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名居的典型特點就是高聳的馬頭牆和精雕細刻的磚雕門罩和門樓。今天就來說說磚雕門樓和門罩,他們是名居的臉面是是整個民居的重點,門樓設計是徽派建築的亮點之一。俗話說得好 千金門樓四兩屋,可見門罩門樓的重要性。它反應了主人的家業、家室和宗族地位、社會地位。
在當地徽州當地幾乎找不到一模一樣的磚雕門罩、門樓。他們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融為一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時代特色。磚雕門樓是主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名門和富商的家宅磚雕門罩和門樓特別講究。門樓的建造,需要向外人展示自己高貴的門第,以及先祖或自身的優越之處。
徽派磚雕門樓、門罩分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元寶----因形如元寶而得名。一般情況大門的磚雕門罩的元寶有四個。偏門或者窗楣有兩個的情況。磚雕門樓的 正中間元寶一般是四個,兩邊八字牆根據大小尺寸安排兩個亦或四個。整體比較協調但是又不宣兵奪主。每一個元寶的圖案是分開的但是又不獨立。都有統一的主題,比說琴棋書畫、漁樵耕讀。
第二、方框 磚雕門罩上有兩片,一左一右相互獨立相互呼應。不同與蘇派門樓方框他們是扁扁的,我們是高高的造型。雕刻圖案上 一般主要是人物典故戲曲等題材。
第三、通景 也叫額坊,是磚雕門樓上比較顯眼的部位。如同一幅綿延不斷的風景,因而得名。大多採用浮雕,透雕,圓雕等方法綜合運用,使磚雕的層次最多達六七層。在紋樣的題材選用上,多充滿故事情節的人物造型,構圖豐滿,形象生動,不厭繁複。
第四、雀替 通景與柱或者是通景與方框相交處的託座。從方框邊上挑出承託其上之額枋,藉以減少額枋的淨跨度,並起加固和裝飾的作用。
第五、匾額 俗稱字匾 磚雕門樓上鐫刻的招牌。通常字的四周刻有花卉,壽字、回紋、萬字紋等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