字珠璣。「我覺得作為新聞工作者,這些品質是十分必要的。」
  • 功高不改忠貞志 位尊難移公僕心(黨旗飄揚 紀念建黨95周年)
    方志敏曾參與創建了江西的中共黨、團、軍組織和革命根據地,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總司令,1935年1月,突圍時被俘,同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時年36歲。被囚的日子裡,他借著敵人要他寫供狀的機會寫下了《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清貧》等16篇共30多萬字的文稿。《可愛的中國》曾由魯迅代為保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公開發表。
  • 熱解讀|揭示前進中國的真諦,習主席用了這8個字
    1400餘字的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溫情回顧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全國人民經歷的風雨、書寫的史詩、創造的成就。從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到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無一不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14億多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結果。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中國為何能一枝獨秀、穩步前行?
  • 庚子年十一月十三訪閒林梧桐寺
    庚子年十一月十三訪閒林梧桐寺祈福梧桐寺下梧桐枝,開山大德爾可知。半坡修竹西風緊,一川茶花待春時。夕陽無意射鐘鼓,鉤月有心落碧池。天南海北誰是客,阿彌陀佛唱經詩。西站再西,就是營門口站,有個大營盤,其實也不是太大,原是五八師師部,以後一師、現又是什麼部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誰說不是呢?再往西三四裡,就是留下了。「西溪且留下」。幾個字寫得山大。是誰說的?是南宋趙構皇帝那老兒說的。商品經濟大潮襲來無孔不入,皇帝的口諭打廣告,不算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