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罕見!諸暨發現清代合體字磚雕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日,諸暨地方文史研究者在暨南街道城新村毛村自然村採風時,發現保存完好的「天官賜福」「福祿壽喜」等合體字磚雕,這在諸暨現存古民居中是非常罕見的。

這些合體字磚雕位於毛村毛氏大房臺門內,該臺門建於清乾隆時期,原有三進,面積近千平方米。門廳二層三開間,設撐拱四隻,雕工精細,左右為廂房,廂房石門上刻磚雕文字,其中東側石門上鐫「迎祥」,西側石門上鐫「納吉」。

門廳與中廳(今不存)之間設有一道磚砌隔牆,中設石雕大門,大門正面上方嵌有「天官賜福」合體字磚雕,磚雕邊框呈波浪菱形,凹凸分明,設計美觀。

大門背面上方嵌有「萬福來朝」四字磚雕,磚雕下為壽桃拼盤堆塑,匠心獨具。「萬福來朝」四字西側延伸段有磚雕龍,磚雕獅紋飾,亦嵌一方「福祿壽喜」合字磚雕;東側延伸段因搭建有新建建築,包在牆門,不可辨識。

據諸暨地方文史研究者俞廣平介紹,中國的合體字文化源遠流長,其源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君主用來傳達命令或調遣軍隊的符文。漢代,合體字被道士們借用到符篆上,稱為「復文」,綿延至今。從宋代起,合體字又多了一項新的功能,即老百姓表達求喜、求財、求福、求吉等願望的寄託和手段,出現在婚慶、商業等領域。最常見的合體字有「囍」「招財進寶」「黃金萬兩」「日進鬥金」「五福臨門」等。

「這次在城新村毛村發現的『天官賜福』『福祿壽喜』等磚雕合體字,在諸暨現存古民居中是比較罕見的。」俞廣平說,「古代諸暨百姓將樸素的物質生活追求用合體字的形式表現在居所之中,以圖祈求吉祥,達到心中所願。這就是傳統生活的元素,也是諸暨的鄉土紋飾,值得我們保護研究,並轉化為現代的裝飾所用。」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陳家祠磚雕——廣府傳統建築裝飾的傑作
    其中最為耀眼奪目的,當屬首進外簷牆上的6幅大型帶邊框的磚雕圖,它們分列在大門左右兩側,左邊依次是《松鵲圖》《梁山聚義圖》《梧桐柳杏鳳凰圖》,右邊是《百鳥圖》《劉慶伏狼駒圖》《五倫全圖》。通過比照拍攝於晚清及民國初年陳家祠的影像資料,我們可以發現,現存的6幅大型磚雕除了進行過局部修補外,大體上保存了當年的風貌,算是原作。
  • 廣州海珠區發現罕見清代巨型屏風(組圖)
    拂去經年塵封驚見壽星賀壽本報今天消息記者鄺穗雄攝影報導:廣州海珠區原新滘鎮瀝滘村的衛氏大宗祠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祠管理委員會的衛老先生最近清理祠內雜物時,竟發現了清代文物——一組罕見的巨型屏風,今晨,最後一塊屏風被清理乾淨。
  • 鑫華古韻給你分解徽派磚雕門樓、磚雕門罩的結構
    徽派名居的典型特點就是高聳的馬頭牆和精雕細刻的磚雕門罩和門樓。今天就來說說磚雕門樓和門罩,他們是名居的臉面是是整個民居的重點,門樓設計是徽派建築的亮點之一。俗話說得好 千金門樓四兩屋,可見門罩門樓的重要性。它反應了主人的家業、家室和宗族地位、社會地位。
  • 廣平發現清代至民國地契18張 最早雍正年間距今297年,實屬罕見!
    展示發現雍正年間地契河北省廣平訊4月9日,媒體在河北省廣平縣有關部門了解到,廣平發現清代至民國地契18張 最早雍正年間距今297年,實屬罕見。據介紹,前幾年,河北省廣平縣高莊村一村民在整理先人遺物時,發現了清代至民國的地契18張。其中年代最久遠的為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距今已有297年歷史。該縣文物保管所所長任振朝介紹說,這些地契時間跨度大,連貫性強,相當於一部活的歷史書,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目前,這些珍貴的地契已被廣平縣文物保管所妥善保管。
  • 泉州市區三朝巷現合體字創意春聯 你會讀嗎?
    市區三朝巷出現創意春聯引圍觀 合體字創意春聯 你會讀嗎?市區三朝巷裡的這副春聯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陳英傑 攝)鼠年春節將至,家家戶戶門前貼上大紅春聯喜迎佳節。昨日,市民陳先生在朋友圈曬出他在市區三朝巷44號拍到的春聯,很多網友看完卻表示,「一個字都不會讀!」記者隨後立即前往三朝巷一探究竟。■記者 張素萍 文/圖泉州初中生臨摹 合體字春聯引圍觀三朝巷44號是一家老字號茶店,茶店石門上貼著一副對聯。這副對聯,每個字都由四個字的祝福語組合而成,但合成的字幾乎沒有讀音。
  • 康熙御筆親題磚雕門套被賣 因不是文物不受保護
    東南大學教授張燕說,孫家邊的石庫門雕刻比楊柳村的要好,其中儀門的磚雕最精緻,上面的「承先啟後」四字,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而且這處老宅,還有著和曹雪芹家族一樣的堂號「萱瑞堂」,因為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就來自這裡。遺憾的是,最近網友「江寧八夜」去孫家邊古民居參觀,卻發現儀門的磚雕門套不見了,變成了水泥門。那精美的磚雕門套去哪了?村民說,被6戶村民以15萬的價格賣了。
  • 徽州磚雕·泥與火藝術的交融
    徽州磚雕裝飾技藝精湛, 磚雕作品題材豐富, 線條細膩, 構圖動靜結合, 一張一弛,飽含韻味,主要用於門罩、門樓、八字牆等處。門窗裝飾·門樓是古代大家族宅府的門面,同時也是我國傳統民族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門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宮門、山門、城門、八字門、府邸門、垂花門、牌樓門、拱形門、字匾門等,用不同的雕刻圖紋和功能用途衍射出中國民族傳統的博大精深的門文化。
  • 高彬:九旬老人自創「招財進寶」合體字書法
    ,是單字部首可以相互共享,組合後又能顧字思義,合體字屬民俗書法類的一種形式,民間早就將 『黃金萬兩』『唯吾知足』等吉祥含義的短語合成一個字,以表達祈福求吉利的願望。在寫春聯的時候,高彬偶然發現,在一本書上有一副春聯的橫批為「招財進寶」,能不能創造出「招財進寶」的合體字呢?高彬一直在思索著這個問題,並將之付諸實踐,不停地在紙上寫著「招財進寶」這四個字。
  • 保定仿古磚雕價格怎麼計算_選擇鑫華古韻
    磚雕在明、清民居建築中的裝飾部位主要分布在門樓、門套、門楣和靠外牆窗的上面、門樓上的花脊及照壁上。磚雕有淺浮雕、浮雕、深浮雕、半圓雕、圓雕等等。  磚雕表現的人文內容基本上有幾何形圖案、文字類、花卉類、動物類、山水樓閣風景類、戲劇人物類等。這些內容多是經過古代家甄別後,具有吉祥意義的內容,值得留意和繼承。
  • 旺財必備 招財進寶合體字怎麼讀
    在過年的時候,經常在買對聯的攤子上,或者門上都貼有招財進寶這樣的合體字,象徵是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來的意思。其實不僅有招財進寶合體字,還有許多合體字是由一個常用詞語或者詞組組成。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招財進寶合體字。
  • 回顧| 上周諸暨大事要聞
    2020-11-30 16:01 |諸暨發布
  • 百年前的大戶人家,門樓上的磚雕十分精美,有一個字不認識是啥字
    門樓左右兩側的磚雕是山西傳統磚雕風格,兩邊的磚雕圖案對稱,只是上部的文字不同,分別雕刻的是右邊為《芝蘭契合》,左邊為《松柏同盟》,四周是蝙蝠和花邊。中間的大字不知道是壽還是囍攝影師才疏學淺,實在不敢斷言。單從芝蘭契合、松柏同盟這八個字就覺得建造這個門樓的主人文化修為就不一般。
  • 太原徽派磚雕,凱達古建,雲南仿古影壁磚雕,青海徽派磚雕壁畫批發
    徽派的民間藝匠以其聰明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了徽派風格的磚雕,與徽派石雕、木雕、竹雕相併列,聞名於海內外。徽派磚雕始於元、明,盛於清中晚期,精於民國初。磚雕主要用於徽派建築的門罩和窗楣之上,其內容和表現形式與徽派石雕、木雕大同小異,但在製作工藝上卻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石雕、木雕均為取用前把青灰磚放在水中光滑石上細磨,製成平整如鏡的水磨磚。
  • 春節上香,看到一副妙趣橫生的八仙合體字對聯
    一副妙趣橫生的八仙合體字對聯陳能雄/文大年初一,天氣晴朗,和煦如春,我前往泰順仕陽鎮的仙翁尖遊玩。此山高插入雲,從下往上看,有如一個巨大的綠色屏風矗立於天地之間。仰望峰尖,看到一條橋梁橫跨於山谷之間。我走進細看才知道是合體字,即在一個字形框架裡由幾個漢字組成,比如對聯的第一合體字拆開讀就是「鍾離點石」,第二個合體字則是由「把扇搖」,兩個合體字分解開來就是一句七言詩句「鍾離點石把扇搖。」這句詩的典故出自八仙之中的漢鍾離,他是道教傳說中的神仙,有點石成金的神通,在八仙畫像裡他大腹便便,笑持蒲扇,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 合體字:中國民俗學裡一奇葩
    有一種合體漢字,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相傳,先秦時的君王用來調遣軍隊或傳達指令的符文,通常是將幾個篆字刻在竹或木上,剖為兩半,合之可驗真偽。這種符文,在漢代被畫符篆的道士們所借用。到了宋代,人們創造出越來越多的合體字,以表達避兇求吉的原意。
  • 道教的傳統文化之合體字祈福春聯
    上聯是從一個「日」字開始,逐一累積重疊到五個「日」組成的五字聯;下聯則是從一個「月」字到五個「月」字組成五字聯。 這是副「怪聯」,是舊時文人玩的一種文字遊戲。民間流傳的讀音有很多種,其大概意思是說「安天下非幾日之功,定乾坤非數月之力;和平、安定來之不易,需要數代人長時間的努力。」據神機道長分析,古代很多合體字對聯,很多古觀廟建築都有,一種怪字合體字文化。
  • 讀人話舊︱諸暨籍哲學家
    我的家鄉「古越都」諸暨以西施故裡著稱,據說自古以來多美女,而以「盛產」哲學家著稱則還是相當晚近的事。諸暨之成為「哲學之鄉」——至少是二十世紀的「哲學之鄉」,中國現代最著名的專業哲學家之一金嶽霖先生之族譜的發現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事件。
  • 山西發現清代「特快專遞」信封 用鋼筆書寫(圖)
    山西發現清代「特快專遞」信封 用鋼筆書寫(圖) 2015-01-21 15:51:49新華網報導稱,在山西發現了清代的一個「特快專遞」信封,而且這封由縣衙發出的信件,竟是使用鋼筆寫的。信封的發現者經過研究認為,這個信件的發現,推翻一些學者認為的民國之前沒有鋼筆書寫的說法。  網友  清代縣衙就用鋼筆寫信了?  按照新華網的報導,這個信封長25釐米,寬17.7釐米,米黃色。
  • 認識這幾幅書法的人,估計沒幾個,其中有個字能拆出24個字
    漢字無疑是最最有趣味性的文字,因為獨立的單個漢字與漢字之間,還能組合成新的漢字來運用到生活當中,最常見的應用就是合體字,比如說用於婚慶的對聯就可能出現圖一中那個合體字,這個字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陌生。因為合體字最早的出現,是在傳統文化中出現,並且是以書法的方式體現,在書法中,合體字就算是單個的文字,但在學術意義上,合體字的準確說法應該是合成字、借筆體,也就是說合體字雖然是文字,但是他代表的是幾個字,並非一個字。現在,合體字也只出現在書法藝術作品中,比如春聯、對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