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術提醒: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2021-01-17 烽火系古今

曾國藩識人術提醒: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人心就像是一口井,深不可測,人們將人心難測,規矩於人情之上,因為覺得人情總是那麼反覆無間。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必要去深究人心難測的源頭了,因為那就像水簾洞的水,沒有源頭。人心難測,想必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其實筆者想說,小人的心才難測,人生之路長慢慢,誰能保證一輩子沒遇到幾個小人呢!今天就教大家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可以看出來!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醒後主劉禪:「親君子,遠小人」。是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環境的耳濡目染下,與真君子走得近便會無形之中往好的方位發展壯大;而親密接觸奸險小人,便會在他的幹擾下受到影響。

智囊全集上下珍藏版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

你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又應當怎麼辨別真君子和姦險小人呢?「天下第1完人」曾國藩在識人這一方面有自身的與眾不同的看法,在官場混跡三十數年,用自身的與眾不同的識人術,為自己降低了許多麻煩事。一人是奸險小人還是真君子,來了解一下下曾國藩的竅門:學好這兩個方面,你也會一看一個準。

1、留意志向趣味

曾國藩曾說過:「凡人材高下,視其智取。」含義便是假如要想區別優秀人才的高於低,看他的志趣就可以了。志趣低的人,有一些欠佳的生活習慣,並且時間長了知識愈來愈欠佳;志趣高的人,嚮往更高級的生活品質,因此只需要留意志向趣味就可以了解誰是奸險小人還是真君子。

通常情況下,淡泊名利的人,會保持自身的品行;而嚮往物質欲望的人,會為了能一己私慾,甘為奸險小人。一人志趣也能夠在眉目中表現出來,是因為精神風貌的優劣也能夠鑑別一人是真君子還是奸險小人,如同曾國藩說的「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將來或終有成就」。

2、看獨處時一人的想法

曾國藩在《挺經-內聖篇》中說過:「嘗謂獨也者,君子與小人共焉者也。奸險小人因其為獨為之一瞬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真君子懍其為獨而生一瞬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慊之功密。」

智囊全集上下珍藏版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

含義便是:真君子和姦險小人都能夠感受到「獨」,奸險小人會認為自身一人的情況下,就可以肆無忌憚;可是真君子獨自一人的情況下,便會自律意識,考慮周全。因此在獨處時,就可以看得出一人是奸險小人還是真君子。

曾國藩臨終遺言說過:「慎獨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一人能做好在獨處時,無愧於心,最終在人的一生進步的道路上,一點一點向君子接近;而奸險小人是當眾一整套自身一人的情況下即是另一種模樣,心裡潛藏著很多隱秘。

因此,學好曾國藩的識人竅門,依據這一口訣,觀測他人或是對比自身,就可以辨別出哪位謙謙君子哪位奸險小人。謙謙君子和姦險小人實質上的差異就取決於心:謙謙君子心裡善行;而奸險小人重利向惡。因此就得到一種依據:謙謙君子志趣高雅,奸險小人志趣粗鄙;君子慎獨,奸險小人放縱。

不得不承認曾國藩的這一識人術,真的是幫忙了他很多。曾國藩作為晚清的「半個聖人」,他的半輩子能夠 算是十分普通級但又傳奇。三十歲之前,十分狂放不羈,很多人、很多事都看不順眼,跟同事共處也是以自我為中心。可是之後進到政壇後,改變自我的思想和風格。

曾國藩的成功不是不能復刻的,一定要學會為人處世還有面對人生險境時的智慧。清朝三百年第一名臣,他的為官從政之道,識人用人之法,直到今日接受到追捧。

老祖宗的話歷經千年依舊盛久不衰,是有道理的。裡面蘊含的都是對於人生經驗的總結和為人處世的大智慧,用來警示後人。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

智囊全集上下珍藏版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

曾國藩之所以能從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一路官升10級做到武英殿大學士,靠的就是"智慧"二字。這並不是網絡爽文中的情節,而是真切切的歷史事實!

而他獲得智慧的方式也很奇怪,居然是日夜捧讀《智囊全集》。

曾國藩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智囊全集》由明代大才子馮夢龍編著,書中內容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全部出自正史和筆記、野史。

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這本"奇書"到底有多厲害?

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讀此書,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機智過人,妙語連珠。

王健林就將其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

央視節目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在多次演講中提及,在他24歲時讀《智囊全集》這本書,他說道男人就應該跟曾國藩一樣讀《智囊全集》,不單單是是讀的人生經歷,更加是讀的人生智慧、人情世故。

可見,如果有一本書能讓你英明睿智,那麼智庫全集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難怪有人評論這本書:十有八九向你學習,你就能安居樂業,趨利避害。

直到今天,《智囊全集》上面的故事,仍然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論是官場、職場還是生活中,其中的智慧,都可以借鑑。

這本《智囊全集》不僅僅記載了全文,更有詳細的解釋,不用擔心看不懂,簡單易懂。每天下班和睡覺前花點時間來閱讀《智囊全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與古人智慧一結合。最完美的方案,自然就出來了。

這本書的上下兩冊價格才75元,卻能帶給你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方法,讓你獲得古人的智慧和思維,受益終身,不管自己讀還是送朋友都是最好的選擇。

智囊全集上下珍藏版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

智囊全集上下珍藏版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文成功謀略 智囊全集上下珍藏版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文成功謀略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夠了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呢?通過研讀曾國藩識人術,我們發現,想要辨別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參照曾國藩這2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一、看志趣「凡人材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汙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賢否智愚,所由區矣。」
  • 曾國藩識人術: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夠了
    晚清名臣曾國藩對交友這件事非常重視,他曾告誡子女:「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那如何才能判斷出一個人值不值得我們相交呢?曾國藩提出了3個標準,可以準確判斷出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1、看如何對待別人的恩情「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認知,但有的人卻不是。你對他好,在對方看來卻成了理所當然。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相交,看這3點就可以了
    曾國藩在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就能通過觀察對方的行為舉止的細節,知曉對方的品性是否值得結交,適合擔當什麼職位。曾國藩曾說:「人這一生,寧可不識字,絕不可不識人。」曾國藩的識人術告訴我們,想要辨別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是否值得相交,只需記住這3點便可。1、君子樂理,小人樂欲「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慾,故以得欲為樂。」
  • 曾國藩: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2點就夠了,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提起曾國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著名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被後世稱為「半個聖人」,因為身為一個漢人,他卻能在滿清王朝中做到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堪稱奇蹟。民間也由此流傳著:「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的說法,在官場沉浮近四十年,曾國藩讓人最津津樂道的,就屬他的識人、用人之法。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陰險小人,看著4點就夠了
    我們行走社會,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好人,也有壞人,有君子,也有小人,特別是一種陰險小人,若是遇到了,那可是非常的危險,尤其是在一些牽涉到利益的場合,這種人絕不少見。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告誡後主劉禪要:「親君子,遠小人」,因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人,你會無形中變好;接近壞人,你也會受其影響而變壞。識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陰險的小人有啥特徵呢?
  • 曾國藩12字識人口訣,是君子是小人一看便知
    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如果說到歷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有哪些?那麼「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一定排得上號,他在識人方面確實有極高的造化。古往今來,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也就是兩種:君子,小人。
  • 曾國藩識人術:這2種人心機很深,不可深交,儘早遠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是謙虛老實,而有些人卻陰險狡詐。但是往往那些小人更會偽裝自己,若不是長久相處很難發覺。老祖宗就告誡我們: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會識人能夠幫你在人生中避過陷阱少走彎路。
  • 老祖宗的3句識人術口訣,教你辨別君子與小人,越早知道越好
    老祖宗的以下3句識人術,教你辨別君子與小人,越早知道越好。小人和君子的3個區別,看完老祖宗的這三句話,你就會一目了然。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論述很多,而這句話也道明了小人和君子的主要區別。品行端正的君子,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品行不端的小人,出現問題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去反思自己,從自身找原因。
  • 曾國藩:男人有沒有前途,看臉就知道了!學會識人術,看人不走眼
    曾國藩:男人有沒有前途,看臉就知道了!學會識人術,看人不走眼古人云:事之至難,莫如知人,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識人就是天下最難的事情。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我們身邊有形形色色的人,怎麼看出身邊朋友的性格,怎麼看出一個男人有沒有前途,都是需要學習的東西,而這個方法,就被大家稱作「識人術」。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儘管世界的數十億人都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但是這些不同的面孔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共同點,比如長相賊眉鼠眼的人多是雞鳴狗盜之徒,長相正義凜然的多數是做事光明磊落的君子。因此通過面相識人還是具有可信性的。最近在讀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國藩》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實用的識人術。這個識人術一共有三條內容,是曾國對自己過去十幾年識人經驗的總結。
  •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小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要警惕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小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要警惕中國民間有句俗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味當老好人的下場就是處處被小人利用,你的善良要有鋒芒,你的心裡得明白一些小人的伎倆。現在這個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複雜,人心也越發無法直視,那些表面人畜無害,背後卻放冷箭的小人也越來越多,讓人防不勝防,不知不覺就中了圈套。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清朝的晚期曾國藩是一個很有名望的大臣,他的成功之道就是在於他很會任用人才,通過看人的面相就知道,這個人是否能得到重用,有什麼很好的能力和才華,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施展,所以曾國藩的識人之術也是很廣為流傳,尤其是他的冰鑑一書,更是將他總結的所有人生哲理以及識人方法全部都總結了出來,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曾國藩曾在官場沉浮近四十年,看慣了太多的虛情假意和表裡不一,對於識人、用人有著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民間也流傳著「曾國藩三千步識人」、飯桌識人術這些識人趣事。到了晚年,曾國藩總結一生經驗,在書中披露: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不妨試試這4句識人口訣,一看一個準。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就是指:一個人內心的邪正主要看他的眼睛和鼻子;看這個人真誠還是虛假,主要看他的嘴巴、嘴唇。
  • 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4點就清楚,裝是裝不出來的
    文/奈皙楊敏 | 原創作品人生在世,誰也離不開和人的交往。誰都希望自己和他打交道的這個人,是一個坦坦蕩蕩的正人君子,而都不會希望他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沒有寫著「君子」、「小人」這兩個字,生活中要辨別出他們,是比較難的。
  • 稻盛和夫:男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2點就夠了,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不僅在商業史上締造傳奇,而且在識人方面,稻盛和夫也有一定的見解。稻盛和夫曾說:男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2點就夠了,聰明人看破不說破。1、不被欲望所左右在稻盛和夫看來如何區別小人和君子,往往就要看興趣的高低,君子常常講究修身克己、博覽群書,不斷增長自己的學識,從中得到成長;但是小人眼裡只有自己的私慾,常常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放浪自己,有時候因為滿足不了,做出一些害人害己的事。
  • 曾國藩識人術:3句讓你明辨身邊人的口訣,看人八九不離十!
    曾國藩識人術:3句讓你明辨身邊人的口訣,看人八九不離十!說起曾國藩,很多小夥伴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洋務運動和興辦教育,但是大家也許並不知道的是他還是一位出色的「伯樂」,像大家比較熟悉的左宗棠和李鴻章這兩個同樣是一代賢臣的人其實都是與曾國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左宗棠發掘,舉薦出的人才。同樣的,曾國藩對一些識人方面的書籍也是很有研究的,像是著名的《麻衣神相》《冰鑑》等書籍,曾國藩都仔細的研讀過。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曾國藩識人的面相術
    看相、算命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出現的周易算命。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夠在街頭巷尾找到所謂神機妙算的相士,可這之中真的有憑面相就知人心嗎?現在有沒有這樣的高人我不知道,但是晚清的時候確實有一個。他就是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為清政府立過汗馬功勞的曾國藩,有一個長處是「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即識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
  • 古人云:「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老祖宗的識人術深藏大智慧
    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是真的無法看清人心嗎?其實真正的高人總能通過「識人術」來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在現代我們稱之為「心理學」。古人說:「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有道理嗎?其實這句話出自《冰鑑》,在晚清名臣曾國藩看來,鼻子歪斜也就代表著這個人的正邪。
  • 易經「觀人術」:大道至簡,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主要看這7點
    關於交友,《易經》中就有這麼一套「觀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主要看這7點。易經「觀人術」:大道至簡,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主要看這7點問之以是非,觀其志《易經》中說:「問之以是非,觀其志。」這句話是說,你可以通過一件事情,來和對方進行言辭上的交鋒,以此來試探對方的心胸。如果他輸了,然後冷落你,那麼就說明他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如果贏了,卻不依不饒,那麼說明他是一個刻薄的人,這兩種人應該少來往。
  • 跟著老祖宗學習「識人術」,熟記3句口訣,看人一看一個準
    諸葛亮識人七法,簡單幾句話,可以識別出一個人的七種品種——志、變、識、勇、性、廉、信,透過現象看本質,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具有現實意義。其實,同類型的識人術口訣還有很多,比如說,莊子的「九徵觀人法」,《呂氏春秋》中的「八觀」識人等等,但它們的本質都是通過外在行為來分析內在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