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不提倡圓滑處世,但也不贊同遇事不動腦子,固執蠻幹。我們提倡順應時機、運用智慧、謹慎且敬畏。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地方,針對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措施,歷代聖賢都是如此處世的。當遇到小人,遇到某些不公平的對待時,首先忍耐,然後換個角度去思考,換一種形式去做,就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有的人錯誤地理解了「堅持」的意義,以為直直地走不拐彎,就是堅持,結果碰得頭破血流,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事業毀於一旦。有時候,彎路看似離目標遠,但卻更容易到達。有些人不屑於變通,他們把做事的過程,也就是做事的手段,當成了最終的目的,慢慢地演變為,為了做事而做事,完全忘記了最初的目標。
老子說:大道如水,這也是智慧。水居萬物之下而不爭,但是水卻遇事則變,遇到什麼樣的容器,就化為什麼樣的形狀,這是水的處世智慧。其實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身上最值錢的東西是智慧,而不是聰明。因為聰明可以為自己謀福利,但卻繞不開禍端。當然,我們也不建議用偽詐的面目示人,那樣也是錯誤的。
在一項偉大的事業中保持忍耐、克制,要比剛正更有用。任何一個恪守死板的人,都不可能做出偉大的事業來。善於行事才是智慧。我們看看經典中舒爾布聖人怎麼說,仁慈主說:「如果你們中有一部分人相信我的使命,一部分人不相信,那麼,你們要忍耐,直到造物主為我們判決,他是最好的判決者。」(7:87)
文/馬石頭,圖/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