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2021-01-10 南哩北侃

頤卦,上艮下震。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亂卜一課,胡得一爻,頤卦上九,謹言慎行,注意飲食。不問人不問事,隨意看看就行了。可惜不在船上,不然今兒個過個江渡個海什麼的,說不上能遇上海豚啊、小鯨魚啊什麼的。

今兒個老宋家系列先停一停,嘮嘮別的吧。所以說沒多少人看也有好處。是的,沒有關注度,但我真的可以很隨意。人嘛,有時候真可以不用去追求太多,現在擁有的不一定就不是最好的。貪得無厭,欲求不滿,徒增煩惱爾。對每一個如你我的普通人來說其實這世界萬物皆繫於一念之間,可好可惡,全憑自己的意識和判斷。

回想起我這不長不短的船員生涯,其實並沒那麼多浪漫的美景,也沒太多的驚險,再美的景色時間久了也覺得平淡,再多的驚險常常經歷也會學會淡定,最後留下的都是日復一日機械式的單調生活。

之前人家說船員幹久了人容易抑鬱,我看現在的船員很多都還樂在其中,挺懂得享受生活的。所以說一樣米養百樣人,總是各有不同的。在這個世界生活,人得學會麻木,或者說不得不學會麻木。學會之後,自然而然可以尋找到這樣生活在這世間可以得到的各種樂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樂在其中就夠了。

所以說,可怕的不是別人都清醒你醉了,而是別人都醉了而你醒著。你會格格不入,這就是現實。

我並非故作清高,認為什麼舉世皆醉我獨醒,那純粹是裝。只是當整個社會都覺得應當如何,而你卻偏偏不想如何時,你會發現你面對的是各種方面襲來的壓力,有些甚至是你生而為人所難以抗拒的。

無奈麼?

無奈。

有轍麼?

沒轍。

要麼融入社會,隨大流,要麼面對各方面的質疑和壓力生活舉步維艱。當然,如果您投胎技術夠高明,家大業大,一輩子不愁吃喝,那……打擾了。

認真地生活,做好這個社會機器上的一顆螺絲,別冒尖兒別脫槽,你就可以穩穩噹噹地待下去,然後得到那些你被認為該得到的報酬,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而你之後還會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滿足,因為你得到了社會告訴你你會得到的東西。心裡想著也不錯,然後繼續這樣循環往復,一代一代往下去。

睜開我們的眼睛看看吧,現在繁忙的都市,擁擠的車輛,每天背著枷鎖的人們不停地忙碌著,只為了「生活」二字。

生活生活,顧名思義,先得生存,之後才能考慮怎麼活著。而生與活兩者又是相互緊密聯繫著的:要生存就得找到自己適應的活法合手段;想要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又必須確保至少自己能夠生存下去。

就這樣像螞蟻一樣玩命地打拼著,背著壓力,直到自己做不動的那一天,然後看著自己的後代,告誡他們:按這條路走吧,不會錯的。

是不是都是這樣呢?被催婚的各位?被催生的各位?被催買房買車的各位?

並不覺得是錯的,父母為你找的路也許不是你想要的,也許不是最好的,但應該是他們能找到最有把握的。很多人也的確這麼做了,按時進行著各個步驟,最終也不能說人家過得不幸福什麼的。就這樣過去吧,也是一輩子,而且方便,也沒什麼不對的是吧?

可我總是感覺缺了些什麼?缺了些什麼呢?

生而為人,我們還需要些什麼呢?說不清楚。太多人都說自己身不由己,可是己不由心,身又豈能由己呢?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想走的路,不好走,想做人,不好做。難嗎?真的難。

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我們活一輩子想要什麼呢?

我問過自己,奇怪的是,我想到的我要的只是清靜……

沒有那麼深厚的修為,鬧中取靜,做不到。每每夜晚仰望天空,深吸一口氣,得到的只是莫名的孤寂和落寞。

清靜,去哪裡能找到呢?

現在就連廟宇和道觀都當事業單位幹了,過去想脫離煩惱世俗,入個門剃個發,多麼簡單。現在呢?搞笑的是想進一些廟宇和道觀竟然還得面試,還得有學歷要求什麼的。

搞笑不?現在和尚老道都當買賣那麼幹了……

罷了,罷了。看看《清靜經》吧,念叨念叨。道家經典,與君共勉: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相關焦點

  • 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亂卜一課,胡得一爻,頤卦上九,謹言慎行,注意飲食。不問人不問事,隨意看看就行了。
  • 《比卦》六二爻「比之自內,貞吉」的正義、正解
    >貞吉。 【譯文】 二爻陰爻:親附、相輔要從內部開始,堅持這樣,得吉。 【注釋】 貞吉:堅持這樣得吉。貞:定、固;為「從一不變、固定」,義為「定於…狀態不變、固守…狀態」,詳見《弄懂《易經》的「貞」字義,才能讀懂《周易》自身的本義和內涵》。
  • 鹹卦「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告訴我們真誠的重要性
    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意思就是,鹹卦九四。正固吉祥而懊惱消失。忙著來來往往,朋友跟從你的想法。《象》:正固吉祥懊惱消失,是尚未受到感應帶來災難的原因。忙著來來往往,是感應還不夠廣大的原因。
  • 履卦「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解析;君子慎其獨,不欺暗室
    【爻辭】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譯文】二爻陽爻:「禮」的道路上,始終都要坦坦蕩蕩,不欺暗室,慎其獨也。【注釋】坦:從土,旦聲;「旦」像旭日初升,有光明義;坦,表示平坦的地一片光明,本義「平坦」;由此義又引申出「坦率、直率、不隱瞞」義。
  • 《法華經》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
    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闢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闢支佛。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舍利弗!
  • 易經「元亨利貞」的經典解釋出自這位淫而慧的女子之口
    因為《易經》六十四卦中最重要的便是乾坤兩卦,而乾卦卦辭就是四個字「元、亨、利、貞」,穆姜則對這四個字給出了最為權威的解釋沿用至今,那肯定是相當厲害了。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幹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然,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無咎。今我婦人而與於亂。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不靖國家,不可謂亨。作而害身,不可謂利。棄位而姣,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無咎。我皆無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能無咎乎?必死於此,弗得出矣。」