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寧可得罪一百個君子,也不要得罪一個小人。君子光明磊落,小人背後耍陰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道理都懂,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和小人有時過於模糊,表面溫文爾雅,內裡陰險狡詐的人過多,我們該如何區分小人和君子呢?
好在,自古以外,老祖宗已經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識人心」的法門,在《羅織經》這本專門用來「害人」的書中,有3句話揭露了人性的險惡,可判斷一個人是偽君子還是真小人,讀完讓人不寒而慄。
一、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
事情成功了,就到處邀功,坐享其成;事情失敗了,就與我無關,推卸責任。
一段真正親密的關係,理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遇到危險時跑得比誰都快,成功後又出來邀功,投機取巧,以此獲得豐厚的利潤,這就是小人的典型特徵。
這種人在職場中太常見,共同完成一項工作,苦活累活都是你來幹,結果總會有種人動動嘴皮子,耍耍小手段,做得比別人少,拿的要多得多。
現實很無奈,我們不可能完全斷絕與這種小人的交往,但我們心中要有數,君子之交淡如水,切不可同流合汙。
二、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
人心多狡詐,不能從外貌上判斷。
老人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心中所想,會在外貌上表現出來。但《羅織經》卻有相反意見,人心高深莫測,誰也不知其底。小人最善於偽裝,要想從外貌上尋得一點蛛絲馬跡,那可謂是大海撈針。
生活中有些外表看似老實,常以老好人自居,實則關上門後,內裡骯髒不堪,做盡壞事。
若是從外表上判斷一個人的好壞,那太主觀了,真實性大打折扣。以貌取人看得只是表面,若想真正了解這個人,與他交往,就不能以貌取人,被外表迷惑。
三、人異而心異,擇其弱點以攻之,其神必潰
人心因人而異,抓住人性弱點,猛烈攻擊,就會使人精神崩潰。
君子高潔,願將真心向世人表露出來;小人卑鄙,常將真心隱藏起來,甚至玩弄他人真心於鼓掌之中。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人心一旦被攻破,整個人就會立刻淪陷,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在感情中如是,付出真心的人,會將自己的全部都送給另一半,對他言聽計從,最後受傷最深的也是自己。
渺小的我們改變不了他人,但可以守住自己的本心,不可輕易交付出去,讓小人無機可乘。
千古奇書——《羅織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這個現實社會中,「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我們也不想無緣無故招惹麻煩,也不可保證別人不害我。
我們可能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聰明人」,但也不要當一個單純「傻子」。沒事讀一讀《羅織經》這本「厚黑學」,能有效地幫助我們趨利避害。
《羅織經》是由武周酷吏來俊臣、萬國俊所著,是一本教人編織罪狀,陷害無辜之人的「整人經」、「害人經」。
《羅織經》是第一部集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也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講權謀厚黑的書籍。
狄仁傑讀了《羅織經》,直冒冷汗,卻不敢伸冤;武則天看了《羅織經》,長嘆道:如此心機,朕未必過之
此書不可不看,也不可全看,無論你現在處於何種年齡層,是何身份,都能從這本書中學習一二,看透人性險惡,社會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