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悠久的歷史傳承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忠臣良將,但是最終被小人害死的也有不少。這也就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差別,君子在明,你不知道啥時候就被人當槍使了,也不會知道你無意中被哪一位就給盯上了,而此時你已經非常危險了你都不知道。
諸葛亮都有過這樣經典的名句:親賢臣,遠小人。這也是為何不能與小人有瓜葛的原因,小人的名聲一般都不好,但是小人卻斤斤計較,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這人在中途插上一腳,陷害致死才知道自己栽在了誰的手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心胸光明開朗,神定氣安。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君子的胸襟寬闊,遇到什麼事情往往都是積極樂觀的態度,更是氣定神閒不慌不忙,但小人就是所有的事情永遠都覺得是別人對不起自己,覺得這個社會都不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蕩蕩,做人對任何事情都是平等相待,對任何人也是以禮相待,但是小人就不同,他們經常拉幫結派,排擠他人,營造一種小圈子。所以這你就要小心了,因為得罪了小人,通常就意味著你得罪了一大幫人,每個人都對你插一刀也夠你受得了。
這裡就有一個關於怎麼樣與小人相處的歷史典故,當你避無可避與小人相處在一起的時候,千萬不要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破綻,這就叫不得罪小人。唐朝大將郭子儀退休之後,奸臣盧杞前來他家拜訪,因為知道盧杞 的臉上有一塊青斑,所以提前郭子儀就屏退了下人們。兩個人才單獨商談事情的,等盧杞走之後,不解的下人們就問老爺這種反常的舉動是因為什麼,郭子儀說道:盧杞的臉上有青斑,他是個人才,但是卻心眼小,如果被你們看到嘲笑的話,他會懷恨在心。後來這盧杞當上了宰相,將與自己有過節的人都處理掉了,唯獨沒有動過郭子儀這個人。
這就是寧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典故,君子被得罪,他會站在你的角度想問題,如果是真的事出有因,就不會與你結仇,但是小人則不同,如果你與小人衝突,那麼,他們會斤斤計較,呲牙必報。人們的臉上也不會畫著「小人」二字,這就需要我們留神觀察,避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