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晚期曾國藩是一個很有名望的大臣,他的成功之道就是在於他很會任用人才,通過看人的面相就知道,這個人是否能得到重用,有什麼很好的能力和才華,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施展,所以曾國藩的識人之術也是很廣為流傳,尤其是他的冰鑑一書,更是將他總結的所有人生哲理以及識人方法全部都總結了出來,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可以從四個方面判斷。
一、面對利益
要看到利益背後的「陷阱」。常言道,利字旁邊一把刀。面對利益,愚者只看到好處,趨之若鶩,最終付出慘痛代價;而智者卻能看到利益背後的弊端甚至是陷阱,能夠權衡利弊。正如孫子曰: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有些人在面對利益的時候出賣自己的親人朋友。
成大事者,要懂得利用收買人心,要學會看得到長遠的利益。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衝昏頭腦。所以從利益方面看一個人是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忠。是否會被利益牽絆。
二、面對衝突
衝動是魔鬼。有時候在發生衝突的時候也是看清一個人做好的時機,因為主要看這個人是否沉穩,是否會意氣用事。不管是在行動上還是口頭上,如果這個人總喜歡壓別人一頭的話,說明這個人格局特別小,沒有度量。
曾國藩認為,知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這類人格局大,可以幹大事。可以友好的相處,和氣生財,知道退一步不是軟弱的人,才是明事理的大人物。懂得忍讓,以退為進,才可以成就一番大事。
三、面對敵人
格局小的人,在面對和自己有利益衝突的人的時候,會嘰嘰歪歪,爭個你死我活的,這種人就是沒有度量,斤斤計較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對於成功者而言,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即使以前再劍拔弩張,當只要當目標一致,面對共同的利益,就是可以團結的朋友。
曾國藩說過:「根據當前的形勢靈活應對,聯合一切可行的力量,不感情用事,才是成大事的人應有的格局」
四、面對失敗
不是所有人的成功都是一帆風順,很多成功的人,都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是有些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開始放棄,一蹶不振,開始怨天尤人,開始埋怨命運的不公。卻不是在失敗中找原因,也不反省自己有沒有什麼地方不當,缺少再來一次的勇氣。
而成就大事的人,在經歷一次又一次打擊的時候,會在其中尋找方法,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失敗並不能大袋他們反而讓他們在經歷失敗後更加堅定,然後重新開始,在功成名就時,這些經歷只是成為雲淡風輕的談資。
以上就是曾國藩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格局的四點,更多識人之術,為人處世之道,被全部整理到《曾國藩全書》中,這本書則整合了曾國藩一生的處世經驗和為官智慧,總結了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法則,值得現代每一個人去讀一讀。
讀這本書沒辦法讓我們成為曾國藩,但是我們卻能了解曾國藩的一生,學習他的成功經驗,也許下一個成功的人,會是你或者你的兒女呢?點擊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