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無力歸屬中醫「痿證」範疇。《內經》曰:「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運行也。」是指肢體筋脈馳緩,軟弱無力,日久因不能隨意運動而致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不論內傷情志,外感溼熱、勞倦、 色慾都能損傷內臟精氣,導致筋脈失養,產生痿證。其主要病機為肺熱葉焦,津失敷布,久則五臟失濡,內熱互起,腎水下虧,水不制火,則火燥肺金,導致肺熱津傷。脾虛與溼熱更是互為因果,溼熱亦能下注於腎,傷及腎陰,所以本病常涉及諸髒,而不局限於一經一髒。但總的說來,此病與肝、腎、肺、胃關係最為密切。
一、重症肌無力病症有哪些
臨床特徵表現主要為骨骼肌病態易疲勞,如眼外肌無力,上瞼下垂,復視,屬中醫「睢目」、「瞼廢」、「歧視」範疇;或尾組腦神經支配的肌肉無力,進食、吞咽困難,飲水反嗆,言語無力,發音不清,為中醫「喑痱」、「聲痛」;或頭頸四肢肌肉受累,轉頭、聳肩無力,起坐行走困難,被迫臥床,屬中醫「痿證」、「風痱」;嚴重者呼吸肌麻痺,呼吸困難,汗出肢冷,可按「喘脫」或「大氣下陷」辨治。中醫文獻無本病專門記載,散見於上述各種病候之中,但論述頗詳,且大多與中醫痿證相符。
二、中醫解析重症肌無力的病因病機
中醫的痿證是以肢體痿軟不能隨意運動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導致肌體痿軟的原因十分繁雜,僅《素問·痿論》所提到的就有痿蹙、脈痿、筋痿、內痿、骨痿等。說明情志內傷、外感時邪、勞倦色慾皆能損傷內臟精氣,導致筋脈失養,產生痿證。
脾虛氣弱 脾虛氣弱是痿證發生的主要內在條件之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肌肉需賴脾氣布精以濡養;脾主肌肉,開竅於口,且胞瞼五輪中為「肉輪」,屬脾土,司眼之開合。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生冷無忌,饑飽失度損傷脾胃,或過食膏粱厚味,脾胃呆滯,或憂思過度或勞倦傷脾,而致脾胃虛弱;氣血虧虛,不能滋養肌肉、上榮胞瞼而致眼瞼無力開啟。久病脾虛不運,水溼停留,蘊生痰濁,則四肢沉重無力,喉間痰多,咳吐無力。《醫宗必讀·痿》所云:「陽明虛則血氣少,不能潤養宗筋,故弛縱,宗筋縱則帶脈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
腎精不足 腎主藏精,主髓通於腦,腎為先天之本,可化生氣血,滋養后土;足少陰貫腎,系舌本,終於會厭,聲音呼吸有賴腎氣所注,氣少則會厭鼓動無力而音微、音嘶、息短、咀嚼吞咽無力;瞳神為水輪屬腎,目得精而能視,精散則視歧。稟賦不足或勞欲過度,妊娠分娩,耗損腎精,或脾虛及腎,腎氣不足。腎精不足頭傾不能上抬。腎虛無力蒸化水溼,上泛為痰,痰涎壅盛則氣喘痰多,汗出肢冷,坐臥不能。
肝陰不足 肝藏血主筋,罷極之本。「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行,手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久病體虛,陰血內耗;情志失調,化火傷陰,或縱慾無度,陰精枯涸,或勞役太過,罷極本傷,陰精虧損,筋脈失養而成痿證,勞則益甚。
六淫痺阻 風寒溼邪閉阻經脈,氣血受阻,則肌膚不仁,四肢無力。暑熱火盛,傷津耗氣,則陰血更虧,肌膚失養,無力加重。
此病正虛為本,脾腎肝虧,氣血不足。初病在脾,進而損及肝腎,每因六淫、勞倦、情志而誘發。情志失調 情志不調,氣機運行逆亂,氣血運行不暢,久則氣滯血瘀,肌肉失養,漸成痿證。 此外熱病之後,肺津損傷,不能輸布;脾虛溼熱下注,損及肝腎,也可致筋肉失養,肌痿不用。
三、中醫鑑別重症肌無力病證
痿證與痺證和腳氣 均可引起四肢萎廢,但臨床表現不相同。嚴重的痺證,由於四肢腫脹,疼痛變形,久則肢肉瘦削枯萎,肢體活動障礙症狀和痿證相類。但痺是由外因而起的,關節痛或腫脹,而痿多由內因而成,無關節疼痛或腫脹。腳氣雖兩下肢亦緩縱痿軟,不堪任地,但腳氣下肢麻木、腫脹、疼痛,屬於邪氣實,而痿證肢體不能任用,但並無痛處,多為氣血虛。《儒門事親》云:「風痺痿厥四證本自不同……夫四末之疾,動而或勁者為風,不仁或痛者為痺,弱而不用者為痿,逆則寒熱者為厥。」
中風中風往往有口眼歪斜,舌強語謇或意識不清,伴肌肉不仁不用,病久關節攣縮,肌肉萎縮,多一側肢體為主;痿證則四肢痿軟不用,無口眼歪斜。
四、中醫分證論治重症肌無力
1、血虛血瘀:血虛則四肢失養、血瘀則阻脈絡成痿。病狀表現:為四肢軟弱無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無華或唇紫。治療原則復元奇方飲湯劑:養血活血、祛瘀通絡。
2、溼熱浸淫:溼熱之邪損傷胍脾胃,運化不能,溼從內生、浸入筋脈,路道不利,影響氣血運行和榮養,致筋脈肌肉馳縱不收而成為痿。病狀表現為四肢感覺異常,手足痿軟無力,手足下垂,不堪任用。肢體麻木,小便赤熱澀痛。治療原則復元奇方飲湯劑:清熱利溼、燥溫化痰。
3、肺熱傷津:肺主皮毛、宣發、升降。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熱葉焦、津液不足、氣血運行失常、四肢五體失養而成為痿。病狀主要表現為四肢痿弱無力,肌肉萎縮,肢體變形,皮膚枯燥或伴有發熱,嗆咳無痰,小便短赤、熱痛。治療原則復元奇方飲湯劑:清肺潤燥、益氣養陰。
4、肝腎虧虛: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經脈失去濡養而成痿。病狀表現為:下肢痿軟無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軟。一側或雙側感覺障礙或痛覺消失。並有頭暈目眩、耳鳴、遺精、遺尿或月經不調數。治療原則復元奇方飲湯劑:益肝補腎、滋陰清熱。
5、脾胃虛弱: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統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虛損,運化無能、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養而成為痿症。臨床表現為:肢體軟弱無力,肌肉枯萎瘦削,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虛浮無華細。治療原則復元奇方飲湯劑:健脾生血、益氣生肌。
五、重症肌無力治療經典案例
姜某,女,27歲。2019年5月6日初診。患者半年前因產後,突然出現右眼瞼下垂,日輕夜重,繼則眼球呆滯不靈,活動受限,一月後左眼瞼下垂並有復視、痙攣、抽搐等現象,咀嚼吞噬困難,手不能執筆、寫字,亦不能端碗拿筷,不能看報紙,兩足痿軟,步履艱難,經常跌倒,身軟無力,精神疲乏,大便乾結,小便頻數(一夜6~7次)。舌嫩無苔、有裂紋,脈弱。患者曾到其他院診治,給予新斯的明、抗膽鹼酯酶等藥治療無效,診斷為重症肌無力。
治則]補益脾腎,兼熄肝風。
[處方]復元奇方飲湯劑:淮山藥,熟地,白朮,蓮肉,菟絲子,枸杞子,金櫻子覆盆子,肉蓯蓉,鉤藤,僵蠶15克,全蠍等等。每個療程根據服用湯劑情況調整處方,三個療程後,症情減輕;鉤藤、僵蠶倍用,又服一月,眼瞼痙攣已愈,兩眼瞼下垂及復視僅下午才出現,步履有力,大便已通,但感腹脹。故上方去全蠍、僵蠶、鉤藤、肉蓯蓉、蓮肉、熟地,加陳皮10克,當歸12克,白芍15克。服一個月,前後共治療五個月,上述諸症均愈。為鞏固療效,又服繼續調理5個療程後。以後隨訪,已恢復工作,症情未見復發。
[重症肌無力屬中醫肌痿的範疇,痿症病因雖多,但總的治療原則不離脾腎。脾主肌肉四肢,眼瞼屬脾,腎主骨藏精,腎虛不藏精,精虛則不能灌溉諸末而骨軟無力,陽明為宗筋之長,陽明虛則宗筋縱,宗筋縱則不能束筋骨而利機關,故痿作矣。《素問·痿論》曰:「治痿者,獨取陽明。故治療從脾腎著手。患者眼瞼痙攣抽搐,屬肝風內動,故重用僵蠶、鉤藤、全蠍以媳風,以後大便通,但感腹脹,故方中去熟地、肉蓯蓉,加陳皮行氣。
六、重症肌無力的治療原則
重症肌無力以虛為本,或夾邪實,如感受外邪、情志太過等。中醫復元奇方飲湯劑治療應辨別虛損臟腑,以扶正為主,兼顧祛邪,佐以疏風散寒化溼、清熱、理氣化瘀通絡。扶正以健脾益。腎為要,貴在辨證精當,療程要長,緩緩圖功。早期治療以健脾益氣為主,中期重在補脾益腎,後期滋養肝腎,養陰益氣為要。眼肌型多治以健脾升提,全身型貴在脾腎雙補,肌無力危象則需回陽救逆定喘。
據統計分析大部分患者應用「復元奇方飲」以後,解決了痛苦,甚至有患者感嘆:「要是早能碰到這麼好的醫術,那該少受多少苦」,一般用藥治療15-60天左右可有明顯的效果,1-3個療程可以控制病情、緩解症狀,逐漸好轉,再經幾個療程治療逐漸恢復正常,如果病情嚴重,病程太長,病人對藥物吸收太差者需延長治療時間,具體看病人的用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