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才用才,首先要善於發現人才

2021-01-09 科技生活快報

韓愈《馬說》有云:「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黨的十八大「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到黨的十九大發展「人才強國戰略」,社會各界愛才敬才蔚然成風,各行各業選才用才更加注重「德才兼備」,「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人才新局面逐漸形成,人才的活力和創造力更是競相迸發。

「人才是第一資源。」小至一個單位,大到一個國家,識才用才都是至關重要的。古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簡明概要的提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如何以更大的視角、更廣的視野、更深的層次去發現人才,順理成章地成為當前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筆者從小都喜歡看《封神演義》,深以為周文王的出名和成功關鍵在於他善於發現人才。周文王在打獵中發現一個老頭子在河邊釣魚,經過一番調查,才知道他叫姜子牙,是個難得的大才,於是沐浴齋戒,親自駕車把他拉上,請他輔佐主持朝政。武王時,姜子牙出任大將,率兵推翻了商紂暴政,建立了西周。我們黨員領導幹部在人才工作中,也需要周文王這樣寬廣的「視野」,要將選賢任能的視野遍布「五湖四海」「四面八方」,遍布「市井小巷」「山林田園」,要用一雙識人的「慧眼」將廣闊視野內的優秀人才發掘出來。不應唯「帽子」、唯「頭銜」,也不應制定各種限制「按圖索驥」。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唯「帽子」、唯「頭銜」、各種限制「按圖索驥」,只會落得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的結局。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說的是眼界;「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靠的是眼界。伯樂之所以能在萬千馬匹中發現千裡馬,是因為他熟悉馬的骨骼和秉性,不是因為千裡馬在馬群中跑得快、叫得響。當前,我們的人才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我們有的黨員領導幹部不識貨,「不知子都之姣」,對人才視而不見,不能量才適用;有的黨員領導幹部熱衷於「招才引智」「騰籠換鳳」,對外來人才高看一眼,對自家人才重視、培養、使用不夠;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嘴上說要用才,實際只是把人才當花瓶擺設裝點門面,缺乏激勵機制,光叫馬兒快快跑,不肯給馬兒添把草。

識才用才,首先要善於發現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我們黨員領導幹部就得「集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放眼未來,根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用發展的眼光發現人才,進而識別人才、使用人才,為黨的事業注入更多更強的動力。

作者:宋榮軍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01 用人之道曾國藩善於發現人才,更善於使用人才。他清楚地知道:「世人聰明才力,不甚相懸,此暗則彼明,此長則彼短,在用人者審量其宜而已,山不能為大匠別生奇木,天亦不能為賢主更出異人。」因此,曾國藩不拘一格降人才,「凡於兵事、餉事、吏事、文事有一長者,無不優加獎借,量材錄用」。
  • 用人才,有學問-光明日報-光明網
    合理用人,就在於是否善於發現和發揮人才的長處,根據人才個性特點安排任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人才的專長和優勢,使他的長處得到發展,短處得到克服。寓言《西鄰五子》中,西鄰公對自己的五個孩子,根據其不同的情況,因人而異,安排不同的工作,讓樸實無華的務農,機智敏捷的經商,瞎眼的卜卦,駝背的搓麻,跛腳的紡紗。如此安排,既發揮了各人的長處,又避開了各人的短處。
  • 惜才愛才敬才用才 讓人才成為大慶發展新「引擎」
    舉辦人才能力素質培訓班,只是我市提升年輕優秀人才能力素質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優秀年輕人才掛職培養工作,高度關注市優秀年輕人才選拔工程選拔出來的111名年輕幹部,按照《大慶市優秀年輕人才培養使用辦法》,建立培養臺帳,落實幫帶責任,強化實踐鍛鍊,為他們成長進步提供平臺。
  • 時論精粹:善於發現和使用人才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提出了一系列加強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養造就了大批人才。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作出了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決策,人才工作取得顯著成就,人才質量不斷提高,人才結構逐步完善。但隨著事業的發展,人才的數量仍顯不足。善於發現和使用人才,成為當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那麼,如何才能發現和合理使用人才,不埋沒人才呢?
  • 善於行事才是智慧
    當遇到小人,遇到某些不公平的對待時,首先忍耐,然後換個角度去思考,換一種形式去做,就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有的人錯誤地理解了「堅持」的意義,以為直直地走不拐彎,就是堅持,結果碰得頭破血流,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事業毀於一旦。有時候,彎路看似離目標遠,但卻更容易到達。有些人不屑於變通,他們把做事的過程,也就是做事的手段,當成了最終的目的,慢慢地演變為,為了做事而做事,完全忘記了最初的目標。
  • 如何識人?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識人非常重要。劉劭在《人物誌》的序言中說:「聖人賢者認為人的資質中,沒有比聰明更好的;在聰明的資質中,沒有比能辨識人才更重要的。如果能用聰明智慧來辨識人才,那麼眾多人才就能排列出上下高低的次序,各項事業就會興旺了。」正因為識人、知人如此之重要,所以劉劭寫了一部甄別人物、任用人才的專業著作《人物誌》。
  • 袁天罡用一個字玩識人術,少一筆你首先想到啥字,那就是你的人生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要把每個人也看作是一片葉子,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人。我們看到的雙胞胎、多胞胎等,外人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家裡人一眼就能認清,在醫學上講,即使長相完全一樣,身體內的基因也各不相同。自古人們就對人的相貌很重視,發明了一套識人術。
  • 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景,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景
    在這個節氣下的景色,好像是有人在前面捂住了眼睛,對於旅行大多數人,這裡的景色真的是很安靜了,特別是親人朋友之間,彩雲追月的輕輕淡雅,我們不經意間看到的這種景色才是最美的,總是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總是會讓人的內心舒適,一眼望去不少的景色,沒想到美的讓人想不到詞語來形容,也是比較適合親子前來遊玩的
  • 黨員幹部要尊才、愛才、惜才、扶才
    人才,是國家興旺的保障,是發展的內驅力,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的表現。人才是各個地方都需要的金鳳凰,黨員幹部要想著把梧桐樹栽好,才能吸引來鳳凰棲息。  黨員幹部要尊才。「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黨員幹部要當君子,與人交往,態度隨和,尊重有禮。
  • 冰鑑|識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用人者希望物色到最優秀的人才,而無數人又迫切渴望著成功。《冰鑑》恰好為雙方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信息。曾國藩的《冰鑑》就是一本教人識人的書,《冰鑑》總共分為七章:神古鑑、剛柔鑑、容貌鑑、情態鑑、鬚眉鑑、聲音鑑、氣色鑑,就是從一個人的氣質,眼神,表情,為人處世,言辭語言,行為動作,性格來闡述識人用人之道。
  • 毛主席評價武則天:有治國之才、容人之量、識人之智、用人之術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武則天的形象才開始變得正面起來,人們也越來越開始發現她的值得稱道之處。 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這段對話可以看出來,毛主席對武則天的評價是非常客觀公正的,認為她有「治國之才、容人之量、識人之智、用人之術」。
  • 慧眼識英雄,能當伯樂的生肖
    也正是因為有著慧眼識英雄的能力,所以他們一直都可以把最好的東西留在自己的身邊。那麼十二生肖中都有哪些人可以慧眼識才,別具一格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屬牛的人看人一直以來都是特別準的,他們知道哪些人是真正的天才,哪些人是表面上裝腔作勢的。所以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才能,屬牛的人可以把人才全部都收攬,然後以後可以做更大的事業。
  • 《易經》: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才是更好的智慧
    臭皮匠還能抵一個諸葛亮,所以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勢和長處,取人所長補自己所短。人們並不總是想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完成任務和克服困難。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力量是單一的,自己的思維也有局限性,所以很難客觀地分析和認識問題,所以善於利用別人是一種技巧和智慧。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六二:窺觀,利女貞。六二,從門縫裡面看人,這是有利於女人的徵兆。
  • 鬼谷子處世智慧:識人要眼到、耳到、心到
    人生在世,不僅要自知,還要知人。生活中我們重要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這就需要對別人時時做出判斷,以保護自己,發展自己。有的人不會識人,他們很可能被一些人的表相所迷惑,從而上當受騙。社會是很複雜的,生活也是很殘酷的,它告訴我們:為了生存必須學會識人、看透人心。
  • 人民網評: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特長
    半個多世紀前,陶行知曾有過這樣的比喻:「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最近,一位教師總結自己30餘年的從教生涯,寫下這樣的心得:「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教師能把握好,閃光點就會成為學生進步的起點。」時代不同,環境各異,但給出的答案基本相似,追求教育立德樹人的目標始終如一。
  • 脈脈推出「人才銀行」,持續進行人才職場全生命周期追蹤
    脈脈聯合創始人王倩人到用時方恨少。企業高管和HR們要轉換思路,形成中高端人才招聘的閉環,將人才的「吸引、發現、連接、儲備、沉澱」有效整合。除了成本與效果考慮,部分企業開始壓縮獵頭費用,更多地採用內推、社交招聘等方式尋找人才,獵頭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同行,而是其它更具性價比的招聘手段。招聘新思考:求才不能靠運氣,要靠科學阿里巴巴選拔人才時有「聞味道」 一說,聽起來像是玄學,背後的要義,其實是要善於發現簡歷以外的信息,比如價值觀、行事方式與軟實力,從而找到真正契合的人才。
  • 古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真經典,至今亦可受用
    然而正如《警世賢文》中所言,面相的好與壞終究在其次,我們首先要修的是「心相」,本心善良才是為人處世正確之道。相學是中國古典民間哲學陰陽五行體系的分支,相學之中最為人們熟悉的便是相面,即通過面部特徵來分析一個人的命運,在古籍中就有「相由心生」這一說法。面相又分為「長相」和「氣色」,長相是指相貌、體態;氣色是指容貌、神態。
  • 4個金律,找到高能人才
    (非防控性)風險高發市場經濟本來就有風險,企業家精神經常與風險掛鈎,因為有風險才有創新。而今天的風險是非防控性的,也許你會在企業內部建立風險防控體系,但最終也要看組織有沒有韌性,是否能抵抗、復原和跨越風險的打擊。
  • 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實踐表明,人是最具創新活力的因素,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堅持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我們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更加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形成群英薈萃、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提供堅強人才保証和有力智力支持。
  • 分手後,才發現很愛這4個星座
    有的人只有在你失去他之後才會發現他的好,而當你跟他在一起時,你只會覺得不滿足,懷疑他給你的愛,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他這樣要求他那樣,而當他要離開你的時候你才慢慢意識到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